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03 04:48:26| 人氣57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洋妞啦啦隊的背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每年6、7、8月是全美中小學放暑假的季節,長達3個半月的漫漫假期永遠是家長的夢魘!

更恐怖的是,美國中小學沒有所謂的〝暑假作業〞,學校也絕不可能安排任何像〝暑期輔導〞、〝返校日〞這類收心活動,所以可想而知美國家長在面臨暑假來臨時,內心必然產生的巨大焦慮感。

通常經濟條件許可的父母,會想盡辦法安排子女參加各式各樣的夏令營,從只要1、2週時間的營隊,至為期1個多月的海外遊學觀光團都在考慮內。

而通常最普遍、也最受親子歡迎的,莫過於就讀學校的體育社團所舉辦的暑期集訓外宿營隊,活動地點多半在鄰近城鎮的大學校園內,和來自其他各地的中小學生一起受訓、一起玩耍、一起渡暑假。

由此可知,美國真的是兒童、青少年的天堂,孩童整個成長過程中可以輕易接觸各類戶外活動,並且被鼓勵從事喜歡的運動項目和培養多方面興趣,尤其是家有寶貝女兒參加學校啦啦隊、或兒子加入橄欖球隊,父母簡直走路有風、言談間盡是驕傲和欣慰,簡直就好像我們說的〝祖上積德〞一樣誇張!

儘管如此,若你以為美國人不重要學歷和課業,就大錯特錯了!美國社會才是真正百分百的學歷社會,業界重視員工的學歷、學校名氣、科系排名、課業成績的程度,遠超過許多人想像。

很意外嗎?其實很合理,因為在美國各州政府的教育政策與預算下,所有學童均免費享有小學至高中的完整基礎教育,任何提供職業技術訓練的學校機構都是針對高中畢業以上的人士招收。所以可想而知,在老美的認知裡,〝高中畢業〞僅是受完國民基礎教育,真正有無社會生存的競爭力是看日後各憑本事的大學歷練和企業實習經驗等。

那…為什麼老外父母拼了命的支持孩子的課餘活動呢?

這固然是因為長久以來全美社會重視運動的風氣使然,再者就是校園裡受歡迎、受尊重的風頭人物,絕大多數都是活躍於體育活動和啦啦隊的俊男美女,而最容易受到嘲弄諷刺的,就是看起來只會唸書、四體不勤的四眼小瓜呆…

而且日後申請大學與工作時,社團經驗極為重要,其中牽涉到判斷你是否合群、有無組織能力、溝通協調與領導統御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人際關係及互動能力…

這樣一來,你終於知道為何美國兒童、青少年如此地被鼓勵參加課外活動了吧!

話說希拉昨天傍晚閒閒沒事,跑去看目前借宿在大學校園裡的各中小學啦啦隊集訓。只見許許多多11、12歲至15歲左右的小女生們又叫又跳的練習動作和隊形,還有各校扮演吉祥物的隊員也學著如何在球賽時鼓舞造勢…

看她們身著各校鮮艷美麗的隊服,翻翻滾滾地在廣闊綠草坪上邊喊口號邊熱舞,真的是青春無敵、活潑萬歲。而一旁大老遠前來打氣和探訪的家長們,莫不露出驕傲的神采,不時指著隊伍中某隻滾來滾去的少女大聲說:〝See, that’s My Girl !!〞

似乎這麼一來,這群一天到晚為兒女作牛作馬、接接送送的老外父母們,就能忘卻所有舟車勞頓的辛苦和支持兒女社團活動的龐雜經費,並且剎那間竟都沉浸在〝吾家有女初長成〞的莫名喜悅裡…

其實,看看她們在球賽開打時的精湛演出與自信光芒,也難怪父母們會一再被〝催眠〞的跟著投入、支持一次又一次沒完沒了永無止盡的反覆練習、集訓、觀摩、全美啦啦隊比賽、隨球隊征戰、營隊研習…天ㄚ,光用想的我就快腦水腫了,也難怪務實的亞裔父母極不願意讓女兒參加啦啦隊、兒子進球隊~~

畢竟,還是看別人表演比較能收到娛樂效果吧!

台長: 希拉
人氣(57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楊麵條
這......
但很多青少年問題也在這些營隊中發生啊
例如性氾濫、毒品之類的
當然鼓勵這些活動不應因噎廢食啦
但.....
總就是覺得怪怪的
2006-06-03 13:06:40
版主回應
哈哈...我還聽過更勁爆的咧~
但畢竟這是極少數,我還是頗欣賞他們營隊的多元化和企業化經營,畢竟管理營隊不易...
咦,我怎麼突然想到我們大學時搞的〝少年文藝營〞...
2006-06-04 04:07:2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