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4-05 20:15:18| 人氣6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山神的召喚--20年返鄉紀事(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地震危樓前舉辦成立在地重建團隊記者會。

人文與生態重建

地震後不久,子鈺與我開始奔走各帳篷區進行串連,呼籲大家不能等待政府的資源,應該要靠在地的力量重建,由東勢在地人組成的本街重建工作站,在地震發生後兩個月不到開始運作,以克難方式發行社區報舊街路」,基本成員除了子鈺以及邱晨、王昌敏兩位本街的老居民之外,還有就讀清大社會研究所的洪士峰,他為了回鄉重建家園,決定延後一年畢業;另外還有大學剛畢業的徐景亭,她義務包下社區報所有的編輯排版工作。除了在地年輕人,紐約新社會學院(New School)人類學博士班的容邵武,地震前即在東勢做田野調查,地震發生後,他也義不容辭加入工作團隊,協助舉辦各種社區活動。

陳其南()及喻肇青()在子鈺家與大家交流。

子鈺向在地居民介紹社區報舊街路

我很驚訝會在東勢認識邱晨,邱晨是我年少時代的偶像,當年丘丘合唱團風靡全台,他所製作的報導音樂專輯特富野,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經典,之後就突然消聲匿跡,沒想到他竟然蟄居在東勢,後來還打出文化造鎮的政見,出馬參選東勢鎮長。另一位在當時認識的好友徐景亭,景亭的老家是位在本街上的東海醫院,因為從小在醫院裡長大,對她來說,病房就是她的遊樂場,醫療器材就是玩具,這段成長經歷,成為日後創作設計的靈感來源。後來景亭回到老家成立工作室,把醫院變成美術館,並且以DHH東海醫院開創自有品牌,現在已是台灣最亮眼的新生代設計師。

沒想到竟然在東勢遇到我年少時代的偶像邱晨。

剛從大學畢業的景亭回鄉參與重建工作。

地震帶來毀滅性的災害,卻也帶來新生的契機,我們希望透過蒐集記憶及故事的過程,喚起居民對於在地文化和生態環境的重視,並由在地居民提出重建的願景及藍圖,尤其是東勢的水果產業,雖然帶給農民豐厚的收入,但是大量使用農藥和除草劑,不但汙染土地,也危害大眾的健康。我們是否可能藉由重建,發展友善土地的農業型態,並且與在地文化結合,成為具有故事的創新產業。或許我們的想法太過一廂情願,畢竟多數人認為,在談生態保護以前,要先顧好自己和家人的基本需求,而且這條路無前例可循,充滿各種風險,就算認同我們的想法,也不敢輕易嘗試。漸漸地,傳統政治勢力主導重建過程,期待中的改變並沒有發生,但是我卻無意中被地震所改變。

本街上關於重建的訊息布告欄。

工作站團隊進行本街住戶調查及訪談。

地震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也改變了我的人生,如果沒有發生地震,或許我會一直待在媒體,當個小主管,擁有不錯的收入和生活;但是地震驚醒了我,生命如此無常,如果我明天就要死,什麼才是現在最重要的?突然一個聲音從心中浮現,「寫了這麼多別人的故事,該是寫自己故事的時候了!」這時候,我想起了許久不曾回去過的苗栗老家,那是世代祖先生活的地方,也是父母親成長的地方,他們跟隨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腳步,成為離鄉背井的一代,而我的使命,則是返回故鄉重新與土地連結。

初回鄉時所拍攝的黎屋夥房。

台長: 光爸
人氣(6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返鄉紀事 |
此分類下一篇:山神的召喚--20年返鄉紀事(五)
此分類上一篇:山神的召喚--20年返鄉紀事(三)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