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1-07 20:54:14| 人氣2,0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的1990:獨立音樂 Part 2

 

 

  獨立音樂(indie music)能不能成為流行,這個問題不時都有人討論,以臺灣的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2016年首張專輯《醜奴兒》為例,撇開數位下載和影音串流點擊次數不說,光是實體唱片銷售量就已經突破4萬張(就我目前所查到的資料),這樣能不能算流行呢?以臺灣的唱片市場而言,千張足以開慶功宴,萬張則算大賣,偶像流行歌手未必都能達到這標準,那麼草東沒有派對數萬張的實體銷售豈不就要辦桌慶祝好幾場,外加放煙火狂歡,這樣能不能算主流?能不能算流行呢?

  我記得以前中廣青春網有一位美國籍的主持人叫做Tim,有一次他說,新音樂(new music)以後會成為流行,當時另一位搭擋主持人鄭華娟還很配合了一下發出「哦~~」的聲音,後來我就告訴我的二位同學說,有主持人講新音樂將會成為流行,接著他們就哈哈大笑,說這麼奇怪的音樂也能成為流行?以為我在唬他們,沒想到隔年R.E.M.的專輯Out of Time橫掃千軍,接著流行樂天王Michael Jackson的專輯冠軍寶座屁股都還沒坐熱,就被Nirvana那幾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給擠下去,震驚樂壇。其實我那個時候就很認同那一位主持人Tim的看法,因為我自己有注意到流行榜已經有好一些這類型的歌曲,只是沒料到會來得這麼快,看樣子我至少還算是個先知先覺的人吧。

[註:當時臺灣媒體講的「新音樂」(new music)就是「獨立音樂」(indie music)或後來媒體習慣所稱之的「另類音樂」(alternative music),因為我在網路上查不到「新音樂」(new music)這個音樂名詞,可能是那個年代臺灣的社會氛圍,「獨立」二字仍然是敏感的字眼,所以另取名「新音樂」做為取代。]

  既然90年代媒體漸趨使用「另類音樂」取代「獨立音樂」這個名詞,所以像這類的音樂,有些歌曲就放在這一系列前面〈另類音樂〉和〈曼徹斯特瘋潮〉的文章,有些排行成績比較好的則放在這一系列前面〈排行榜音樂〉的版面,而這裡的獨立音樂,則是真的由獨立廠牌所出版的作品,有部分歌曲也有流行排行成績,而有些則是音樂性格特別強烈的歌曲。

 

 

  英國電子樂團Depeche Mode在80年代中期之後,樂風漸趨深沉,反倒吸引了為數眾多的堅實粉絲群,至今聲勢仍不墜,即使是獨立樂團,卻是超級大團,反觀和他們同期的電子樂團Human League和OMD在80年代中、後期愈來愈討好商業市場,反而失去特色,受歡迎的程度已不像以往那麼高了。

  Depeche Mode一直是英國獨立名廠Mute的當家台柱,1990年的專輯Violator橫掃全球,繳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是樂團重要的代表作,這張專輯我自己聽了相當多遍,製作很細緻,其中的Enjoy the Silence是他們的招牌曲,這首歌的MV由荷蘭導演Anton Corbijn執導,影像風格獨樹一幟。

 

Depeche Mode - Enjoy the Silence (UK #6, US #8)

 

 

  如果你/妳曾看過文‧溫德斯(Wim Wenders)的電影《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應該對Nick Cave & the Bad Seeds有印象,Nick Cave是澳洲獨立音樂人,和他一同合作的壞種子The Bad Seeds則是由幾個不同國家的音樂好手所組成,其中德國工業音樂(industrial music)大團Einstürzende Neubauten新建築倒塌的主唱Blixa Bargeld則是這個時期的The Bad Seeds之一,在The Weeping Song的MV也可以看到他和Nick Cave合唱。Nick Cave & the Bad Seeds和英國獨立廠牌Mute有著長遠的合作關係,步入90年代,樂風反而趨向舒緩,不若以往激進,從The Weeping Song這首歌就可略知一二。

 

Nick Cave & the Bad Seeds - The Weeping Song

 

 

  Peter Murphy是80年代英國知名的歌德搖滾(gothic rock)樂團Bauhaus主唱,在樂團解散後,他的個人作品褪去不少歌德陰暗的外衣,曲風變得較為明亮,1989年專輯Deep依舊和老東家Beggars Banquet獨立唱片公司合作,其中的Cuts You Up在1990年推出單曲,是他那個時期的代表作。

 

Peter Murphy - Cuts You Up (US #55)

 

 

  我一直對Kitchens of Distinction的團名印象很深刻,我們臺灣的水晶唱片當時翻譯成「高貴廚房」,他們是來自英國的獨立搖滾樂團,樂風帶有一些些shoegaze和dream pop的元素,但不會太濃,是英國One Little Indian獨立廠牌知名的搖滾團體,當時我訂閱水晶唱片的《搖滾客》雜誌,收到附贈的一捲卡帶合輯,這一首Quick as Rainbows就在裡面,反覆聽了很多遍,所以對這首歌特別熟悉。

 

Kitchens of Distinction - Quick as Rainbows (US Modern Rock Tracks #18)

 

 

  成立於愛爾蘭的My Bloody Valentine我的血腥情人可說是瞪鞋(shoegaze)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樂團,在臺灣喜愛瞪鞋的人也一定都知道,在隔年石破天驚的專輯Loveless尚未發行之際,先推出了一張EP給歌迷聞香一下,這張EP叫做Glider,經由Creation獨立廠牌出版,這張EP的主打歌是Soon,聽聽他/她們所創造出來的吉他之聲,即使經過這多年,還是令人讚嘆,更別說1990年那個時候。

 

My Bloody Valentine - Soon (UK #41)

 

 

  團名取得很有意思,叫做What? Noise,來自英國,由錄音工程師所組的樂團,他/她們的1990年專輯Fat是由Brave獨立廠牌出版,Change是裡面的一首歌,而這一首歌則是我買水晶唱片代理發行的One Little Indian獨立廠牌合輯聽到的,從團名可以略知樂風的走向,這首Change的吉他彈奏營造高壓聲響,但很有趣。

 

What? Noise - Change

 

 

  來自美國波士頓(Boston)的Pixies是許多人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聽獨立音樂都會知道的樂團,也是當時英國獨立名廠4AD的當家台柱之一,這首Velouria中廣青春網有一陣子常播,我自己很喜歡這首歌,以前沒有機會看到MV,一直到好多年前YouTube剛出現,好奇心驅使下搜尋這首歌的MV,看完後簡直驚呆了。

 

Pixies - Velouria (US Modern Rock Tracks #4, UK #28)

 

 

  以前看到Carter the Unstoppable Sex Machine,對這個團名打量許久,覺得西方人士為樂團取名真的蠻敢的,這大概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吧,由於團名有點長,所以媒體習慣簡單稱之為Carter USM,他們是英國獨立舞曲(indie dance)樂團,音樂風格混合搖滾和電子節拍、合成器聲響,這首Anytime Anyplace Anywhere是Carter USM經由獨立名廠Rough Trade在1990年所發表的單曲。

 

Carter the Unstoppable Sex Machine - Anytime Anyplace Anywhere (UK #83)

 

 

  Sleeping Dogs Wake是來自英國的一男一女二人組,團名很有意思,水晶唱片翻譯為「睡犬乍醒」,音樂元素包含了工業(industrial)之聲和歌德搖滾(gothic rock),1990年在One Little Indian獨立廠牌發表了第二張專輯Threnody,專輯的開場曲就是這一首Point. Black!,彷彿墜入無止盡的黑色深淵,女主唱的聲音猶如鬼魅飄盪在空中,吉他快速沖刷配合著鞭打般行進的節拍,營造出緊張的氣氛,沒有拿來當作驚悚片的配樂實在太可惜了。

 

Sleeping Dogs Wake - Point. Black!

台長: Frank
人氣(2,060) | 回應(0)| 推薦 (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我的音樂年代 |
此分類下一篇:我的1990:流行之外
此分類上一篇:我的1990:獨立音樂 Part 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