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8-22 13:18:34| 人氣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處暑宜消暑清潤,不容錯過這個初秋養生佳品a

年輕人好像不大喜歡喝茶,相比於寡淡的茶來,那些碳酸飲料更能刺激年輕人的中樞神經,也正如他們口中碳酸飲料的別稱“ 肥宅快樂水 ”,能給他們帶來快樂

若說年輕人不喜歡喝茶是因為碳酸飲料“橫刀奪愛”,那麼這話就顯得片面了。

與其指責別人,或許我們還得從茶葉自身尋找原因。

日本藤素日本藤素屈臣氏homll日本藤素正品藥品顏色日本騰素

今日話題——處暑

「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

明日處暑,此時三伏將近尾聲,雖暑氣漸消,但天氣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

這樣的氣候會加重秋燥,尤其嶺南地區溫燥更為明顯,因此飲食要以防燥護陰為原則,時刻提防「秋老虎」發威。

處暑宜消暑清潤,不容錯過這個初秋養生佳品

在此,健康君秋季潤肺極品—— 百合,秋食百合,潤肺延年。

日本藤素日本藤素屈臣氏homll日本藤素正品藥品顏色日本騰素

潤燥生津、寧心安神

中醫認為百合歸心、肺經,可潤燥生津、寧心安神、鎮靜催眠,是一味藥食同源的潤燥佳品。

百合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富含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多種生物鹼。

處暑宜消暑清潤,不容錯過這個初秋養生佳品

其藥用價值也極高,被《金匱要略》、《太平聖惠方》等多本藥學醫籍記載:

《神農本草經》:百合治邪氣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

《本草求真》:百合功有利於肺心,而能斂氣養心,安神定魄。

《本草別錄》:百合...除浮腫脹滿、寒熱、通身疼痛及乳難、喉痺,止涕淚、狂叫、驚悸,殺蠱毒氣。

《本草綱目》:百合...味甘平無毒...安心定膽益志,養五臟...可溫肺止嗽。

處暑宜消暑清潤,不容錯過這個初秋養生佳品

現代研究表明,百合外層軟表皮有滋補作用,可有效抑制癌細胞增生,對病後虛弱、肺結核以及神經官能等人群大有裨益

將百合做成膳食或榨汁飲用,可助你遠離秋燥困擾,不妨按需挑選以下的膳食食譜。

日本藤素日本藤素官網homll官網

百合美食推薦

百合種類較多,多以白肉百合和龍芽百合為主,亦分甜苦兩味,苦百合多供藥用,食用多選甜百合。

鮮百合的滋潤能力勝於乾百合,常食有一定美容功效,但脾胃虛寒、陽虛者不宜多食。

處暑宜消暑清潤,不容錯過這個初秋養生佳品

處暑過後溫燥來,消暑同時要清潤,既養陰液,又可防燥邪損傷。

01、百合玉竹陳皮豬骨湯

三伏天尾聲,需要滋陰潤肺、清熱消暑,而這道百合玉竹陳皮豬骨湯尤其適宜全家老小食用。

  • 材料

百合150克,玉竹50克、豬脊骨800克,玉米2根、胡蘿蔔2根,蜜棗3粒、陳皮一瓣,姜適量

  • 制法

百合、玉竹洗淨,姜切片,胡蘿蔔削皮切塊,玉米切塊備用。

豬脊骨焯水去血水,沖淨入鍋。湯鍋注入適量清水,放入材料煲2小時,熄火前半小時放陳皮,隨後調味即可。

02、處暑百合鴨

清熱百合搭配潤燥玉竹、潤肺海底椰以及潤燥鴨肉組合成處暑時令藥膳湯,有消暑清潤功效,非常適宜全家食用。

  • 材料

鴨肉半只,百合50克,玉竹30克,海底椰30克,蔥、姜、料酒、鹽少許

  • 制法

鴨肉洗淨,冷水下鍋焯,水開後加料酒少許,3分鐘後撈出備用。

百合洗淨泡水備用,湯鍋加水放入蔥、姜少許,水開後放入焯好鴨子、百合,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煲至1小時左右,放鹽調味即可。

03、百玉蘋果湯

白玉蘋果湯有滋陰潤燥功效,可有效緩解秋燥所致的干咳少痰、聲音沙啞等不適。

  • 材料

百合30克,玉竹30克,陳皮6克,大棗10枚,蘋果3個,冰糖少許

  • 制法

將百合、玉竹、陳皮、大棗洗淨,蘋果削皮去核一同煮湯,熟軟後調入冰糖食用。

04、百玉沙參飲

處暑後若感咽乾口燥,不妨飲用白玉沙參飲,清潤又祛燥,是秋季良飲。

  • 材料

百合30克,玉竹30克,沙參30克,冰糖適量

  • 制法

將百合、玉竹和沙參洗淨,加適量清水煎湯,取汁調入適量冰糖飲用。

處暑養生,補而不峻

健康君發現,不少朋友立秋後急著貼秋膘,處暑處於立秋與白露之間,這段時間養生應補而不峻、潤而不膩,否則燥上加燥。

想趁現在養出好身體,不如先從潤肺祛燥、健脾祛濕著手,脾肺運作好,身體自然好~

不少年輕人總是抱怨,自己不會喝茶,飲茶這件事太難了。茶文化燦爛、茶歷史厚重,自己根本就不知從何學起,且又沒信心,覺得自己不可能學會。

確實,對於新人來講,想要迅速入門並非易事,更別說精通。

為什麼說綠茶與白茶不能一起混泡? 有7大原因,看完漲知識

燦爛茶文化

那麼問題來了,飲茶這件事到底有多難?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茶之飲”篇記載道:

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

陸羽認為,飲茶有9大難事:

  • 第一大難事是“採摘製作”。

有些茶的生長環境很惡劣,不好採,採茶本來就不是易事。

  • 第二大難事是“鑑別”。

你得有分清好茶壞茶的能力,想要獲得辨茶的能力,自己還得下一番苦功。

  • 第三大難事是“茶器”。

要懂得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器,比如你泡白茶就不大適合用紫砂壺。

  • 第四大難事是“用火”。

古代可沒有電磁爐,以前生火以及掌握火候是個技術活。

  • 第五大難事是“選擇泡茶之水”。

泡茶之水要講究,水質好則泡出的茶湯便會更美味。當年陸羽可沒少為了尋找好水源而奔波,所以選水顯得很關鍵。

  • 第六大難事是“烤炙”。

也就是製茶工藝,烤茶便是古代的干燥工藝。若學藝不精,就容易將茶烤糊了。

以前煮茶方式可與現代不一樣,唐朝人喜歡將茶製成茶,然後再將茶餅塊碾壓成末,倒入鍋中煮。

  • 第八大難事是“熬煮”。

陸羽在《茶經》中提出“三沸”的說法,它是煮出好茶的竅門之一。

  • 第九大難事是“飲茶”。

經曆八難之後,便來到最後一難。飲茶並不是牛飲,而是悟茶韻。是想要在飲茶的過程中有所啟發,如何獲得啟發?從茶藝上升到茶道的境界,真的不簡單。

為什麼說綠茶與白茶不能一起混泡? 有7大原因,看完漲知識

抹茶

古人製茶環境不好,沒有先進設備幫助,基本都是親力親為,純手工製茶,相當不易。而如今科技比較發達,無論是製茶還是煮茶(泡茶)都顯得輕鬆多了。我們不必為生火而發愁,直接用電子設備控制溫度就可以了。

比起古人來,我們很幸福,飲茶過程省去了諸多“難事”。

可是對於年輕人來講,學茶、飲茶太難,太沉悶。這“沉悶”表現在茶知識太深奧,泡茶步驟太繁瑣,且茶味太單一,不刺激。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茶味不刺激,這是困擾年輕人學茶、飲茶的最大難題。

愛因斯坦說過一句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年輕人不喜歡茶味,對它不感興趣,自然就無法全身心投入學茶。

為什麼說綠茶與白茶不能一起混泡? 有7大原因,看完漲知識

年輕人喜歡喝碳酸飲料

要想解決問題,其實辦法也很簡單,那得讓茶味變得有趣起來。茶味變豐富了,年輕人自然就有了興趣。

曾有人拋出這麼一個有趣的想法,不同的茶類可以混在一起泡嗎?比如綠茶與白茶,它們是否可以混在一起沖泡飲用。我想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一定是朝氣蓬勃、喜歡新鮮和刺激的年輕人。

對於傳統的飲茶理念,年輕人好像更熱衷於創新與改變,但是這種另類的喝法到底可行否?

我國茶葉種類豐富,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茶界泰斗陳椽教授依據茶葉加工工藝的不同把茶葉分為6大類,分別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而在6大茶之外,還有花茶的存在。

台長: fengfengfeng1111
人氣(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