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08 13:37:56| 人氣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張頤武分析中國得諾貝爾文學獎概率降低的原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0-10-18 09:14 來源:中新網作者:張漪

金秋十月,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最後花落秘魯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身上。 10月20日晚24點,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著名翻譯家林少華做客湖南衛視《零點鋒雲》,暢談他們眼中的諾貝爾文學獎,看看他們如何解讀中國人的諾貝爾獎情結。

提到中國文學應該如何界定,張頤武與林少華觀點產生了分歧。張頤武認為用英文寫作的中國作家作品算是中國文學,比如說林語堂在30年代以後用英文寫了很多,大家普遍上還是把這些當做中國文學來看的。對此,著名翻譯家林少華認為“中國文學的前提應該是漢語或者中文創作的,哪怕寫的是日本題材、美國題材”。在他看來,只要是中國人用中文寫的,就應該是中國文學,但是中國人用英文寫的,他覺得不應該算做中國文學。張頤武認為中國文學的界定需要靈活性。並不是單純的根據國籍或者寫作所用文字來簡單的判斷。

1975年林語堂以英文寫作小說《京華煙雲》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是繼魯迅以來的第二位被提名該獎的中國作家。 2000年定居法國巴黎的中國作家高行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雖然高行健已加入法國國籍,但是很多人仍覺得是中國人得的。張頤武認為這一局面造成中國近幾年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概率就降低了。比如說中國有名的作家莫言若要獲獎,首先一點是要保重身體,活得再久一點。對此,某種程度上,林少華認同了這一觀點。    張漪

 

英文 英文寫作

台長: 小比
人氣(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