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2-26 02:22:15 | 人氣2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科幻的超現實──科幻概念入門(科幻寫作開講)──黃海──

科幻的超現實──科幻寫作,是一種「如果」的藝術  ‧黃海‧
在許多不同的場合裡,我常被問到怎樣寫科幻小說,或怎樣寫少年科幻、科幻童話,更有教育界人士,身為校長、老師──如陳木城、黃瑞田等朋友,或圖書出版界與我連絡,希望科幻寫作能進到國中小的校園裡,希望我這個科幻老兵有所盡力。文化教育界人士體認到科幻與想像力、創造力的重要關連,將科幻寫作帶入校園是太空時代所必須的,他們甚至期望國小教科書能有科幻小說編選入列,面對國立編譯館嚴格的審查要求,很難如願,我們都感受到科幻概念或科幻寫作的培養,對於學童和少年是有其正面意義的,只要你寫的是健康思維的科幻。
科幻,正面意義上與想像力、創造力和科普知識相關,不幸的,科幻又常因為過度的天馬行空,被指為散布「偽科學」,甚至「怪力亂神」而遭排斥,台灣的國中小教科書始終無法順利編科幻文學,除了提供作品的本身的技術水平之外,編譯館的編審有其正面要求,相信多少也有負面的觀念。中國大陸一九八○年初一度發生的的「科幻文學浩劫」或「整肅批鬥」,就是一個極端例子,當時科幻文學被批為「精神汙染」、「靈魂出竅的文學」。中國大陸的科幻之父鄭文光,也因為遭受批判而至腦中風。一九九二年五月,台灣兒童文學界組團去北京參加會議,我乘便脫隊與鄭文光夫婦見面,在北京的國際飯店旋轉廳餐敘,鄭文光坐在輪椅上,鄭夫人和北京科幻海洋的編輯葉氷如就告訴我大陸這一段「科幻浩劫」的往事。
總而言之,科幻作品必須有健康的創造性思維,才是公認的「好科幻」,那麼怎樣寫作「好科幻」,不落入怪力亂神的指責,就成為科幻寫作──尤其是少兒科幻寫作要求的「大目標」;不過,就算你幻想得過火,也有《哈利波特》、《魔戒》等風風光光的奇幻小說當前鋒做範例,大可不必氣餒,科幻奇幻一起來又何妨?
老師、爸媽和小朋友一起來寫科幻吧!怎樣寫科幻?就先從培養想像力說起吧!
要怎樣打開想像力的心扉?經常訓練自己適當的反向思考是很有幫助的。
輕鬆一下,做個實驗,幫助你開啟想像力的大門!
風和日麗的一天,你躺在草地上,身體做個「大」字形對著天空,眼睛注視著白雲,注視著深邃的天空……四肢放鬆,再放鬆……意念專一……意念專一…… 專一再專一……眼前所見的天空,把它想像成是在你身體的下面,在你身體的下面……哇!天空在身體下面好深的地方……不得了!身體就要往下面好深的天空掉下去了,快掉下去……快掉到天空底下去了……我的媽呀!就要掉下去了……
如果你的心力夠專注的話,這時候你會產生一陣子「墜落」到天空下方的恐懼感和快感,如果你有剎那間的這種感覺,表示你的想像力絕對是敏銳的。
上面的經歷是我小時候曾經有過的感受,也許也刺激了我想像力的發展,我把它寫出來,提供少年朋友做為刺激想像力、訓練相像力的參考。
你也可以在晴朗的夜晚躺在草地上,對著天上的閃爍的星星或月亮,想像著自己的身體跌落夜空的深淵裡…這將是一個讓你容易引發奇思異想的美妙經歷。
在一幅愛因斯坦十四歲的照片裡,愛因斯坦穿著整齊素浄的黑衣褲,坐在一幅青山林木的風景畫前面,雙眸清俊平和,神情優雅凝視著遠方,旁白寫著「如果我駕著光線,這世界會怎樣?」
以光速飛行,這個世界會怎樣?
愛因斯坦震撼科學、影響文明的「相對論」,就是從光速飛行的想像出發的,從而建構了偉大的科學理論,你也許不懂相對論,一般人也不懂,但你只要記住,像原子彈、核能電廠的發明,就是在證明相對論的正確,你就會了解思想智慧的威力,了解想像力的可貴。
有了足夠的想像力,你便可以運用你的筆寫出你的想像世界,你可以上天、入地、下海,你可以飛到月亮、火星,甚至太陽系外的星星、銀河、黑洞裡去,或是坐著時光機器回到恐龍的時代觀光,也可以到千萬年後的世界與各式各樣的外星人遊玩說笑,甚至鑽到人體的小細胞裡和細菌打架。
好有趣哦,你的思維牽動你的筆,成了你的電視攝影機、電影攝影機,你自己等於是導演、演員、剪接人員,你安排一切發生的故事,你是科幻事物的「創造者」,是科幻故事的「創作者」,就如同上帝是宇宙的創造者、創作者。
當你完成了一件作品,跟畫家完成一幅畫、導演完成一部電影的感覺應該是一樣的,你不光有成就感,你可以說是主宰,主宰就如同上帝創造萬物一般有無上的權威,你樂不樂?
運用你的想像力,加上科學的思維,你可以是你的小說天地裡的人物或機器的無上主宰,一旦你的心靈科幻起來,使用文字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水準,你也可以寫科幻。
你也可以寫科幻!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吧!
一旦你會寫科幻,你會忘了現實中的許多挫折、傷心不如意的事,比如:父母、老師的責罵,運動埸上摔了跤,或與同學打架打輸了,鼻青臉腫哭著回家。
你沒有翅膀也可以飛;你沒有飛毛腿,可以跑得比子彈還快;你沒有飛機、火箭、太空梭、太空船、潛水艇、核子彈、超級電腦、萬能機器人、時光機器、飛碟、摩天大樓、子彈列車……你可以想像,從無變有,變得應有盡有。
一旦你會寫科幻,你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你就是主宰,你就是這些科幻宇宙中萬物物的「創造者」,你是科幻故事的「創作者」,好過癮哩。
什麼是科幻?簡單的說,科幻就是「科學幻想的意念」,就是「合乎科學的想像」。在寫作領域上也可以引伸為「科幻就是合理的(超現實)想象、或看似合理的想像」,簡單的說是「合理的夢幻」。奇幻則包含「看似合理的想像」、「欠合理的想像」或「合理的夢幻」等,科幻與奇幻兩者有時相互夾雜,牽扯不清的,科幻中有奇幻,奇幻中有科幻;這「看似合理的想像」、「欠合理的想像」、或「合理的夢幻」等,就是科幻與奇幻兩者的「交集」所在。科幻的定義既然很難說清楚,就乾脆說「科幻的範圍是隨著時空環境在改變的」。至於最近轟動一時的小說和電影《魔戒》、《哈利‧波特》,應被歸類為以魔法奇幻作品,與一般的奇幻作品有些差別。
不要因為我這樣說,把你弄得昏頭昏腦。
對於兒童及青少年朋友,我對科幻特別提出「科幻就是合理的想像」的簡單說法,只要記住「科幻就是合理的想像」,或「看似合理的想像」簡單說法就夠了,我不希望太過複雜的說法,讓人搞不清楚科幻是什麼。有人諷刺地說「有多少科幻小說作家,就有多少種科幻小說的定義。」這是因為要為科幻小說下一個定義實在非常困難。我為了適應少年朋友們,故意把科幻的定義簡單化了,相信年長的朋友也因為我提出這個簡單說法,多少會有同感。
有了科幻概念,利用它寫作小說,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文意涵,就是「好科幻」啦。這裡附帶引用台灣旅美的學者張系國對科幻的說法,讓你了解「科幻小說雖然沒有精確的定義,但總和科學和及幻想脫離不了關係,而兩者間又以幻想較為重要。科幻小說裡的科學多半是偽科學,是藉以擴充幻想範圍的工具。」
另外一位留美回台的物理博士葉李華,可以說是當前推動台灣科幻的大舵手,他的定義是比較嚴格的:「科幻小說必須是現在不可能(幻),但未來一定有可能(科)。」但這樣的定義是很嚴格的,我認為,所謂「未來一定有可能」,是以現在的眼光看未來的可能,如果到了「未來」,再看現在所規劃的「未來」,到時候標準可能不一樣了。
比如人類基因探究的問題,『二十世紀末科學家就犯下了很多和前輩相同的錯誤。一九五三年,他們說,基因本質的探究是「超乎人類能力」;一九七四年,他們說,想要決定人類基因組的全部序列是不可能的;一九八四年,他們說,想要改變胚胎裡的某種特定基因是不可能的;一九八五年,他們說,想要解讀單個肧胎裡的基因訊息是不可能的;一九九六年,他們說,想要求成人細胞複製出一個一模一模的人,是不可能的。然而,這些不可能的事不但成為可能,而且還在那些當初說不可能的人還活著時,就達成了。』
所以科幻的定義是很難精確說清楚的,就乾脆簡單籠統的說「科幻就是合理的(超現實)想像」吧!
科幻,也可說是「科幻作品」的簡稱,凡是以科學幻想的意念,經由文字、電影、聲音、動畫、圖畫、彫刻呈現的作品,都可以說是科幻作品。
那麼什麼又是「科學幻想」呢?
所謂科學幻想,就是有「科學根據」或「有可能實現」的幻想,或「合乎邏輯」的幻想,也可以說是「合理的夢幻」,就是葉李華所說的,未來有可能實現的想像意念。
這「合理的夢幻」一般人應該淺顯易懂,如比你沒有翅膀一定不能飛,你寫的故事中把人體改造成類似鳥的形狀,或是人背著火箭飛行帶,就可以飛了;如果你的主角只是騎著一根掃把像哈利波特一般在天空飛,那只是「看似合理的夢幻」,只是魔法奇幻故事。至於童話故事中太陽、星星、花草樹木和各種動物都會說話,那是屬於幻想故事,是「不合理的夢幻」。
以廣義的科幻來說,科幻也可以只是一種「假設情況」的幻想,超越現實的趣味性幻想,這樣來說,假設情況的幻想也是一種「合理的夢幻」,如果是「看似合理的夢幻」,大概可以歸類為「奇幻」作品了,因為「合理」與「看似合理」之間,有時候很難加以區別,所以「科幻」與「奇幻」有時也很難分清楚。
有的假設的情況確實有「科學的可能」,有的只有「想像的可能」,有的只是對未知情況的一種描寫而已。如假設發生核子大戰、慧星撞地球、外星人入侵,複製另一個一模一樣的你,就有科學上的可能;假設台灣發生大地震與大陸靠在一起了,假設顡色消失了,假設時間停止不動了,假設引力消失了,假設恐龍突然出現在大城市,則只是「想像的可能」。
有科學可能的幻想,往往成為科學發明或創造的原動力;如月球探險故事,早在人類登陸月球(一九六九年七月)之前的一百零四年,便有一位法國的作家凡爾納(Jules Verne)寫了一個科幻故事《從地球到月球》,與後來美國的探月活動非常相似。
假設情況的幻想,往往只是「想像中的可能」,只是作家為了娛樂和趣味效果,所編造出的故事,如假設台北突然消失了、假設地球的海水結冰了、假設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戰敗了、假設時光倒流到昨天或多少年前等等,在科學上或現實中未必是可能的,故事卻有「看似合理」的說服力,未必「看起來有科學根據」,而是「看起來好像有道理」罷了。
科幻的範園也可以簡單的說是限於「合乎科學的夢幻」,如果說成「看似合理的夢幻」,也言之成理,這樣「科幻」有時也就包括了「奇幻」;當然兩者要嚴格的劃分還是可以的。有時候科幻的範圍是隨著時間不同在改變的。由於奇幻小說的興起,科幻與奇幻之間逐漸分出不同的特質;讓我們先從科幻的歷史談起,也許就能對科幻有更具體的認識了解;不要落入「科幻到底是科學還是文學」的無聊爭辯。

註:本文先後發表於《師友月刊》、《國語日報》、《作文加油站》

台長: 阿煌
人氣(20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寫作教室 |
此分類下一篇:心狠手辣寫開頭── 〈黃海寫作教室〉
此分類上一篇:少年科幻的想像空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