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25 10:52:00| 人氣1,5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荒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常去散步的一條公路邊,一邊是小溪,另一邊有一大塊荒地,荒地上長滿了﹁雜木﹂和荒草藤蔓。

 原以為是雜木成林,後來看仔細了才發現,裡頭可不是雜木,而是﹁經濟作物﹂│都是一些可以賣錢的﹁庭園木﹂,包括馬拉巴栗、細葉欖仁、酒瓶椰子、福木、榕樹等等。只因長得太密又種得太擠了,而且上頭還附生了許多牽牛花、金銀花、雞屎藤之類的爬藤植物,一眼看去才誤以為是一個雜木林。

 為什麼有人在這裡種了那麼多可供賣錢的植物,卻又任其雜生,不加經營呢?

 我猜測著這塊地原來必是一座苗圃,培育著許多值錢的花木,後來,苗圃荒廢了,雜草叢生,樹木的枝枒亂長,失去了﹁賣相﹂,所以主人才任其荒廢吧?

 我喜歡散步時走這一條路,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這塊荒地。正由於植物長得很像植物︵沒有人去修剪,去調整它們的姿勢姿態,所以才會更像天然的植物的本來樣貌︶,各種不同的植物彼此互爭陽光,互爭地盤,顯得林相變化豐富,耐看極了。

 植物種類一多,動物也跟著多了起來,飛掠林梢或在枝頭鳴唱的鳥兒種類極多,有一次我還看到林邊公路上有一條被車子壓扁了的雨傘節,可見這林裡也還有這種在台灣已相當罕見的毒蛇了。有蛇必然代表有鼠類、蛙類等等蛇類的﹁食物﹂,這荒地裡頭,想必神秘的維持著一個小小的生態系統。

 這地,倒真是荒得好!情不自禁的在心裡想著:假使這地被用來種稻,種水果,種庭園花木,或是建房子,一定不可能變得如此生機盎然的。

 終於,有一天我遇上了這地的主人。他們是一對三、四十歲的夫婦,以及兩個︵或是兩個以上︶的孩子。攀談之下發現,他們現在雖然是﹁台北人﹂,以前卻是不折不扣的﹁埔心人﹂│我們這個小村的人。說來慚愧,彼此年齡相差沒多少,他們和我同在這小村長大,我竟完全不認識他們。

 原來這地是他們祖傳的產業,在他們成長之後,遠赴外地創業打拚,一度還試圖利用這塊土地做苗圃生意,後來改行了,並在其他領域裡打出了一番局面,目前的生活情形十分穩定,便不再動這塊土地的腦筯,讓它成為全家人星期假日﹁返鄉﹂的一個好去處。

 返回這小小村落中這塊已形同荒廢的土地幹什麼呢?在這塊土地的中心地帶,他們用廢木料和鐵皮搭了簡單的農舍,除了可供休憩,還附建了雞舍鴨寮︵一星期才回來一天兩天,這雞鴨該怎麼生活我倒忘了問︶,也種了一些菜。

 除了這些,他們把十分之九以上的地方都保持著不動的形態,任由動物植物生長繁衍。

 為了讓土地乾淨些,他們的小小農場不用任何農藥,不用任何化學肥料,甚至不用防蚊藥劑。滅蟑除蟻也用最古老的方法,使人和動植物一同過著百分百的有機生活。

 ﹁我們這裡頭有數不盡的螢火蟲,我們這裡頭還有許多保育類的鳥,以及昆蟲。我們除了和孩子一起觀察,還都一一紀錄和攝影下來。﹂女主人說:為了安全的理由,他們不想公佈這些觀察的成果,連他們農舍農場的出入口,都刻意弄得幽幽暗暗,彷彿沒人出入。

 這之後,每當我走過這荒地旁邊,我都會忍不住深深呼吸一下,在台灣的都會城郊,以這樣的心境保護出來的土地所散發出來的空氣,可能不太多了吧!


台長: (砂子)
人氣(1,5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生活萬花筒 |
此分類下一篇:一口咬定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