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13 00:55:41| 人氣4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邪魔歪道】健康沙漏-41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

 

【子宮內膜異位小心腎臟水腫】
本文作者【許汶蒼主任醫師】
本文由【署立基隆醫院】提供

 

輸尿管也會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署立基隆醫院許汶蒼主任提到:子宮內膜異位出現部位以腹腔、卵巢及輸卵管等處居多,該院日前發現一名26歲大陸新娘及51歲婦人至泌尿科求診有嚴重之腎水腫現象,檢查後竟為輸尿管子宮內膜異位!

26歲的大陸新娘因右腰痛持續八個月來泌尿科求診,超音波發現兩側腎水腫。進一步電腦斷層、輸尿管鏡檢查及順行性泌尿道攝影發現左側巧克力囊腫及雙側下端輸尿管狹窄疑似子宮內膜異位造成。在該院泌尿科及婦產科醫師通力下,完成雙側輸尿管膀胱重建及左側巧克力囊腫切除手術,術後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病人接受荷爾蒙治療六個月,並在最近懷孕且腎功能恢復正常。

另位51歲婦人無任何症狀,偶然超音波發現右側嚴重腎水腫,經電腦斷層及輸尿管鏡檢查發現右側中段輸尿管良性腫瘤,經輸尿管區段切除及重建手術後,病理檢驗為輸尿管子宮內膜異位,但有趣的是病人其他卵巢及腹腔並無病兆,而為原發於輸尿管的子宮內膜異位。

署立基隆醫院婦產科簡博賢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為子宮內膜於子宮腔外的器官成長發育所致,最常見為卵巢造成巧克力囊腫、輸卵管及子宮直腸間的凹陷處等。約有百分之二十生育年齡的可能罹患此病,病人常因月經時下腹部疼痛、經血過多及腹脹甚至不孕症,而由婦產科超音波或腹腔鏡診斷。但仍有一小部分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會經過血液或淋巴循環,像癌症轉移到其他器官成長發育,如消化器官、肺部組織及腦部都有案例報告。

署立基隆醫院泌尿科許汶蒼主任說:泌尿道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相當罕見,可發生於膀胱造成月經週期性的血尿,或於輸尿管造成腰痛甚至腎衰竭。輸尿管阻塞可能因子宮內膜於輸尿管旁的組織生長造成沾黏,如上述病例原發於輸尿管內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更少見。

許汶蒼主任提到:子宮內膜異位症雖然是良性,也有可能像癌細胞一樣,隨血流侵犯身體其他組織。建議於婦產科確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人,仍須做腎臟超音波的檢查,排除輸尿管的侵襲。很多病人為無症狀的腎水腫,可能引發腎衰竭,不可不慎!

 

【難纏的腋下慢性感染--化膿性大汗腺炎】
本文作者【許永昌醫師】
本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汗腺幾乎分佈於全身皮膚,主要功能為排汗、調節體溫。另一種汗腺稱頂漿腺,又稱大汗腺,只分布在腋下、會陰部、肛門周圍、乳暈、及頸部等處,在青春期受到性 荷爾蒙的刺激才會開始發展。腋下大汗腺發達、有臭味,即俗稱的狐臭,是較為人知的疾病。化膿性大汗腺炎是一種因大汗腺阻塞,反覆感染而造成的慢性發炎性疾 病。主要侵犯有大汗腺存在的皮膚,如腋下、會陰部、肛門周圍、頸部及乳房等部位,其中又以腋窩及鼠蹊會陰處最常發生。因慢性感染的腋下病灶會引起疼痛、紅 腫流膿、長期發炎造成硬化結節、穿衣困擾、及具異味的分泌物,往往影響到病患的日常生活、運動、和社交活動。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美容中心主治醫師許永昌說,給予抗 生素治療並切開引流及局部切除可以緩解急性症狀;但是只有廣泛性切除及重建才能達到治癒及避免再發的治療效果。這類病患在早期症狀較輕微時,通常醫師會當 作一般皮膚感染化膿,給予抗生素及切開引流治療。但當腋下感染反覆發生,即應想到有化膿性大汗腺炎的可能,所以病患從發生到晚期,造成患處多處硬化結節才 接受徹底治療,往往經數年之久。這段期間常常要換藥、吃抗生素,運動時、洗澡或穿衣服都不方便。

許永昌說,近五年來共有四位病患,因兩側腋窩化膿性大汗腺炎,兩位病患因會陰部化膿性大汗腺炎,接受廣泛切除及植皮或皮瓣手術,傷口皆順利癒合,術後安排病人作肩部伸展動作及物理治療,避免腋窩植皮處疤痕的欒縮,追蹤結果沒有再復發及肩部活動受限制的問題。

許永昌指出,化膿性大汗腺炎的病患,常因不正確的診斷或不徹底的治療而反覆發作。因為局部的治療還是容易反覆感染,所以在疾病的早中期即可考慮廣泛切除及植皮,來治療腋下病灶,可以治癒及預防復發,及早幫助病患恢復正常生活及心理發展,尤其是年輕病人。

 

【從420到2560 超迷你早產兒出院了】
本文作者【蘇百弘 主任醫師】
本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去年十月卅一日,體重僅四百廿公克的黃小妹,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誕生,經過近五個月的拉拔,今天她要跟著爸媽回家了。十二年前,出生體重五百卅公克的李小妹,創下台灣最小早產兒健全存活的紀錄,也是在五個月後出院,一路健康長大,轉眼間今夏將升入國中。兩位巴掌大的超早產兒,一先一後,目前都是國內紀錄的刷新者。

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科主任蘇百弘說,黃小妹在妊娠廿四週時,迫不及待的來到人世,旋即被安上人工呼吸器,直到第六十七天才拔除氣管插管。現在她的體重已達兩千五百六十公克,聽力、視網膜、腦室檢查都正常,看來影響認知與運動神經等的併發症,應該都不會發生。

國內照護新生兒的能力已趕上國際水準,從救治早產兒的成功率即可見一斑。以該院來說,出生體重小於一千五百公克者之存活率為九成八,小於一千公克為八成三, 介於五百至七百五十公克的超小早產兒,也有六成三的佳績。除了提升存活率之外,蘇百弘指出,讓早產兒日後活得健康,更是重要的課題。因此在李小妹出生的翌 年(民國87年),該院便與早產兒基金會合作,成立早產兒醫療訓練中心,整合醫療、護理、社工、呼吸治療、復健等團隊,提供早產兒及其家屬全方位的服務,齊力呵護早產兒健康長大。

另一方面,早產兒畢竟不僅是個別家庭的問題,整個社會的負擔也無形中增加,根本之計應在預防孕婦出現早產。然而有時早產不可避免,蘇百弘認為,退而求其次, 應該將高危險孕婦或有早產跡象者,適時轉診到有照護能力的醫學中心安胎或生產,使早產兒一出生就有新生兒醫療團隊接手。該院這兩位超小早產兒之健全存活的記錄,併發症能降到最低,就是拜婦產科與新生兒科無縫接軌之賜。由此看來,醫療支出發揮最大的效益,社會成本即相對減少。因此,蘇百弘呼籲醫界及社會重視週產期醫療上的兩項重要課題:預防早產及高危險孕婦轉診。

 

【安寧療護-八大非癌末期疾病 】
本文作者【李志清醫師】
本文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安寧緩和療護是針對癌症、漸動人末期及八大非癌症末期病人所提供的身、心、靈照顧,其強調的是五全照護,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及全社區的照顧,提升末期病人生活品質,並達到「善終」的意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安寧療護科醫師李志清指出,該院區安寧病房於民國84年成立,取名祥禾病房,為末期病人營造一個像家般溫馨的醫療環境。祥禾病房特別重視心理及靈性照護,讓病人及家屬都能有所依靠,並於90年開始提供安寧居家服務,95年更開辦安寧共同照顧,98年加入八大非癌疾病末期安寧療護,讓末期病人能依其所需,選擇合適的照護模式,服務範圍遍及全臺北縣市、基隆市,主要分佈於南港、內湖、汐止、信義、松山等地區。

李志清解釋,祥禾病房除對癌末病人提供安寧療護外,對「八大非癌疾病末期」病患也積極提供服務,八大非癌疾病涵蓋了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其他大腦變質、心臟衰竭、慢性氣道阻塞、肺部其他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他說,根據97年衛生署死因統計,每年死於該八大類疾病者約4萬人,自98年9月1日起,八大非癌疾病末期也納入健保給付。

他舉例說,林先生50歲,因酒精性肝硬化併發頑固性腹水及肝昏迷,常常住院,平常腹水漲起來十分疼痛,必須做腹腔穿刺放出腹水以減輕疼痛,且因肝昏迷時,喝甜甜的藥水以致常常腹瀉,肛門口疼痛深感痛苦,林先生又因末期肝硬化,全身黃疸引起皮膚十分癢,加上失眠以致心情沮喪,近十幾年來於內科病房住院次數高達20餘次,因而放棄求生意志,近來黃疸日漸嚴重,凝血功能異常,已符合安寧病房住院標準,故住進該院區祥禾病房治療。

李志清表示,該病患住院時,在疼痛、失眠及癢的症狀方面,經由醫護人員給予疼痛控制及藥物治療後,症狀減輕。在心理、靈性方面,經由宗教師、社工師及志工介入輔導,心情大為改善,此種身、心、靈的五全照顧方式,使得該病患減輕不少痛楚,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最後也獲得善終。

李志清說,忠孝院區祥禾病房發揮團隊力量,結合醫師、護士、志工、社工、宗教師、藝術治療師,積極做好對末期病人,身、心、靈五全照護,讓祥禾病房成為末期病人的最後靠山。

 

【皮膚腫瘤病灶,潰瘍出血,長期不癒,小心皮膚癌上身!】
本文作者【林仲樞 主任醫師】
本文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80歲的林老太太,最近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門診就醫,主訴右手有像濕疹的皮膚病灶,困擾了一年多,有時破皮出血,時好時壞。且中央潰瘍處稍微隆起出血,經病理切片後,發現竟是皮膚癌,所幸為原位癌,沒有轉移,經過廣泛性切除及植皮,一週後順利出院。

另一位陳媽媽就沒那麼幸運,同樣前臂長了黑色皮膚病灶,斷斷續續出血潰瘍幾個月,受不了才到醫院就醫。手術時除將病灶拿掉,還多切了邊緣外兩公分的正常皮膚作為安全區,術後檢查無轉移跡象,也順利出院。沒想到3個月後回來,腋下的淋巴腺有大塊腫瘤轉移復發,現在正接受免疫類化學治療,和病魔對抗中。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整形外科主任林仲樞指出,門診因為有顏色的皮膚病灶、痣等來就醫的患者很多,對於此類病灶是否應當處理,通常建議有ABCDE口訣:(A) Asymmetry不對稱;(B) irregular border不規則邊緣;(C) color change顏色變化;(D) diameter>6-8mm直徑大於6-8毫米;(E) elevation突起病灶。

他說,如有以上情況,建議要切除作化驗,當然有變化、在長大的病灶、不放心、或是有些出血、潰瘍等,就要趕快找醫師檢查看看了。

至於美觀考量,有些人覺得一些痣、或是斑斑點點看起來皮膚不乾淨,在專業醫師觀點下,只要尋求合格的整形外科或皮膚科醫師都可以處理,但是有懷疑病灶或較大顆的痣,則以切除為佳。

林仲樞說,在皮膚病灶處理原則,只要有懷疑的病灶,醫師大都會切下來做病理檢查,如果病灶範圍不大,可以利用局部比較類似的皮膚作為皮瓣,來覆蓋切除缺損,這是美觀性最佳方法。如果病灶範圍已經變得太大,就至少需要植皮才能解決,當然外觀滿意度就差一些。

林仲樞又說,雖然皮膚病灶及皮膚癌有許多種類,但整體而言,皮膚癌是一種治癒率較高的癌症。因為病灶是在皮膚表面,很容易發現,只要警覺性高一點,看見皮膚病灶異常出血、長期潰瘍不癒,或出現變化等,早期就醫治療,病患是比較容易“全身而退”!

 

※※※※※※※※※※※※※※※※※※※※※※※※

 

台長: 千年老妖
人氣(4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雨露均霑】 |
此分類下一篇:《【邪魔歪道】健康沙漏-412》
此分類上一篇:《【邪魔歪道】健康沙漏-41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