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17 12:58:16| 人氣3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莎士比亞讀書報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威尼斯商人】
溫柔富有又聰明機智的波西亞簡直完美得不像世間存在的典型,毫無富家女的蠻橫驕縱,反而處處為丈夫設想,最終不但拯救了丈夫的好友,也嚴懲邪惡無情的猶太商人,簡直大快人心!
或許這樣完美的女人並不存在,但我們總有個努力朝聖的目標。

【羅密歐與茱麗葉】
舉世聞名的愛情悲劇,1996年李奧納多和克萊兒主演的電影版本相當引人入勝,最經典的一幕便是兩人透過魚缸中悠游自在的魚兒初初相見即鍾情,以及兩人間纏綿悱惻的愛情對白。
來自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之所以感人,還是兩小無猜的純潔愛情,遇到成人世界不可抗力的家族對立所留下的遺憾讓人稀噓,故事中的愛情簡單而真誠、衝動而自然,故事中的仇恨則是直接而暴力,此種情感和其他的莎劇有顯著不同。本劇的主角都是青少年(羅密歐十八歲,茱麗葉十三歲),情感的方式直接外放,充滿年少情懷。羅密歐在一開場就是個深陷情網、為愛癡狂的年輕人,在遇見茱麗葉之後,又立刻為之瘋狂。他翻越柯家圍牆,遂產生了著名的「樓台景」(the balcony scene)。當他後來知道自己被放逐了以後,整個人癱在地上嚎啕大哭,表現得很直接,而茱麗葉對自己情感的表白也同樣直率。
本劇雖然是莎翁早期的悲劇,但從中已經隱約可見莎氏悲劇的雛型:「運」(fortune)與「命」(nature)交織,構成悲劇的因果。例如,勞倫斯修士的信未曾送達羅密歐的手裡,而羅密歐則在衝動的性格下飲鴆自盡。劇中有多處顯示,羅密歐雖有好想法,卻總是缺乏機運,加以行事過於魯莽,終究步入無可挽救的田地。因此,也有不少評論家認為茱麗葉顯得較為成熟懂事,她對自己的感情誠實,但不直接違抗父命,對帕里斯持適當的禮儀,並有勇氣接受勞倫斯修士的建議,以維護自己的婚姻。
莎士比亞全集14

【摘要】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語言特別受到重視。當時盛行十四行詩,莎翁也用這種修辭語言來表現戀人的心境,故劇中有些對話不像是在刻畫角色,反倒像是一段詩作。

本故事在莎劇中最廣為人知,主要描述秘密戀情受到家庭、命運和死亡之限制,因時間的緊迫與壓力而造成不幸結局。故事中的愛情簡單而真誠、衝動而自然,故事中的仇恨則是直接而暴力,和其他的莎劇有顯著不同。

本劇是莎翁的早期悲劇,但從中已經隱約可見其悲劇的型:「運」(fortune)與「命」(nature)交織,構成悲劇的因果。人們對慾望的態度會反映出其社會文化,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的相許,為浪漫的個人主義樹立了新觀點,但莎翁將這股愛慾以悲劇作為結束,顯示了當時候對浪漫主義有著焦慮悲觀的一面。

昨晚,電視首播《羅密歐與茱麗葉-後現代激情篇》。雖然數年前(1996)我已看過這齣電影了,但現今重看,仍看得我一鼻子發酸。
羅密歐與茱麗葉,這雙苦命的小情人,活於兩大家族的仇恨之間,帶著並不該有的姓氏,相愛而不能愛,實在有不足為外人道的痛苦。
畢竟是慕莎士比亞的名及這浪漫而悲哀的故事去看這齣電影的。羅密歐就是如斯俊俏,茱麗葉也美麗可人,外加扣人心弦的情深對白,一切就是來得這樣美好,但一切又這麼來得該死!
該死的命運,竟作如斯弄這雙可憐的小情人。
該死的仇恨,竟種下這不能挽救的罪惡禍根。
該死的信件,竟害羅密歐不能知道她的計劃。
該死的結局,竟非要做到驚天地泣鬼神不可。
愛情小品 ─ 《羅密歐的話》

妳 拍打著天使的翅膀
依偎窗外 振翅欲飛
妳眉宇間那般動人的愁絲
我的小美人 你在嘆息甚麼?
我抑止不了見妳的慾望
皎月下 我偷偷爬到妳的窗下
偷偷地聽著妳無言的申訴
要是妳能夠愛我
我甘願拋棄那毫無價值的名字
那早不應該跟隨我的名字
我不知道天理不容我們相愛
也不知道 這深情的一吻
竟是我倆交給死神的禮物
這樣也好
仇恨便再不能再阻撓我們
世俗便再也不能分隔我們
妳的臉龐如此純潔可人
我豈容妳受到絲毫沾染?
但願我倆能夠長睡一起
遠離那些互相謾罵的聲音
遠離那些互相傾軋的言語
世人莫嘆息
這並不是一個悲慘的結局
因為我能夠在這寧靜的一刻
內心深處向我的小美人說
Juliet, My Lady, I Love Thee!

婚姻這一點也反映出清教徒重視神聖婚姻的傳統。在英國詩人喬叟(Geoffrey Chaucer, 1345-1400)、史賓賽(Edmund Spenser, 1552?-1599)或義大利詩人佩托拉克(Patriarch, 1304-1374)的故事裡,都可見男性追求理想女子的最終目的就是結婚。在伊莉莎白時期,男生合法的結婚年齡為十四歲,女生則為十二歲。在望族之中,女孩出嫁的年齡會更小,這是因為父母為確保其地位財產,會提早為女兒安排婚事,而這也是茱麗葉所面臨的狀況。

劇中也有多處呈現觀念的衝突和愛情的矛盾。例如:茱麗葉既承認自己的感情,卻又認為表白過於露骨;勞倫斯修士既希望男女主角的結合可以消除兩家的世仇,卻又擔心激情會害了兩人。莎士比亞將這股對愛情的慾望用悲劇作為結束,恰巧顯示了人們對伊莉莎白時期的浪漫主義思想,有著焦慮悲觀的一面。

西歐人承認慾望的重要性,他們認為此劇深刻地表現個人主張,而且讓女性和男性都獲得了自我實現。人們對慾望的態度會反映出其社會文化,茱麗葉在樓台一景的自我表白,不同於傳統中否定慾望的態度。

在當時,女性對愛情的慾望象徵著死亡,但男女主角基於慾望的相許,也為浪漫的個人主義樹立了新觀點。劇中肯定男女性慾覺醒的美感,這段感情之所以造成社會問題,並非因為彼此家庭互相仇恨,而是他們年紀輕輕就受到愛慾驅使,私下結婚。這股個人的慾望又和父權產生衝突,因為當時的父親有權為女兒安排婚事。

除了情節和人物之外,本劇的語言也特別受到重視。莎翁在這個時期偏好人物描寫和詩藝。當時盛行十四行詩,他也用這種修辭語言來表現表現戀人的心境。這種寫作方式包括誇飾(hyperbole)、機智言詞(witty conceit)、似是而非的譎辭(oxymoron)和反覆(repetition)等等,而其寫作內容則刻意表現出模糊、暗示和預言。也因此如此,所以劇中有些對話不像是在刻畫角色,反倒像是一段詩作。

本故事最常見的評論是關於命運與意志的衝突,莎翁在此劇裡把此兩者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對於羅密歐和茱麗葉的悲劇命運,批評家有各種看法。羅勒(John Lawlor)從中古世紀悲劇的標準來看,指出命運並不企圖控制人類,但人若願意從命運的教訓中學習,則可化解悲劇的結果,例如兩大家族最後化解了彼此的仇恨。

克里伯(T. J. Cribb)以新柏拉圖的觀念來看本劇的秩序,例如「死亡」代表愛情勝過仇恨,愛與恨這兩種相抗的力量由提伯特這個角色來表現:他反對這對戀人,卻讓他們成為愛情英雄。

浪漫時期的作家特別讚揚此劇,如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柯立芝(Samuel Taylor Coleridge)、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濟慈(John Keats)、蘭姆(Charles Lamb)或韓茲黎(William Hazlitt)。但二十世紀的批評家如卜瑞黎(A. C. Bradley)則傾向於認為,比起莎翁晚期的作品如《李爾王》、《馬克白》等,此劇顯得缺乏力量與深度,不夠成熟。

不管評論如何,《羅密歐與茱麗葉》仍很受到舞台或大螢幕的歡迎,有各種不同的歌劇或電影版本,歌舞劇《西城故事》就是其中最知名的一部。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考之。



英文片名 : Romeo + Juliet
中文片名 : 羅密歐與茱麗葉
導演 : Buz Luhrmann
原著 : William Shakespeare
編劇 : Craig Pearce
IMDB 觀眾評分 : 6.7/10
Angie 評分 : 4.5 / 5
 
演員 :
Leonardo DiCaprio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Claire Danes 克萊兒丹妮絲
Jamie Kennedy 傑米甘乃迪
John Leguizamo 約翰里古查莫
Paul Rudd 保羅路德
Jesse Bradford 傑西布萊佛
 
故事發生在維洛那名城,有兩家門第相當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爭,鮮血把市民的白手汙瀆,是命運註定這兩家仇敵,生下了一雙不幸的戀人,他們的悲慘淒涼的殞滅,和解了他們交惡的尊親,這一段生生死死的戀愛,還有兩家父母的嫌隙,把一對多情的兒女殺害,演成了今天這一本戲劇,交代過這幾句挈領提綱,請諸位耐著心細聽端詳。
 
以上是Romeo +Juliet原劇本的開場詩,不止在電影版本的開場OS出現,你也可以在奧斯卡得獎作品"莎翁情史"中聽到這熟悉的詞句。在所有人瘋狂地愛上Moulin Rouge之餘,也來回味一下名導演巴茲魯曼Buz Luhrmann改編自著名莎士比亞名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介紹!
 
享譽世界的愛情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是莎士比亞早期的代表作品,這是一部在舞台上表演地極成功的戲劇.早在這部作品即可看出莎翁在「悲劇」方面的天才。故事是發生在彼此互為世仇的"Montague"與 " Capulet"貴族家庭中,長年在仇恨中爭鬥不休,水火不容,然而他們的兒女卻在一場舞會中一見鍾情並私定終身,反而成為上一代恩怨仇恨下的犧牲品。一對年輕的戀人以他們的死,換取兩家的和解,演變成一場淒美的愛情故事。莎士比亞或許想借此劇反映出對保守社會的抗議與無奈吧!!!
 
巴茲魯曼用了兩位美國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及"克萊兒丹妮絲"來擔任主角,企圖使對白更生動,更強而有力。並使現代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以二十世紀MTV式的手法重新詮釋.這齣悲劇性的愛情經典,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都曾同樣的感動人心。浪漫的情節雋永的台詞也吸引不少大導演將之搬上大銀幕,導演注入新世代血輪,證明了莎士比亞的永恆性,也更表現出真實感及熱情。
 
看這部片的同時,可以和主角一同體會到什麼是最真摯的愛情,也許有人會認為那樣太傻了,不值得為此而犧牲自己的生命,也有人會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但我們何不往另一方面去想,人生在世不過短短數十年,在這樣短的歲月中想找到能和妳相知相惜的人很難,我們不彷以少女的心態,來仔細欣賞這樣的一個故事,你會覺得超乎你想像的浪漫的。

台長: 桑小柔
人氣(3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