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5-07 11:46:55| 人氣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末日生存狂:我們不只關心喪屍、戰爭和世界末日

 4月25日傍晚,家住海澱區的老韓接到社區電話,他被大數據追蹤為一位新冠感染者的密接,需要集中隔離,救護車已經在路上。 隔離至少三周,隔離點條件未知,從接到通知到出發不過半小時,老韓果斷背上自己最大的應急包,裡面有換洗衣物、食物和應急藥品,還有他最新添置的眼罩和耳塞,倉促中,他甚至沒來得及取出包裡的戶外工具——指南針、打火棒和爐子。


老韓是一位末日生存狂,也叫末日準備者,這一群體真正出現是在二戰之後,一些人認為核戰一觸即發,開始在荒郊野林裡深挖洞、廣積糧,大量存儲武器彈藥、生活物資,隨時準備迎接核爆后的末日世界。

現代生活不再給生存狂們挖洞積糧的條件,於是,其中一派轉向應急避險,日常囤物,鍛煉身體,以期在災難發生時可以安全避難,實現自救。 老韓就是這樣,平時早已備好的應急包讓他在各種突發狀況出現時手裡有“糧”,心中不慌。

我們見到老韓時是個大風天,他提前20分鐘到了約好的餐廳,並選了一個“最安全”的位置——遠離一切門口、角落和窗戶,這樣可以避免被角落懸掛的畫掉下來砸到,避免被大風吹碎的玻璃划傷。 老韓說,這是屬於生存狂潛意識裡警醒的危機意識。

以下是老韓的講述:

···············

成為一個「生存狂」。

我接觸到這個圈子挺偶然的。 最開始,我只是對軍用背包感興趣,在網上買到一款有很多小口袋的,可以放打火棒、鉗子、手電、水壺,很實用,我旅遊、出差都背著。 2008年,我到北京工作,一個認識的網店店主正好在北京有線下店,日本淑女剋星精華素 日本興奮劑必利吉 P 德國必邦 威而鋼 印度必利勁 一炮到天亮 Goodman增大丸 GHB  FM2 安眠藥 迷姦藥

 他邀請我去看看,我一下打開了新世界。

店裡的牆上掛滿各種包,貨架里擺滿大大小小的多功能鉗、折刀,做工都很精細,每一把功能上有些許差別,質感、手感不同,玩法也就不同。 工具買回來,我在網上搜索用法,發現了“生存狂”活躍的論壇,這才開始從包、工具,轉到了解這個群體。

剛入圈時,我覺得這群人挺神神叨叨。 論壇里隨便點開一個帖子,經常出現一個情景:

如果我的宿舍樓突然爆發喪屍危機,宿舍里只有一個鎚子、兩包泡麵,我如何固守、又該利用什麼工具突出重圍? 或是末世預言到來,外星碰撞,爆炸一觸即發,如何逃生? 逃亡荒野山林之間,隨身只有一台損壞的收音機,如何改造,與外界取得聯繫?

網友聊得極其熱烈,彷彿這是一件即將真實發生的事。 但實際上,現實里並沒有那麼多危機。

論壇裡有很多翻譯的國外資料。 生存狂“ 這個概念是從國外傳過來的,在二戰後,一些人為可能的核戰做準備,在家裡挖地道、防空洞,囤一些物資。 後來喪屍相關的劇集和遊戲流行,生存狂還出了一本喪屍應急手冊。

很多生存狂在論壇裡分享自己的裝備和技能經驗。 早期主要是討論如何在野外生存,準備的工具很簡糙,買一個國產軍用水壺、底部套一個飯盒,飯盒外面再套一層支架,扣過來就是一個小火爐,一旦災難發生,背著包、斜跨這個壺就可以逃生。 到後來,各種精製工具出現,種類也越來越繁多。

看得多了,我也被那個圈子影響,喚起了一些特別中二的想法,童年時,我最愛看雜誌《飛碟探索》,男生好像都有一個英雄夢,我做好準備,或許就可以在災難裡拯救世界,拯救地球,再不濟能拯救自己家社區也行。

老韩

 
星球相撞、世界末日这种情况当然比较虚无缥缈,可纵观人类历史,混乱和战争是常态,我们只不过幸运地赶上了这么一段和平时期。此外,现实中的一些极端天气,干旱、洪灾、火灾、地震等都在提醒我们,有备无患,就能多一重保险。我老家在河北,小时候担心地震,家人就在平房里摆上防震床,上层的铁架子离房顶很近,一旦发生地震,天花板塌落,铁架可以起一个缓冲作用。在这些情况下,生存狂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

要想成为一个生存狂,首先要锻炼好身体,体能上去了,才能在灾难中逃生成功。为了提高体能,我跑了两三年的半程马拉松,后来又转战健身房,最后我和媳妇一起爱上了跳舞,跳尊巴。
 
还要学一些野外生存技能:做简易的钓鱼、捕猎工具;如何快速引火;遇到洪水如何使用救生马甲;如何用救援钩快速割断绳子、汽车的安全带,又不至于划伤自己。像美剧《行尸走肉》中那样,要想多一分活下去的可能,过硬的生存技能必不可少。

当然,同样重要的还有各种物资的储备。

囤物指南

刚入圈时,我买了各种功能的包和工具,一度有些“上头”。媳妇看到家里一堆撬棍、多功能钳和手电,问我,这个钳子和另一个长得差不多,咋又买一个?我给她解释,因为它带了一个大的锯齿,比较好用。过不久又问,为什么又买了个钳子?我说因为这个质感、手感好,黑夜里用手摸,两边还不一样,可以盲开工具。说得她晕乎乎的,她也不反对,当作我买的玩具,整理归置好就行。

日本淑女剋星精華素 日本興奮劑必利吉 P 德國必邦 威而鋼 印度必利勁 一炮到天亮 Goodman增大丸 GHB  FM2 安眠藥 迷姦藥

 

除了工具,还要囤物资,这也是很有讲究的。很多人最开始容易乱买,比如在冰箱里塞满冻肉、速冻食品,其实一旦遇上断电,冰箱也不可靠,并且买得太多也是浪费。
 
一定先囤最要紧的必需品,食物、药品、卫生纸、卫生巾。就食物来说,米面粮油之外,新鲜蔬菜囤够几天的量就好,可以准备一些储存时间长的干菜、脱水蔬菜,比较轻也省地儿。奶粉、巧克力、能量棒、压缩干粮、罐头种类太多了,新口味的罐头我都会买一些尝尝味道,最近还囤了番茄罐头和鸡蛋液罐头,放一起就是一道西红柿炒鸡蛋。再备上一些维生素片、泡腾片,就不怕到时候缺乏维生素。

调味料这些小物品必须要囤一些,如果遇到物资短缺情况,这些看似没那么重要的东西反而可能难以买到。特殊情况下大家可以拿烟酒、可乐当硬通货,也可以适量囤一些

 

对于现代生活来说,我觉得最影响生存的是断水危机。受限于楼房承重,除了净水器,我会在家里常备一定量的水,最大15升,还有5升,小的两三百毫升,每个房间都会放,包括卫生间。如果发生地震,需要躲去像卫生间这样空间小、管道多、支撑好的地方,维持等救援队到来。除了水,我还存着饮料、酒和水果罐头,也可以补充一点水分。
 
我家是一套三室一厅,每间屋都放了水、棍子、食物和急救药品。从玄关到客厅、书房、卧室,靠墙摆了9个货架,最后连电视柜也扔了,换成了一个不锈钢货架,中间空一层隔板,不影响壁挂电视,其余地方都摆上储物盒。

媳妇最初挺反对的,毕竟之前房子装修布置还算疏密有致,挺有格调,如今墙上的照片都取下来,家里成了仓库钢架风格,多丑啊,就是我自己以前也不一定能接受。我告诉她,绑一些假花、装饰物弄好看就好了,慢慢她看习惯了,也觉得很实用,就没再提了。加上疫情之后这两年,家里几乎没再来过什么客人,心理压力会小一些。

急救药品都摆在显眼位置,特别是厨房、工具间这些最有可能出现切菜、玩工具受伤场景的地方,可以迅速单手拿到止血带、碘伏、创可贴和棉签。之前家人会唠叨,摆这么显眼,显得家里很乱,后来她们用上了,也觉得方便。
 
我有两个大的应急包,每个包三十多斤重。包里核心的东西差不多,食物、水和急救药品,至少保证72小时以上的吃喝和应急处理,还有户外生存工具,如太阳能充电宝、指南针、打火棒等。我演练过无数次灾难场景,火灾发生时套一个隔热头套,地震时戴一个头盔,临时保护一下,背上包就能走。临时准备东西的话,很难周全,可能慌乱中丢三落四。



囤物资并非多多益善,每个人、每个家庭对于灾难、风险的预判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同,考虑的时间周期就不同。大部分人准备一两个月的物资即可,也有人需要准备三个月甚至一年才能安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计划就好。你很难为更长的时间做准备,一年以上的物资准备,就更适宜做一些种植、养殖。

论坛里还有些女狂友,大概不到三成,她们更重视装备的实用性远大于乐趣,钳子和防狼警报器这些工具更有用,囤物资也比较细致,更擅长表格化管理家里的储备物资,井井有条。

灾难启示录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论坛里开始讨论应该如何自救。假如在你生活的地区发生八级大地震的几率极低,防震床就没那么必需,但食物、急救药品这类准备成本很低,能备都备着。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漏。我跟风买过一套连体防护服,厚重的胶皮,带一个猪嘴式防毒面罩,一根长长的管子接在侧面。据说核战一旦爆发,从警报开始,大概有十几分钟时间,可以穿上防护服跑到地下室、地库。我艰难地穿好这一身行头后,还没怎么动,就已经闷热得不行,更别说逃生了。一脱下来,身上沾满刺鼻的滑石粉——为避免时间久了胶皮粘连,防护服表面涂上了滑石粉保持干燥。 

 

后来我改买了轻薄的防护服,和现在大白穿的差不多,还有一次性的雨衣、鞋套,更轻便、舒适,也有一定防护作用,更利于我节省体力跑到最近的避难所。
 
2012年,世界末日的传言愈演愈烈,听说一些生存狂大佬去新西兰买末日堡垒,有人买了玻璃钢罐子,稍微改装一下,埋在地底下,就是一个临时避难和储物的空间。

 
国内的生存狂多会在一些农家院,挖一个防空洞,或者买一个偏远地区的废弃工厂,加固厂子地下室,囤积东西,再不济可以找个山洞,囤放一些物资,到时候往山里跑。


这一下提醒了我,我在郊区爬山时曾留意到一个山洞,隐蔽在丛林里,离家二十多分钟车程,这可以成为我的“末日堡垒”。
 
我启动了“末日堡垒”建设的秘密计划。每个周末,我和媳妇带着工具爬山,当作锻炼。洞里黑黢黢的,一开始我们不敢进,投放了几次熏蟑螂、害虫的东西。进去后空荡荡,空间还算大。我买了四五百斤米、麦子和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自己一点点背上去,盖上防水布。这样搬了四五个月,我们都累坏了,原本还计划好好“装修”一下山洞,也暂时中止


疫情暴发之后,“生存狂”们囤的物资派上了日本淑女剋星精華素 日本興奮劑必利吉 P 德國必邦 威而鋼 印度必利勁 一炮到天亮 Goodman增大丸 GHB  FM2 安眠藥 迷姦藥

 用场。2020年,大家有一段时间买不到口罩,但我们基本不太缺口罩——为了应对核辐射和PM2.5空气污染,我常年备着一百多个口罩,还有一些防护镜和防护服,有人直接戴上了防毒面罩。当时国家发布了一份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基础版跟扩展版加起来几十项内容,对于生存狂来说,这些只是最基本的,我们囤得更多、更丰富,一下就有了安全感。
 
去年河南洪灾,很多人关注到断电断网的影响。关于断电,我早就准备了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防灾型的收音机、手电,洪灾后加了一个轻巧的太阳能板,收起来只有一张A4纸大小,展开之后,可以给手机、蓝牙设备充电。
 
断网的情况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会在家里备一些现金,有零有整,以防用不了手机支付。以前生存狂会准备黄金,买金片、小金链子,遇到乱世这些是硬通货。现代生活很难遇到这样严峻的危机,如果整个社会秩序都乱了,带金子出门也不安全。
 
疫情之后,我在家里玄关处放了一个消毒盒,进门后踩上去就能给鞋子消毒,一周换一次消毒液即可。最近看新闻里提到方舱里灯比较亮,彻夜不息,人多不免有噪音,我就在应急包里加了一个遮光眼罩和隔音耳塞

做一个有准备的人

生存狂本身是一个逐渐成长、理性、成熟的群体,有许多所谓的流派,比如跑路党、在家固守党。学生党和刚毕业工作的生存狂一般是跑路党,他们大多处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倾向于准备一些野外生存的工具,有事发生,背上背包就往外跑。
 
等到我们结了婚,有了家庭,开始踏实过日子,一遇到灾难就跑路肯定不再是第一选择了,特别是家里如果有老人小孩,在家固守这种方案更好。
 
我就属于比较生活流的生存狂,以实用为主。每一次灾难发生,我都会查漏补缺,补一些新的物资,防灾演习一年也会做两次左右。

疫情当下,每个家庭似乎都有了些“生存狂”倾向,很多人开始囤食物、囤口罩,“生存狂”论坛、贴吧里新涌进来一大批人,我在2020年建了一个微信群,如今已经扩展到三个,群里将近1500人。
 
新加入的不少是家庭主妇,她们不一定真的就成为了 “生存狂”,只是说大家开始有了居安思危的意识。我们在群里会讨论家里的余粮,如何安排一家老小的生活,该选择、存储些什么,新鲜食物不够的情况下,还有其他什么食物可以补充维生素。
 
刚入圈时,我不太好意思跟别人说自己是生存狂,怕别人觉得我是个奇怪的人,但现在我坦然多了。我在公司放了急救包和工具,同事有需要都可以拿。他们说我像哆啦A梦,大家需要什么小物件,我好像都有准备。需要找几年前的旧文件,我在手机上翻一翻,很快就能找出来。很多人也不知道什么叫“生存狂”,但他们会说,我是个有准备的人。
 
我想,这应该就是“生存狂”最重要的特质,做一个有准备的人。

在论坛里,以前我们聊得最多的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那些科幻片里末日场景的想象,自己也未必真的相信。但当下,疫情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出差、工作被打乱,收入可能受影响,逢年过节不能回老家团聚,朋友之间也没有了聚会。
 
大家都在期盼回归正常生活。
 
今年一天夜里,我们小区临时通知做核酸,大家担心小区是不是有了阳性病例,万一小区临时要封,是不是需要直接去隔离。我和媳妇戴上面罩,套上一件冲锋衣,背着应急包就下楼了。那天晚上风很大,很冷,队伍里有人冻得哆嗦,幸好我们做了保暖。最后是虚惊一场,做完核酸,我们就回了家。
 
突发状况之下,这些可控的准备会让我更有安全感。4月25日,我刚下班到家就接到社区通知,作为新冠感染者的时空交集密切接触者
日本淑女剋星精華素 日本興奮劑必利吉 P 德國必邦 威而鋼 印度必利勁 一炮到天亮 Goodman增大丸 GHB  FM2 安眠藥 迷姦藥

 ,我需要集中隔离,当时也不知道是去方舱还是酒店隔离。我马上收拾东西就走,背了更轻巧的大应急包下楼。到了酒店,才发现仓促之下,指南针、打火棒、炉子也都带来了。

隔离这几日,我将应急包里的工具也用上了,搭了一个小帐篷,还拆了换鞋凳的木条、和衣筐组合为健身器,保持一些运动量,临走时我再给安装好

以前我總覺得,危機離自己很遠、很縹緲,可這一次,我真正身在其中了。 準備的應急包,大多數時候都沒能派上用場,這次用上了。 只要能用上一次,我認為就值得認真準備。

 

台長: 嘻嘻
人氣(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