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6-23 13:20:11| 人氣8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看到勃肯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奇怪藝術短語(二)
門外漢看熱鬧之總是看錯重點之看到勃肯鞋!?

這幅實品很大的作品其實因為太高 我又沒有離很遠所以就又落入看錯重點的局面了 >< 誰叫我在兵器館裡面看了奇怪的東西>< (他們說戰士尤其傭兵的戰鞋開始有了寬楦的鞋款,而且就像勃肯阿 ><)

然後你知道的,我腦子裡很容易聯想串接上所有有關無關的東西,所以就眼睛就看到了"勃肯鞋" 我還特別找了比對,您看看,我有說錯嗎!?

不過我個人還是偏好trippen啦說是對腳好的勃肯,我可能要再等好一陣子才去試吧,穿上都覺得自己不會走路了,好費力,這脫題了,但我想也沒有,因為只有貴族有皮匠金工吧,平常人可能就是多穿草鞋!? 更甚根本不穿鞋!!所以其實回推過去其實財富帶來的就是越來越多的物質,越來越多的保護,越來越多的享受,越來越多的負擔,啥都越來越多!?....這又脫題了.

但重點就是下次就穿birkenstock去看這幅圖嗎!? 會不會不能穿拖鞋去看阿,應該是歐!!幸好我昨天沒有穿夾腳拖出門><不然我就白跑一趟只能在外面曬太陽了!! PS:定時導覽只有假日有11:00 /14:00 看樣子不知道要不要特別那時去一趟,但那觀賞品質一定很差,肯定會是市場大拜拜 所以算了!!

當然以下就補一下說明,總是熱鬧也要好好看對吧

作品中文名稱:安琪莉卡與梅鐸的啓程
作品英文名稱:The Departure of Angelica and Medoro
作者中文姓名:赫內‧戴奧多赫‧貝爾東
作者英文姓名:René Théodore BERTHON
國籍:法國
生卒年:1776-1859
年代:年代不詳
材質:油彩、畫布
典藏編號:0012426

赫內‧戴奧多赫‧貝爾東(René Théodore Berthon, 1776-1859)為法國新古典主義代表畫家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1748-1852)的學生,曾前往威尼斯及維也納,拿破崙取得政權後,貝爾東的創作轉以宣傳拿破崙的政治與軍事理念為主,雖受新古典主義的薰陶,貝爾東的創作風格主要受當時代不同藝術潮流的影響。

【安琪莉卡與梅鐸的啓程】的故事題材主要出自十六世紀詩人阿里奧斯托(Lodovico Ariosto, 1474-1533)所撰寫的史詩著作《發狂的奧蘭多》(Orlando Furioso),畫面描繪的時刻為安琪莉卡與梅鐸在受到牧羊人夫婦多日的幫助後,決定啟程離開,為感念牧羊人夫婦的救助,安琪莉卡將奧蘭多贈予的手鐲送給老夫婦。

畫家運用光線點出畫中故事的兩位主角,更利用服飾質感、色彩的變化與騷動的馬匹,將觀者的視覺焦點集中在安琪莉卡和梅鐸的身上;而能與牧羊人夫婦簡樸及表達誠摯感謝的形像形成強烈對比,明顯傳達出彼此在身份地位上的差異。

老婦人身後站立著一對年輕人,其中一位手拉著馬匹的韁繩,兩匹馬騷動不安的情緒,看似由腳旁吠叫的狗所引起,卻也同時帶出安琪莉卡和梅鐸急於啓程前往平靜之地的心情。在安琪莉卡和梅鐸的身後站著一位男人,一手將門拉開,其目光看似朝上引導觀者注意到石牆上的二串文字符號應是用以呼應史詩第十九章三十六節中提及,安琪莉卡和梅鐸將他們的名字刻在兩人足跡遍及的地方,不論是樹上、岩石上亦或是牆壁上。(蔡敏玲)

補充一下:啟蒙時期的知識份子,對洛可可藝術和當時路易皇朝頹廢的生活形態極度不滿。他們主張邏輯、清晰、單純與道德。對古希臘羅馬時期的藝術緬懷復古之情,希望回返到當時的美學。

  歐洲藝術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之下,形成了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新古典主義藝術的構圖多呈靜態,均衡嚴謹;畫面精密細膩,色彩趨於冷調;題材因為說教與鑑往知來的需要,多半取材自古代歷史中的英勇故事。

  新古典主義的表現形式雖然模仿了希臘羅馬的古典規則,但是在技術上又以文藝復興後的素描為基準,它所強調的復古精神並非直接模仿古物,而是仿效他們在美感上的本質。因此在藝術上,新古典主義傾向於表現性而非想像性。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紅愀鵲
人氣(85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門縫外看ART |
此分類下一篇:奇怪藝術短語(三) 耳朵也很忙
此分類上一篇:萌到翻過去的馬眼睛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