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4-15 11:27:41| 人氣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確診恐單日破萬? 台美專家籲「共存非清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TVBS邀請台美四位公衛專家連線對談,針對防疫政策從「清零」走向「共存」的台灣,給予專業建言。
▲TVBS邀請台美四位公衛專家連線對談,針對防疫政策從「清零」走向「共存」的台灣,給予專業建言。

國內本土病例暴增,民眾每天看著確診數字膽戰心驚,政府態度是否該從清零走向開放?TVBS特別在此關鍵時刻舉辦「從清零到共存-專家防疫論壇」,特別邀請台美世界級公衛專家開講,從專業角度提供建言。

此次邀請到的四位專家同聲建議,台灣防疫政策應「共存而非清零」,地方首長如台北市長柯文哲、桃園市長鄭文燦等第一線首長,更紛紛喊話中央「是時候說清楚防疫戰略」,否則不只壓垮醫療量能,防疫旅館數量與居家照護服務等措施該如何隨之應變,也都成為迫在眉睫的課題。

疫苗覆概率、群體免疫⋯ 公衛專家給「共存」建言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衛學院院長呂淳祺,呼籲政府衝刺疫苗覆蓋率。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衛學院院長呂淳祺,呼籲政府衝刺疫苗覆蓋率。

在美國新冠防疫政策訂定上具有高度影響力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衛學院院長呂淳祺,跨海連線參與論壇,他肯定台灣清零政策下的成果,但也認為新冠病毒未來幾年會繼續傳播,像季節性感冒、流感一樣反覆流行,因此共存是必然的策略;然而台灣目前75歲以上長者,未接種疫苗的人數仍達四到五成,令他感到憂心。

呂淳祺提出共存四要點,第一要做到「100%疫苗接種」減少重症,同時「建立分級醫療系統」,降低醫療機構負擔;更要「善用科技防疫」,也就是擴大篩檢,並「善用科技開放國境旅行」。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王智弘以美國為例,建議政府開放小學生施打疫苗。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王智弘以美國為例,建議政府開放小學生施打疫苗。

針對疫苗覆蓋率,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防疫醫療政策中心主任王智弘,加碼提出「不只長者,還有青少年,甚至是小學生都應該接種」。他表示美國FDA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已經開放5歲至11歲的學生施打疫苗,台灣政府也該思考跟進。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持同樣觀點,甚至呼籲中央「不應該再看確診數字,就連該不該每天做疫情說明會,也都要再考量」。詹長權說,政府此刻應該把重心放在與地方政府好好溝通,讓地方知道接下來中央會如何開放社會、開放邊境,並且花時間規劃如何大規模的打疫苗,把群體免疫建構得更好。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呼籲政府,跟民眾清楚溝通要如何進行社會及邊境的解封措施。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呼籲政府,跟民眾清楚溝通要如何進行社會及邊境的解封措施。

從事病毒研究的流行疾病學專家、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則拋出不同意見,她提醒疫苗效果已不斷被證實會遞減,回復正常生活才是最終目的,然而台灣確診數一直不夠高,反而無法達成群體免疫。因此政府現階段應該回頭思考,如何控制醫療量能,不需要再過分在意確診數,尤其已接種疫苗的人感染Omicron後,抗體效價反而飆高,有助於抵抗新冠其他變異株,達到群體免疫,最終回歸正常生活。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指出台灣確診數一直不夠高,反而無法達成群體免疫。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指出台灣確診數一直不夠高,反而無法達成群體免疫。

地方首長憂醫療量能⋯ 發難「沒講清楚很難做」

地方政府面對確診數激增,也希望中央講清楚說明白後續政策方向,台北市長柯文哲直言:「你到底允許每天新增多少確診數?到底要準備多少防疫專責旅館房間數?一直都沒有講清楚。」

桃園市長鄭文燦更喊話中央,如果未來確診者數一天超過一千人、兩千人以上,在家居隔照顧就變成是很重要的課題,要如何協助服務等等,這部分中央應該盡快給出策略。台中市長盧秀燕也認為,疫情變化快速,確診個案的情況也都不相同,現在不應該再用相同的辦法來處理。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預估,4月底本土確診數每日恐將破千人,王智弘分享美國實行線上問診已有一段時間,「病人都很習慣這樣的看病方式,還開玩笑地說這樣『不用擔心醫生遲到』,也不會有感染的風險。」

▲台美四位公衛專家連線對談,並以線上直播的方式,讓民眾獲得最完整的專家建言。
▲台美四位公衛專家連線對談,並以線上直播的方式,讓民眾獲得最完整的專家建言。

關於四位專家完整建言,《從清零到共存-專家防疫論壇》完整內容於TVBS家族YouTube頻道 (TVBS NEWS、TVBS選新聞、TVBS國際+、少康戰情室、新聞大白話、健康2.0) 上架。

確診恐單日破萬? 台美專家籲「共存非清零」

台長: 小海
人氣(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