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03 10:17:23| 人氣1,9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聊聊〝再見 忠貞二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看完公視文學大戲〝再見 忠貞二村〞DVD,看得我們痛哭流涕、感動莫名,卻又不改雞婆本色的對劇中服裝、道具、景物等挑三撿四一番!

全劇幾乎在嘉義縣大林鎮一處叫〝溝背〞的地方拍攝,並改裝了當地早已廢棄無人煙的〝社團新村〞,作為劇裡〝忠貞二村〞的眷村背景。

故事裡走過的歲月大約是民國47~78年間,正是台灣從艱困走到富足時歷經變化最劇烈的年代。

劇情自47年823砲戰那天開始訴說,隨著所有角色悲喜命運的穿插及本省人、外省人的各種誤解衝突到融和,一起跨過窮困不安的民國40年代、保守掙扎的50年代、白色恐怖統治同時加上十大建設的60年代、經濟提升且解除戒嚴的70年代...

相信看這齣戲的觀眾,無論自己生長在什麼年代、成長於眷村農村或都市、身份是軍公教子弟或身處農家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都能從劇中或多或少看出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影子,甚至看到父母親那一輩的成長痕跡與過程。

飾演主要角色的演員都是實力派的,像戲劇系出身的王琄飾堅強的眷村媽媽,整個人從頭到腳都入戲十足,自少婦演到老太太,歷經多次打擊和家變,仍勇敢面對無奈無常的人生。

還有已車禍癱瘓的趙學煌飾演砲戰時受重傷的邵連長,許多內心戲和細微的思緒變化,也只有用他的體會才詮釋得出來...

倒是令我刮目相看的是唐志中的表現,一向洋味十足、滿口:Hey, man, watch out, check it out...的西洋音樂台主持人,要如何詮釋生長自鄉下窮困眷村的上進青年呢?而且我懷疑他的中文程度是否能看懂劇本~

沒想到,唐志中的演出可圈可點,雖偶有瑕疵,仍忠實的呈現那個時代下眷村〝模範青年〞的翻版!

其實,我覺得演得最好的是一群小童星和飾演本省阿嬤的張美瑤。相信看到兩掛各自代表本省農村和外省眷村的小童星們,沿著鐵軌奔馳歡呼、偷甘蔗、吵架打架、被大人修理教訓...的那一幕,許多走過這段糖廠小火車與牛車歲月的人,都會露出會心一笑~

導演梁修身特別向糖廠商借早已停駛的小火車,好呈現當時嘉義、台南一帶,大家共同記憶裡的聲音與畫面~

而這部戲劇的片頭曲就是藉著火車與鐵軌的意象入歌詞,隨著一集又一集的播出,拉長拉開和再度強化在台灣每一代、每一個人對原鄉、異鄉、他鄉、故鄉的種種思念及思考,很棒的一首歌!

就像劇中透過邵老太太在掃墓時對長眠於此的丈夫說:〝...孩子們都在台灣出生長大,這兒就是我們的家了,你就在這兒入土為安吧。〞這段台詞道盡多少老兵和軍眷甚至所有外省人內心最深的想法與接受事實的心情,也呼應了每個異鄉人最終的認知,是無奈,也是安然。

我不是外省人,更沒住過眷村,倒是唸國中時去過住眷村的同學家玩,至今仍對眷村低矮老舊的房舍間暖暖流動的濃厚人情味印象深刻。當年隨同學串門子的那座眷村,應該早已應國宅計劃拆遷了,但我仍不知道村名叫什麼,不然還可以向它說聲:〝再見囉 某某新村~〞!

不囉嗦了,一起來欣賞〝再見 忠貞二村〞的片頭曲歌詞嚕~


〝離家的我〞 演唱:周傳雄 (小剛)

曲︰周傳雄
詞︰陳信榮
編︰方文良/梁介洋


結束一段旅程 放下行囊 卸下了疲憊
站在故鄉街頭 跟流浪告別
火車帶走時光 沿著鐵軌 拉長了思念
我近鄉情怯 我感觸萬千 我無語無言

回憶過了今夜 傷感微微 抬頭天上月
站在夜的盡頭 跟無知告別
火車帶來希望 那麼濃烈 激動不能眠
我不曾後悔 我藏著喜悅 我思念著誰

離家的我 迷路的我
像一顆任性紅色氣球 盲目追著風
多數時候 只懂得向前走
受了傷 不說話低著頭













台長: 希拉
人氣(1,9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