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24 22:14:56| 人氣1,4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牢騷 : 拗嗓&汚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放著一堆事沒做,在趕九月演出的譜
這戲是有譜的,只是世間不知道有幾個人視唱過,更別說演過啦
(好像是演過的,真好奇那是何種情況下)
一個清代的「豪放女」寫的劇本呢……

苦極了
不是沒整理過譜
前兩齣《柳.夢.梅》和《情書》
也有必須從老工尺譜整理出來的曲子
但前者的根底是葉堂大師的納書楹曲譜
又有錢熠版(上崑辛清華老先生整理)可供參考
後者有與眾曲譜可以參考
也就是說,那些曲子還 沒那麼久無人眷顧
這回……

本來想到的困難是「少人唱過」
曲子必缺乏潤飾,只有骨,沒有肉
(就像蘇州《長生殿》唱出來的大部分曲子那樣乏味)
結果遠遠不只那樣
沒幾個音,就會出現超不合理音層
簡直懷疑譜曲的人 是在敷衍劇作者,亂譜
(寫出幾個工尺湊合著當「裝飾」……)
越弄越火
後來發現 好像不全是譜曲者的錯
這位豪放女的文才音律實在不夠好啊
每當我瞪著荒謬不合理的工尺
怎麼拗都拗不好的時候
參閱七八支同樣的曲牌
就會發現,人家都是上聲字的時候,她偏偏填一個去聲字
人家填一個去聲字,她又偏偏填一個上聲
(曲子中,上和去 差很多耶!)有時甚至平仄都不對
(我不夠「專業」,家裏沒有那種標明
【懶畫眉】第一句要「○仄平平去平平」的書)
怪不得譜曲的人拗不出好的(音)韻啊 ~

湯顯祖說「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
可是他除了「意」,可真寫得出絕妙好文
(所以就算難拗,也有葉大師願意用力拗)
何況,他並不是真的不懂音律啊 ~

拗嗓事小,汚耳事大
相信所有的”觀眾”都同意我的話 XD

(我這通篇純粹發牢騷。繼續努力,以求貫徹……)

後續 :
導演略聽我哼 ”譜”好的 東東
感覺 ”重要曲詞沒被唱腔突顯”
這當然一方面是她認為重要的曲詞 不見得跟作者 一樣
另一方面, 大概是作者 ”不太懂崑腔”
因此填詞的時候沒注意 ”務頭” 所在
(就是曲子可能有 重要/好聽 的腔, 譬如 [江兒水] 的高腔
作者如果沒把 重要/美 的字句填在那邊, 譜曲者就很難拗 .... )

例舉湯顯祖大師
他<尋夢> [江兒水] 填了一個 最著名的 ”扇形句”
(花花草草由人戀, 生生死死隨人願, 酸酸楚楚無人怨)
但是腔的結構其實不是 扇形
因此, ”花花草草” 一句 就腔來說 被擠在一個樂句的 ”結束句” 位子
然後 ”生生死死” 跟 ”酸酸楚楚” 在樂句上 變成另起一組
這也可以說 譜曲者 不夠仔細
沒有把這個扇形 在樂句上 顯現出來 (也許不容易)
但是, 也是湯在 想寫扇形句的時候
沒有去顧慮 原本大家熟習的 [江兒水] 樂句的結構
(不過, 他本來不是寫給崑劇的, 這又是另一碼事兒)
無論如何
湯大師 總有把 這個扇形 的後兩句
擺在 ”務頭” 位子上
因此, 這幾個句子一定會被注意到的啦 ~

至於我們的清朝美眉 .....

-------------------------------------------
再一個後續 :

昨天跟一位老師通電話
她強調這戲當年是 在上海演得很紅 才得以刊刻的
(而且據說那是上海第一次演崑劇)
但是 : 當年的曲譜已經不見, 現在的曲譜是後人填的
(她是要強調 : 因此, 如果曲不好聽, 是後來的度曲人的問題)
不過我還是存疑
當然我不是專業度曲的
沒有葉堂的天才, 以曲就詞, 譜得漂亮
可曲子要真的好聽, 還是經過多代演員潤飾 最”實在”
這戲如果真的這麼紅, 怎麼會沒有留下來
譜子怎麼會輕易失傳 ?

台長: 雨下
人氣(1,4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