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01 07:55:09| 人氣1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米田共 (By 賴偉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米田共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賴偉傑
2004/8/8

星期一,貨運公司送來了一箱糙米,那是一位友人種的,今年四月,他在宜蘭租了五甲田,以「相招做穀東,我們都是種田人」,成立「自己種的米」穀東俱樂部。招募「穀東」一起分攤,不只是分攤費用,而是分攤包括對土地的尊重、分攤對有機耕作堅持的壓力、分攤老天給予收成多少的風險、當然也分攤結穗收成的喜悅。而他也以接受「委託種植」的身份,作為實際耕作的「田間管理員」。

米田共有,不是「土地」的共有,而在於跟自然天地借一畝方間,用謙卑與勞動,加上聘請長者的經驗佐輔,結出無限的珍惜與知足。土壤、水質、有機肥料、除草,不在於遺世獨立另尋淨土,而在於既有農田,就地耕作。現任田間管理員說的好:「在這裡我們沒有人定勝天的驕縱與狂妄,只有事事順天適地,但求努力無懈」。

其實近年來,面對全球化資金流動以及台灣加入WTO的衝擊,台灣一方面對農業基本上採消極式微的對待,因此陸續有「農地釋出」政策,或大力推動「休閒農業」;而另一方面,在土地的開發管理的方面,以「不動產證券化」讓土地成為可流通的金融商品,同時也引進「資訊透明」、「風險」原則,以「市場利潤」機能作為成為良性的監督機制。

然而,這個「穀東俱樂部」,其實是要重新尋回農業的最初始價值以及文化,回歸自然、農耕、敬天、勞動價值與糧食餵養,而且建立消費者與農作物最直接關係,因為自己就是生產者的一部份,因此價格不再是唯一標準,國外低價農產品也就沒有任何優勢。

再者,從土地商品化、土地效益貨幣化後衍生的環境問題,想以土地證券化後所謂「證券行情」,而把環境問題納入利潤風險的一種把關制度設計,竟在「穀東俱樂部」看到類似的邏輯。但是小額加入、穀東會議、參與耕作等的模式,建立出更深的信任關係,不但直接挑戰新自由主義中「市場機能」的神話,卻又真正落實「投資者」的監督,只是這投資者甚至是參與者、或是農民的一份子。而且這裡的利潤不是「貨幣」,而是還原到真實的的稻穀;穀賤也不至於傷農,因為大家集體承擔。

當我們面對七二水災後,檢討是否農業上山下山問題時,我們聽到的是台糖土地是否可以釋出以作為耕作基地等等,然而,「穀東制度」提醒了我們,農業不只是一個工作也不只是土地位置,而是農業勞動文化裡的種種好的價值與互動,才可能建立了有別於市場窄制與剝削的社會。「穀東制度」其實很有推廣性和感染力,而群體社會的共有分享與承擔、市民社會的參與模式,如果有更多辯證後的創意可以去實踐的話,這社會會有趣的很。

台長: 綠灣巡守員
人氣(1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