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28 10:40:39| 人氣4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則複數的隱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合肥四姐妹》時報出版。金安平著。鄭至慧譯

  相信讀者對此類書寫並不陌生:以中國近代的烽火為底襯,書寫在大時代下的女性生活為主軸。看大時代下女性如何自持、描繪出一個有別於男性的:「母性的象徵」。在這類題材中,《鴻》堪稱為此類紀實書寫的箇中翹楚(據說這本書的版稅讓張戎富可敵國,財力直逼英國女皇。)
身在《合肥四姐妹》中的人物與《鴻》三代女性的時代背景重疊,「哀鴻遍野」式的壯烈在《合肥四姐妹》著墨不多。
  青出於藍的,《合肥四姐妹》不但少了《鴻》的悲情,在金安平筆下,活在同一個時代的《合肥四姐妹》為我們所揭示的則是在大時代中,在一個不平凡的時代中的平凡生活:著重姊妹們如何受教育、在成長的少女的階段如何從父母親、祖母,甚至是奶媽們的身上學習、培養出獨屬於自己的人生觀。
  而《合肥四姐妹》卻不只是一本紀實的傳記而已。它還是一本耐人尋味的長篇故事。
  作者金安平,執教於耶魯歷史系,學者出身的她,運筆遣辭,非但沒有學院派該有的獃板生澀,也不賣弄學術權威,只是用文字讓主角沉默的為自己代言;流露在字裡行間的,則是一股理性的感性,貫穿全文,進而穿鑿著閱讀者的心靈,讓這本書讀來並不只是一本傳記,還暗中發揮了意識流小說的效果。

  理性的感性:四千金的故事

  金安平挑出每個人生命中幾件特別的事來寫:大姊元和與崑曲的愛恨恩仇錄、三妹兆和與小說家沈從文的魚雁往返歷經四十年而不衰、么妹充和的女史暗喻,充和幼時被老師比喻為東漢的才女蔡文姬,在亂世嫁了個胡人。「是啊─我是嫁了個胡人!」近兩仟年後的才女張充和如是說。口氣頗有自況意味,憑添對人世無常的蒼涼感。二姊允和奉關公為偶像,在文革時運用智慧救了自己和家人。大姐元和是公認的大美人,和崑曲藝人顧傳玠結婚,曾在台中定居,之後則居住在美國西岸,在七零年代時,一度還粉墨登場,演出她魂縈夢牽的崑曲。

  四個女孩各有其不同的迷人風采,雖然身為女兒身,卻有著男兒般的氣魄,追求者甚眾,但不是置之不理,就是不為所動,也不管對方是什麼人,一概等閒視之。 
  一個戀慕充和的方先生,總是寫甲骨文的情書給她,充和說:「我相信一定寫得很有文采,但我看不懂。」三姊兆和為回絕小說家沈從文的追求,去了胡適家一趟,在當時胡適是眾望所歸的大人物、在社會上有類心靈導師的角色,但兆和回家只是在日記上寫:「他(指胡適)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但若能使我少感些麻煩(指沈從文追求她這件事)….我也是萬分感謝他的。」

 
  一則「複數」的隱喻:「返」時間的傳記

  《合肥四姐妹》是一本「返」時間的傳記。讀到最後一章〈充和〉時,時空彷彿又回返到那場北國的晚宴:因為餐桌上的魚、蝦,充和說起了叔祖母,讓金安平動了寫《合肥四姐妹》的念頭。好像讀到最後,故事才剛剛要開始那樣。讓人更加意猶未盡。
  但《合肥四姐妹》不只是一本傳記而已。雖然一本傳記該有的它都有,沒有的,它也沒多說,不像小說會騙人。它寫出來的,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但在技法上,金安平卻一點也不輸給精於捏造實情的小說家。書中共十三章,從前面九章的篇幅,我們得以窺見四位千金父執輩的事蹟:曾祖父張樹聲曾與李鴻章、曾國藩並肩作戰,幫朝廷平定捻亂、太平天國之亂。這樣的寫法,極像長篇故事裡為結局舖陳,暗藏伏筆的設計巧思,除此之外,尚有〈保母列傳〉這樣別出心裁的章節(眾所皆知的,保母對小姐們的照顧、關注有時比父母影響還深遠)。
  在寫法上,《合肥四姐妹》借用崑曲的「懸」的概念:每一章都可以獨立出來、看似不相干,卻又各自相連。使得各章節間絲線般相連,讀每一章都像是看一齣戲中戲,每一章都是另一章的伏筆,前面寫的,不一定是先發生的,後面寫的,也不一定是結局。這麼一前一後織就起來,便成了張文字的線性蛛網,符合了小說的遊戲規則,也算是半本小說了。這樣的特點,使得《合肥四姐妹》實中帶虛,虛中帶實,整本讀完,則有虛實互應之感。各個情節不再只是具備指涉「單一意義」的功能,而是指向「多義」,如此一來,便成了則「複數」的隱喻。而且還同時兼具文藝與歷史的意義。

刊登於破報385期

台長: ANGEL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4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書評 |
此分類下一篇:一處外於人世的風景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