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2-10 19:40:57| 人氣2,16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耳炎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什麼是中耳炎?

你以為是普通的發炎吃個抗生素就好嗎??

錯!!你的粗心,可能造成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中耳炎是中耳部位的發炎,

而這發炎是由於中耳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

中耳炎可以只發生在一側耳朵,也可以同時在兩側耳朵發生。

雖然中耳炎較常發生於兒童,偶而也會發生於成人。

在季節交換時,中耳炎病例便增多,與感冒的流行有明顯的相關。

最顯著的症狀是耳朵疼痛以及耳朵有壓力和閉塞的感覺,

較小的兒童不會說耳朵痛而可能只是手拉扯或摩擦有問題的耳朵。

另外小孩子中耳炎時常會有發燒不退的情形。

聽到的聲音會變得低沉像是耳朵被遮起來一樣,

這是因為中耳腔內的積液使得耳膜無法正常地震動。

如果給予適當的治療而排出積液,聽力常可以回復正常;

但是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便會有漸進性甚至永久性的聽力損失。

中耳的功能為何?

中耳是碗豆大充滿空氣的空腔,由很薄的耳膜與外耳道隔開,

耳膜內面連接有三塊聽小骨;當聲波傳到耳膜,引起耳膜震動,

便會經由聽小骨傳導並放大聲波到內耳,在內耳刺激聽神經末稍,

再將訊號傳入腦內。

一個正常的中耳腔必須含有和外界相同壓力的空氣,

所有的結構才能自由地震動。

而中耳的氣壓是經由鼻子後方通到中耳的歐氏管來保持平衡;

當吞嚥或打呵欠時,

歐氏管便會打開讓小量的空氣進入中耳來平衡氣壓,

這種開閉動作每天會有一千次以上。



什麼會造成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因為鼻腔或咽喉的細菌經由歐氏管進入中耳,

而造成中耳的感染。這常是發生在歐氏管功能失調時,

大部分是因為感冒、過敏、鼻竇或咽喉感染時引發歐氏管的發炎。

中耳的感染會引起耳朵疼痛、耳膜紅腫和中耳積膿,

膿液無法由腫脹關閉的歐氏管排出而存留在中耳腔,

有時積膿過多會造成耳膜破裂而流出膿液。

若中耳的急性感染消退,但積液仍無法由腫脹的歐氏管排出,

便形成中耳積液,雖無耳痛的症狀但會慢性化,

而持續幾週、幾個月、甚至幾年,在這中間很容易再復發急性感染。

中耳炎是非常嚴重的疾病,因為它會造成聽力的損失,

而這聽力損失會影響到小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語言的發展。

另一方面,中耳炎的感染會擴散到頭內附近的構造,

而引發其它併發症。然而,中耳炎如給予迅速且有效的治療,

大部分的病童是可以完全痊癒,並且回復正常的聽力。

因此儘早注意到中耳炎的症狀並給予醫療上的照顧是非常重要的。

抗生素可以很快解除耳朵疼痛,

但感染本身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全清除,

一般至少要10至14天的治療過程,

因此請父母務必按時照劑量給小孩服藥。


大部分的中耳炎經由適當的藥物治療都會改善,

但某些病例醫生可能會建議進一步的處置。

例如鼓膜切開,這是在耳膜上切一個小洞,讓積膿排出、


空氣進入,以減輕耳痛、耳塞的症狀。

切口在幾天內便癒合,不會傷害耳膜或留下疤痕。

事實上,切口在感染完全消退前便癒合,

因此有一部分會再產生中耳積液。如果中耳積液經過2~3個月仍在,

便要考慮裝中耳通氣管,這是在耳膜上切一個小洞,裝入一個小管,

這樣液體不會堆積在中耳內,氣壓可以保持平衡,聽力可以得到改善。

中耳通氣管可能需要放置數週到數月之久,

等到中耳的感染消除和歐氏管的功能回復正常才取出,

但也有可能自行排出。在這期間要避免不乾淨的水進到耳朵。

有時復發性的中耳炎是因為腺樣體和扁桃腺的慢性感染所造成,

這時醫生可能會建議在裝中耳通氣管的同時,

主要的病灶腺樣體和扁桃腺一起摘除。

病童如有鼻過敏也要妥善治療。







台長: ♥淘氣精靈 ♥
人氣(2,169)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純討論 |
此分類下一篇:十四種有創意的情人節過法
此分類上一篇: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

flower
希望不要得到這個病
2009-02-10 22:31:0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