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2-17 20:34:44| 人氣2,4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家族過年15:Happy 牛 year!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 一生相守

     狗那年小年夜前,送剛對年的父親回高雄和祖先「合爐」,就在這停停走走的時間縫隙裡,讀著在生死邊陲拔河的小說,相信世界穩固,文字正以強悍的耐力,一點一滴重構時空,並且毫無懸念地看著我們的存在同時消失。為了趕在「時辰頭」祭父,出發得早,讓輩分最小的父親比祖先們早一天過年,坐在蕙偉車上,小庭豐夾在正中間,忽然想起,這天是情人節,加起來兩百多歲四位熟齡美女環繞,非常「言情」風。那一年更深切感受,年年不變地坐在一樓「L」形椅子交會處看書,聽大家聊天、講笑話、增生笑點,從早期左右兩排椅子延伸出去,到越來越多人,以至於必須分成兩桌泡茶,座椅也慢慢增生成「回」字形,裡一層、外一層,連一層一層的樓梯都成為特別座,這就是過年的印記,即將隱去,卻又不曾磨滅,讓人份外咀嚼出流光漂流、情感這樣脆弱,最美的,就是「現在」

    豬年初移大哥家。除夕一早,二哥傳了照片讓我們參與大願寺孝思堂敬祭祖先;拜年的人多到需要「排隊」;不斷的吃喝玩樂,重複的話題,反覆回顧的記憶和笑點,散在台灣四地的兄弟姊妹們來電賀年,小小的房子,成為承傳的新起點。

    行春、讀書、春聯,成為強烈的春節印記。小時候跟著母親到玉清宮拜拜,那些時家家戶戶都沒車,只覺得天遙地遠;後來大家都買車了,初一行春,不只是為了拜拜,更是行運;第一次在中壢迎接新的一年,吉方在東,向「莒光公園」行春。還有一疊又一疊的過年書,藏著熟悉的「年味」。第四代庭軒加入「過年讀書會」的初航,從泰絲.格里森《緘默的女孩》、《最後倖存者》開始,而後,泰絲.格里森的品牌新增了眷戀,從鼠年的《罪人》到牛年的《迷蹤》、《我知道的祕密》;Ally送了我一隻「金豬」,虎咬豬,預言著好日子,就這樣遇見了一棟我喜歡的房子。

    多年來租賃在新街溪畔的春聯,大半是麗雲漂亮的「書法」,偶而自己塗鴉。鼠年前遷至老街溪畔,恢復春聯紀事的習慣。牛年前夕,提了桶水刷大門,這是我第一次親自撕去歲舊聯換今年新聯;和我差不多時間遷入青埔的正謙,選了吉時1010貼了「柿柿如意」。

    行春、讀書、春聯、打牌和吃零食……,都比不上祭拜重要。三個哥哥的鼠年宴,在大願寺操辦11道年菜,老爸愛吃的「皇帝豆」,剛好重溫他熟悉的皇帝氣勢。這一年全球不安,天災,瘟疫,國境封關,鼠尾巴寒流侵襲,天寒地凍,家族第三代在父後三年群聚大坑四號步道,登頂時陽光燦爛,凌天大樹下四地回溫,朋友說:「你父親一生喜歡爬山健走,登高懷想,真的很動人。」

    這麼快,父後一千個日子過去。地近大願寺的二嫂,牛年前做了個夢,老爸在家,大嫂有事出去,二姐在做餐。她一驚,醒了過來。我們這個家,母親走得早,阿姨不太做事,如果沒有兩個嫂嫂犧牲回娘家的權利,哪來幾十年來熱鬧過年的繁華盛景?二姐一向「十指不沾陽春水」,哪有能力「一朝親自做羹湯」?大嫂立刻決定,今年操辦老爸年宴,要多加兩道菜,憶慈笑著說:「二姑不是煮菜那一型,恐怕阿公是沒錢花。」

    於是,金紙翻倍,「大子大孫」的小斌搭高鐵和大家在高雄會合,宛如生命延續,家族史的回顧總是繞著父親。我們家所有的人都深情,有一些愛、有一些怨,有一些難堪和不忍都像漩渦打轉,傻傻地付出,愣愣地盼著相互珍惜。父親越活越孩子氣,喜歡用數落和抱怨來爭取更多更多的愛,我常在兄弟姊妹間笑:「和我相熟的朋友都說,這世間啊!很少找到像我們家這麼孝順的家族了。我們只要做自己該做的事,不需要說別人不孝。『不孝』這兩個字很傷人,就算是開玩笑,也應該輪流,別動不動當尚方寶劍砍人,不說話,不代表不會疼痛。」

    「我們家族只能說沒有不孝,哪裡稱得上孝順?」姪女兒Ally非常感慨:「你沒看過電視上那個62歲抱著媽媽求醫的阿伯嗎?那才叫做孝順。」

     「喔,好吧!」誰都忘不了吧?台南奇美醫院有人拍下為了照顧雙親提前退休的退休調查員丁祖伋,用背小孩的花布巾,背著滿頭白髮的老媽媽,走過穿堂、穿越人群,直到坐在椅子上,像哄小孩般輕拍媽媽的背,大家才發現,他的媽媽腳打石膏,不能走。可是,那是2012年,現在都2021年了,還沒看過第二個,我訥訥接了句:「沒有不孝,確實只是基本義務。但是,我很確定,這真的也非常不容易。」           2. 流光兩端

    三年了,家族過年的傳統,就這樣有一些相似,有一些變動,重塑了慢慢適應的「微型模型」。

    以前在苗栗老家,一樓是熟齡層的閒聊、看書、玩牌、嗑零食;二樓是年輕世代的看電影、耍幽默、抖段子加幼兒們的蹦蹦跳跳。現在都兜在大哥家小小的客廳,畫生肖拖鞋上的牛,三代擠在一起,一邊看書、閒聊,一邊無止盡地嗑零食、抖段子,沒有人蹦蹦跳跳了,第四代還沒「報到」。蕙偉問:「庭豐,你十八歲了,甚麼時候結婚?」

    「喔,又來了!」小斌的「青春傷害」浮了出來:「嘿,我以前才25歲耶!一到過年就要被唸甚麼時候結婚,甚麼大子大孫,連『外籍新娘』這種勸說台詞都出動了。」

    我們忍不住笑,幸好,小斌這癡心天蠍座,終於等到他的「真命天女」,可說是第三代公認最幸福的婚姻楷模,當真呼應了從小到大打牌一路輸的名言:「牌運不好的人,桃花運最好。」

    這時,忍不住對照起這父子倆,從長相到個性都像極了,就是牌品差很多。小斌在大家族長大,忍讓成了習慣,像呼吸一般自然,每天一早,老爸要散步,人人一推小斌,「大子大孫」就成為理所當然的「配件」,陪老爸走到天涯海角,直到腳趾頭走出血來,這小小孩都不哼一聲,以至於長大後成為我們家「最不喜歡走路的人」;打牌也是這樣,輸習慣了,也就成為過年的儀式。

    同樣是「大子大孫」,庭豐的成長過程缺少大家庭的忍讓教養,升級成阿嬤的斌媽,完全用「太子」的規格疼金孫。庭豐在豬年輸了牌生悶氣,眼看姑婆預先發給大家的大疊零錢「兵敗如山倒」,那具體撫觸得到的「傷痛」,特別沒面子;鼠年由大贏家蕙偉姑姑改變遊戲規則,避開現金,改用帳面計數,試一試也許這樣比較「無感」?結果她還是大贏400元,庭豐很Blue;到了牛年,「打牌傳統」終於打包,我們家認證一名「拒賭聖徒」。

    看著兩個孩子的成長和改變,成為最有趣的「春節特別節目」。從2020年的「Podcast元年」聊起,庭豐用You-tube規則的改變、廣告分潤的門檻調整,以及節目內容的監管,解釋視覺傳播和聽覺替換的過程;庭軒根據You-tuber年齡層調查,從國中最多、高中其次,直到大學降為最低,說得少年老成:「You-tube影片技術成份不高,國中生情緒出口不多,人人熱中剪輯製作;高中時因應個性、程度、學校、社團都分流了,逗留在影片世界的人慢慢變少;到了大學,已經接觸到社會真相,越來越知道沒有幾個人可以靠You-tuber生存。」

    哇,他們還是我所熟悉的那兩個小小孩嗎?我就像放風箏的人,握著線,惦著爬在陽光山林地板上和小狐狸音樂盒遙遙相對的孩子,他們活在我的素描本裡,在《床母娘珠珠》裡以曾寶貝和曾美麗的形貌留下點點滴滴的試探和摸索……,真實世界裡的他們,早就掙脫了線,隨著流光悠遠,每一個我們深深愛過的孩子,越來越活出我們原來想像不到的樣子。

    站在時光兩頭對照張望,總有許多感慨。我想起年前看《陳情令》,王一博白衣勝雪,長髮飄飄,撫琴從天而降,才覺得他仙氣如小龍女,已然在仙洞秘境重現小龍女的祖師爺,典型的經典致敬,好美啊!這時,庭軒很奇怪地伸出手掌,在兩邊頭頂比出兩個饅頭:「長這樣嗎?」

    「怎麼可能?長髮飄飄耶!沒有飄飄長髮,哪來的仙氣?」我完全搞不懂,他這是哪來的聯想?Ally姑姑不慌不忙地接:「陳妍希小籠包啊!」

    「天哪!」我拼命搖頭,把小籠包形象從腦海中晃出去,然後一本正經宣布:「只有李若彤的小龍女,才是正版的小龍女,就算她變成王一博的師婆祖了,仙氣還是不減當年。」

    「李若彤是我們的小龍女好不好?你的小龍女應該是潘迎紫。」小斌才小我十歲耶!我堅決否認:「我沒看過。潘迎紫應該是你媽媽那個時代的小龍女。」

    啊,陳妍希竟然因為小籠包的形象,強烈到足以蓋過天后吳倩蓮和金庸欽點的劉亦菲耶!這兩個青少年的過年形象,是不是也因為這些成長後點點滴滴的轉型,慢慢覆蓋了童年時那些天真的印記?尤其當庭軒讀完《崑崙傳說:妖獸奇案》時,發表了一大篇不需要打稿就形色鮮豔的「專題演說」,強調在不安年代,我們更需要安定和勇氣,大夥兒都笑了:「好像在除夕夜,忽然聽到總統文告。」

    他跳起身,開始去切薄薄的蘋果配烏魚子,甜甜的,帶著點莊嚴隆重,這就是這孩子目前的形象,最後還打包帶走了《崑崙傳說:靈獸轉生》,證明他真的在尋找「安定和勇氣」。            3. 南北雙拼

    除夕晚宴是我們家下一代的「團圓」。侄兒姪女們長大了,為父母親配菜,分配份量,避免剩菜,凸顯出過年嶄新的情調。住在桃園的蕙偉訂了佛跳牆宅配給二哥、名牌獅子頭給四哥;蕙嵐從新竹準備甘蔗雞分送高雄和桃園;高雄的阿明準備龍膽石斑分贈;還有各家各戶分別埋在網路評價裡的網購大冒險,高雄,台南,台北,東門「興記水餃」和南門「上海火腿」富貴雙方是舊愛,澎湖「大立」和「品興行」是新歡……,外加竹圍現撈新鮮海產。

    「你們家九個,小孩比較多。我們家今年少一個,八個,但是都是大人。」晚宴開動,大哥和二哥這親密的兩兄弟相互視訊。二哥笑著說:「明天我們家會更多人。」

    耀聰的晚宴照片寄過來,兩家必然有許多菜色像「指定曲」般重複出現,烏魚子、長年菜、元寶水餃、富貴雙方、呷雞起家、年年有餘、八寶芋泥;去年超級排場的佛跳牆換成普通版,小斌愛吃鳥蛋,至少放了30顆,他一點都沒在怕,只淡淡說,放多少吃多少。「自選曲」充滿了創意,蕙偉牛年的巧思是魚腸和魚卵,飛魚子墨魚香腸和芋丸拼盤,Ally加了霸王豬腳和澎湖海香菇;二哥家是花枝丸、清燙軟絲和獅子頭。大嫂一直酖慮著自己不會切雞肉,得閒時滑著手機放大照片,重點都放在雞肉切得好不好看?接著非常安心:「看起來我切得還不錯呢!」

    我們笑說大嫂和二嫂真是親密妯娌一對寶啊!大年初一向二哥拜年時才知道,甘蔗雞是二哥切的。這些年,二嫂的板機指越來越嚴重,二哥時而成為她的手,二哥脊椎開刀後腳一直有問題,需要蹲下時,二嫂就成了他的腳,這樣「你手中有我,我腳中有你」的生命偎靠,真的是非常甜蜜「言情」。我們在年輕時愛上一個人,拼卻一切去糾纏、去戀念、去沉迷,一路像「驚悚片」般無限起伏,日子走著走著,慢慢都變成「文藝片」,分開來了,成為兩個悲劇,一直在一起,最後就是「喜劇」。

    有一些日子,就是應該用來想念和祝福。每一個春天,開學時回顧過年印記,看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寫著出國、環島、露營,越來越多人選擇和同學、朋友一起過年,家族印記越來越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相信和期盼,慢慢消失了,如果有機會,在一年最初分享到一個又一個家,演的都是喜劇文藝片,就覺得這一字一句,藏著一本甜甜的相思賬。

    包紅包,守歲,一起看沒甚麼營養的電視,兄弟姐妹們相互拜訪,電話賀年,以及可能都不是彼此太需要的禮物交換,都成為家族間濃濃的惦念。除了各種稀罕的年菜,姪女兒們針對每個人的口味,採辦各種獨特的好吃好喝,還為我額外準備了Starbucks超可愛禮盒蛋捲;吃掉一箱牛年極受歡迎的辣味小魚干後,大哥又悄悄出門補貨;驚奇地發現近在華泰的「星球工坊」爆米花,我急著表態明年由我準備時,她們斜睨我一眼:「你並不知道孩子們喜歡甚麼口味?」果然,我摯愛的雙色地瓜爆米花,得到奇異的評語:「為什麼不乾脆吃地瓜片?」

    至少,我預約到虎年的八寶芋泥,上海「極品軒」,應該不會太丟臉吧?牛這年,提著年年刻意為大哥預留的「旺」和「福」,好不容易預約到的新東陽豬肋條,還有兩種不同Size的喜慶紅口罩,最特別的是,牛年的命理開運,吉方「在西迎貴、在東迎富,能擺上一盆竹子最好」。我想去園藝公司找竹子,室友覺得太晚了,繞來繞去很麻煩,我安慰自己:「沒關係,過幾天去買個禰豆子,她嘴上也有竹子,很可愛!」

    「那不行,她是鬼耶!」室友立刻妥協,我們繞來繞去,一點也不麻煩地買到兩盆開運竹。大哥家東方是門,只能養在西方,主貴,我們開心地等待小斌升官。笑著分享禰豆子的笑點,大哥大嫂都沒笑,小斌說:「你要向著我們說,他們怎麼可能知道禰豆子?」

    「甚麼是禰豆子?」Ally一問,我又笑了,哈哈,竟然有年輕人沒聽過禰豆子。提醒大嫂,明天出門拜土地公,吉方在東,迎財,特別拿出指南針鄭重找出東方,Ally說:「把拜拜的水果放在正西,我媽提了水果,就能對著門走往正東。」

    真有道理啊!誰知道到了睡前,大家都忘了水果要放在正東。大家一起越來越健忘,Ally果然不算年輕人了。            4. 陽光搖曳

    鼠年從陌生的青埔醒來,腦子裡充滿荒疏野放的胡思亂想,不敢太早出門;牛年正式成為準備青埔人,立志好好行春。蕙偉說,肖虎的人吉祥色是綠和藍,找出藍綠細格子背心裙,虹彩圍巾,軍綠長大衣,吉方向東主貴,迎文昌,走向老街溪畔,回頭向西迎財神,一路到領航南路口的彩券行,24小時營業,昇平繁華,和去年一樣,買了初一到初五樂透彩向大哥笑稱:「財神爺上門囉!」

    「每張都對中一個。」大哥對獎時一說,我就開心起來:「哇,太棒了!」

    「對中一個,就是沒中。」大哥慢慢又加了一句。我一愣:「可不可以同時說清楚?」

    吃發糕,午餐蘿蔔糕配花枝丸,預約一整年發了又發外加步步高昇。午後蕙偉往東疾行;我往西慢走,一路走到「鑊篤陂塘生態公園」,堤岸櫻花盛開,沿著步道,水畔的落羽杉逆天怒長,豔牡丹、鴨跖草、九重葛高低錯落,夢幻的深紫淺紫,藏在層次幽深的細長綠葉裡搖搖曳曳,在陽光下,點染出湖塘豔彩的無邊風月,大哥家附近竟然有這麼小小的世外桃源,真讓人驚喜。

    晚餐配色更艷,紅明蝦、白軟絲、蔥絲石斑、筍絲蹄膀、鹽酥龍珠、開陽白菜、佛跳牆和蘿蔔排骨湯。春節期間,每餐都有兩道青菜,無限供應的水果,由孩子們做主盤算年菜以後,最大的改變是杜絕剩菜,配菜時儘量做到「剛剛好」。初二時Spring來作客,南門市場億長御坊的醉雞,蹄膀、土魠魚、烏魚子海鮮捲和極有特色的芋丸和地瓜丸雙拼,像來自各家名店的品評會。

    這些天的影劇共賞,也是記憶裡的華麗拼盤。韓國第一部外太空科幻電影《勝利號》和韓劇《Start Up:我的新創時代》,宋仲基頗有電影號召力,新創時代的理工男創業,應該也是庭豐的樂趣所在。可惜我一向把韓國當作貿易敵對國,同樣是小國,怎麼「鄰家的花園」可以把軟實力發展得這麼穩建?不排除潛意識裡有一點「忌妒」。拒絕韓流,我埋頭看小說,接手Ally看到一半的《燕傾天下》,笑向Spring解說:「你認為雄才大略的燕王靖難,要不是朱棣有這麼個私生女兒,還成不了大業。」

    我們都笑翻了!中國言情事業越搞越大,整個大中國的每一頁史章,看起來都得靠這些可歌可泣的熱血愛情來挽救。

    看了《孤味》,收尾完全超出我能理解的範圍,不好意思「爆雷」,不過,如果母輩有「被外遇」經驗的人,看起來應該不好受。一個單親媽媽,含辛茹苦帶大三個女兒,老大說:「我不是他,永遠不能代替他向你道歉。」、老二說:「你沒給我壓力?最好是。」、老三替小三發聲:「同樣是女人,你就不能體會一下女人心情。」

    好像砸盡家產,把一生的儲蓄都買了彩券,連著三期都「槓龜」。只能說是拍給年輕人紓壓的電影;不過,對於跨入熟齡邊界的人,警示作用也很強大,千萬不能給孩子們壓力,否則,還會有下一部電影來提醒老人,我們一生的孤單和悲涼,多半是自作自受。

    我們都超級超級喜歡《陽光普照》。有自然的搞笑、吞吐不得的悲傷,無論人物設計、情感描繪,或者是情節推移,都藏著餘味。幾次大嫂嚷著:「毋甘啦!」竟難過地逃離現場,可見運鏡敘事何等深入人心!陽光和陰暗是生命的聲響和休止,不能各自孤立,只能相互映襯,都說是「父子和解」的戲,其實是我們和自己的和解。

    回到家,炒雪菜百頁;接著用香菇、洋蔥、番茄、酸菜熬火鍋湯。以前到南門市場,總喜歡在「億長御坊」帶一大包雪菜百頁,分裝成小袋放進冷凍庫,想吃的時候熱一袋,配菜、拌飯或煮雪菜麵都很方便;後來,有店家幫我用最新鮮的小松菜替換刈菜現做雪菜,去掉澀味,咀嚼起來還帶著新鮮蔬菜的清香;母親還在時,我們家都吃火鍋;阿姨進門後,台南美食很多,但她總是煮一大鍋反覆熱菜,直到微微發酸,年夜飯的雞捲、蝦捲、甚麼捲……都成為我飲食上的雷。

   在家自製雪菜百頁,淡淡的火鍋湯,簡單的蔬菜和魚包蛋。盛宴後回歸清簡,有時吃飯、蒸蛋,配點菜,有時煮碗雪菜麵,有時在火鍋湯裡丟冬粉。埋頭讀尾魚的《四月間事》,岑今活在「曾經」的罪惡中悵悵無聲,衛來活在孤絕飄零裡從不幻想「未來」,兩個人在現在相遇,撥開援非、屠殺、國際救援和商利私謀的層層迷霧,彌補了錯過的過去,共同走出未來,純粹專注的相互依靠,讓人聯想起2019年超級喜歡的《西出玉門》,妖異熱血,大概就是這個作者的標籤。

    理性不斷繞著「應該寫《晨讀詩經》了吧?」、「是不是得開電腦寫家族過年?」這些負擔在艱難運作;感性卻任性揮霍著春節的放縱,翻開丁墨連續三集的《待我有罪時》,繼續「浪費時間」。宛如變態磁石的女警,遇上大名鼎鼎的小說家兼犯罪心理學家,十歲情商,不斷提出心理畫像,從極不真實的西藏旅程、人人都有可能的連環殺手大猜謎,展開藏在個人或群體裡,隨時隨地都在拉鋸的各種光明和黑暗、相信和懷疑、靠近和推開……的對決與辯證。

    遠離電腦,直到初五開工。新的一年開始了!甚麼都不做,光只是聽聽音樂,看看小說,散散步,吃吃這個又吃吃那個的「生活休止符」,創造出一點點漫不經心的停頓後,生命樂章,又將緩緩前行……

台長: 小蟹子
人氣(2,4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 個人分類: 百花曾經開過 |
此分類下一篇:家族過年16:幸「虎」,來了!
此分類上一篇:慶餘年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