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4-27 03:03:50| 人氣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試論尼采對教育的看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已,克服自己,超越自己。"
~節錄自尼采作品選讀第23頁~

尼采認為人是醜陋的石塊,需要雕刻家來刻劃,強調人的未完成性與可塑性,主張每個人的本質端賴自己去創造。而在他心目中理想的人類圖像就是「超人」,其最重要的特色就在於「超越自己」。

"像一個園丁一樣,……人可以處置自己的種種衝動;儘管知道的人很少,但事實上人可以修剪憤慨、訝異、虛榮的枝芽使之成為極其可供利用的棚架上的果樹;人可以就一個園丁好的、壞的偏嗜,把它們(指諸種衝動構成的花園)栽培成法國、英國、荷蘭或中國風味;人也可以任自然來照拂,自己只偶爾做一點修飾的工作,這裡那裡地整理一下;最後人也可以完全置之不顧,讓這些植物自生自滅,讓它自們為各自之生存而互相攻伐──的確,人可以以這樣的野趣自娛,甚或一直耽於這種自娛(這樣做自然也不免帶來不少麻煩)。這些都是我們能自由辦到的;但有多少人知道我們的確有這樣的自由?絕大多數的人不是相信他們自己早已經是全然地充分發展掉的事實{按:指不可更改的事實}嗎?偉大的晢學家們豈不是就用性格不移說對人的那種成見貼上封條?"
~節錄自尼采作品選讀第25頁,參見《黎明》英譯本,第五六0小節~
  
正如該書的導讀者所言,這段話充份的表現了尼采對人愛之深、責之切的關懷。他希望人的精神上揚,不要自滿、自安,要日日新、又日新。而這樣的關愛之情正呼應了尼采對教育憂心,對當時德國教育的衰落之無能為力;而當年的德國教育卻依然反應在現今的台灣教育上。"死板的要求高等學校過高的入學率,以求花費盡可能少的時間使無數青年男子適宜於、徹底適宜於為國家效勞。"(節錄自尼采作品選讀第133頁《偶像的黃昏》德國人缺少什麼,第五節)
就如同現今的台灣教育從九年國教延伸至十二個年國教,學習的年限延長,但孩子的未來卻顯得更加不清。他們被充塞太多公式性的教育,太多無意義的刻劃文字,太多成年人所加諸其中的口號字眼;延長的年限卻讓孩子尋求未來的時間被無端縮減,兩者該是可以共存其中的,但現今的教育卻忽略了孩子的心靈及藝術教育。孩子們不再學習如何思考,就如同我們被制式化的教育抹滅了思考能力一般,太多的靈感被扼殺,而我們正是其中被扼殺靈魂之一員。

"誰還體驗得到精神的輕捷的足帶給全身肌肉的那種微妙的顫慄!"
~節錄自尼采作品選讀第136頁《偶像的黃昏》德國人缺少什麼,第七節~

尼采口中的教育家"極需自我教育的教育家,有卓越、高貴的靈魂,每時每刻以身教言教體現日趨成熟、甜美的文化"(節錄自尼采作品選讀第132頁《偶像的黃昏》德國人缺少什麼,第五節)──而這樣的教育家,在現今卻如同當時的德國教育界般,是極少數的存在著。讀著尼采的憂心,體會他對人本身,也就是每個人自己特有的不同,而這樣的體認,也充份表現了尼采對通才教育的不認同。每個人的獨特之處,就應施與不同的授業,也才能發揚出每個的特有之處。

"一切高等教育僅僅屬於例外者,一個人必須是特許的,才有權享有如此高級的特權。一切偉大事物、一切美麗事物從來不是公共財產。"
~節錄自尼采作品選讀第133頁《偶像的黃昏》德國人缺少什麼,第五節~

從這樣的文字中,尼采對通才教育的體認與否定,就如同他所言中的美麗事物從來不是公共財產,正因為眾人將學識與藝術當成公共財產,不曾獨特的對待與發揚,也使得高等教育下的學習者,學得的不再是尼采口中偉大事物,而只是「普及的」、通俗化的教育之民生主義……而這就意味著高等學校的衰落。

"你願結伴同行?或者走在前面?或者讓人代你行走?……一個人必須知道他意欲什麼,如此他才能意欲。"
~節錄自尼采作品選讀第67頁《偶像的黃昏》格言與箭,第四十一條~

尼采一直強調人要不斷地自我超越,教育當然也要致力於此。他所提出的「一切價值重估」,批判了傳統的道德觀,也認為所謂的事實、真理並不存在,一切都是人所附與的主觀的建構。而教育的重點即在於建立孩子的主觀建構,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用自己所習得的知識,賦予自我主觀最「自我」的意義。而孩子也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利用知識充實了自我的生命,如此才是「價值重估」的最終收穫。

最後尼采又疾呼:

"一個人必須學習看,一個人必須學習想,一個人必須學習說和寫:三者的目的都是一種高貴的文化。"
~節錄自尼采作品選讀第134頁《偶像的黃昏》德國人缺少什麼,第六節~

尼采強調了教育的重要,也道出了教育者的真正模樣,而在克服自己,超越自己的最終目的下,尼采道出三大學習目標:學習看,就是學習使眼睛習慣於寧靜、忍耐、讓事物靠近自己;學習不急於作判斷,從各個角度觀察把握個別事例。學習想,學會思考就要像學會跳舞一樣,思考是一種舞蹈。學習說和寫,一個人也必須能夠用筆跳舞,一個人必須學習寫……
最終的結果,是要在這種種學習之中,真正的超越自我,活出自己,進而達成尼采心目中理想的人類圖像──「超人」。

台長:
人氣(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