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7-12 22:09:16| 人氣1,0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隧道口〉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隧道口〉 

三月末的天氣已經非常炎熱,剛從火車站踏出來,就被熾熱的豔陽得張不開眼睛,額頭已經滲出汗珠。成排的計程車接連在火車站前排隊,火車站人聲鼎沸,有著南台灣的獨特風情。車站主要的站體有著西方古典建築樣式,屋頂則採用日本皇宮建築慣用的帝冠式樣,特殊的建築型式,匯聚了多少旅客的悲歡離合。穿過了揹著小孩拖著行李的旅客,越過馬路,到火車站前方的公車站等車。

看了一下中央的告示板,找到了要搭乘的公車站牌。有年紀大的阿婆,腳邊放著大包的行李,也有談笑的年輕學生。公車一路搖搖晃晃的在這陌生的城市行走,穿過許多的巷道。一陣海風與熱浪就在踏出公車後襲面而來,腳底下的柏油路散發的特有的黏膩熱情。公車站附近可以看見幾艘停泊的小船,一旁的店家擺放著各種漁業的繩線和工具,門口還吊著遮蓋布幔的鳥籠,午后陽光強烈,哈瑪星好像陷在一片蒸融發昏的午睡夢中。

在馬路邊等了好久,轉彎進入西子灣的車輛與出彎行駛進入市區的機車,交織成一片難以闖關的網絡。隧道口旁邊賣小吃的阿伯,抬起頭靜靜的看了被交通困著太過怯懦的自己。好不容易抓到了空檔,快步的穿越馬路,走進隧道口。

那時候《神隱少女》尚未上映,穿過小山底部的漫長隧道,就像是千尋和父母一起穿越進入異世界的隧道。隧道裡間隔亮著幾盞鵝黃的燈泡,陰暗潮濕,從隧道的另一端,不時吹進一陣陣的涼風,帶著海水的鹹味。兩邊的牆壁偶爾會有滲水,也有一些民眾走累坐在一旁休息。一切都是那麼新奇,雖然隧道裡如此幽暗,卻有著新世界的明亮隱隱發光。

前後都陸續有些往來的民眾或是學生,偶爾會有騎著單車的學生徜徉而過。走了四百多步,總算見到明亮白燦的日光灑進來。在指標前確認方向,紅磚的建築群,散落在這被柴山與西子灣擁抱的奇異空間之中。右手邊整排夾道的福木與筆直的黑板樹,有著南方的悠閒自在。

在寧靜挑高的文管長廊,詢問了學生活動中心的位置。爬了好幾級的階梯,經過了便利商店和紀念品販賣部,在建物的內部找到了小小的電梯,通往校友會館。依著山勢建立的建築,左右相連,四通八達。好不容易辦好住宿手續,站在陽台,可以看見千波萬頃的臺灣海峽,美麗的西灣落日瞬間沸騰整片大海,浪花震碎了夕陽的金縷衣,翻騰的彩霞是流動的畫作。

一夜的浪濤聲,陪伴著面試前的緊張心情。看到許多穿著正式服裝的學生,大家都精神抖擻的在教室外來回走動,或者低聲唸唸有詞,或者拿著手中的文件閱讀,大家都從四方而來,今日之後又將八方而去,究竟這當中的我們,又有誰會再度返回這山海之間的奇異空間?在指示之下,輪流在不同的應考教室面談,頭腦時常出現的空白,也被浪花填滿。

有些意外的再度穿過隧道而來時,已是秋老虎張牙舞爪的九月下旬。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走過幾個坡道,氣喘吁吁的找到自己的宿舍。看著這四人房的門號,將要在這開啟一段新的生活。打掃了一下環境,擦拭桌椅床舖,打開書桌旁的衣櫃,將塑膠衣架逐一掛上,再爬上兩床位之間的階梯,到書桌上方的床舖鋪上棉被。長廊兩側的房間陸陸續續都有一些人進出,從四面八方暫時移居到高雄的年輕人們,忙碌的認識環境和新朋友。

移居到高雄的第一個夜晚,在陌生的床舖上輾轉反側,可以聽見更遠處的海浪規律的拍打堤岸,到處都還有夜貓子活動。近山處似乎傳來夜鳥的低鳴,長廊裡迴盪著規律的呼吸聲,彷彿睡著了,又像是清醒著。

在意識逐漸渙散迷濛之際,床舖強烈的晃動,持續了一段時間。聽到了遠遠近近的一些驚呼聲,此時,彈坐起身,睡意全消。室友也全在夢中驚坐起,面面相覷。大喊,「地震了!」陸續幾個餘震,讓大家紛紛下床,走廊上都是驚恐的臉龐。大家不敢留在室內,結伴走下樓,往室外移動。

公用電話亭排了很長的隊伍,大家都著急著想打電話報平安。有手機的同學,試著撥打電話回家,很多都無法順利聯繫到家人。陌生的場域,震撼的深夜,搖晃的大地,我們沒有一點關於現況的消息。後來,才知道這一個夜晚,改變了臺灣的歷史,許多的家庭破碎,生命莫名的殞逝,大地有了記憶的斷層與裂縫。我們在隧道的另一側開啟新的人生扉頁,許多的生命也在隧道的另一側結束了人生的航行。

傷痛之後,大家也一起展開了新的生活和步調。在BBS上註冊了第一個帳號,開始學習上網,使用電腦打報告,握著筆的手開始在鍵盤上起跑。開始學習與社會溝通的姿態,在人情反覆間摸索,開始試著自己一個人,在這個我們迎面而來的千禧世代走出一條路來。

有時候,我們沿著情人高朋滿座的蘿蔔坑,離開西子灣。在海風中呼喊,或在夜晚的臨檢中返回。我們試著脫下鞋襪,踏進冰涼的海水中,試探水溫,試探人生,試著讓自己的步伐跨得更遠。試著滲入每一條街道,熟悉那些散落的日式建築外貌,融入南台灣的生活節奏。

偶爾會在夜間漫行,坐在海堤聽友人的閒扯,等待明月升起時的月光海,感受一點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黃金時刻。或者等著一整晚,未落的流星雨。跨年的時候,海上的船隻會鳴起船笛,發射煙火,絢爛的點亮海灣的夜空。或者感受一點毛毛細雨,就只為了安靜的凝聽夜晚海浪規律的拍擊聲,那時的遊人都已撤退。

夜間奔馳時腦子特別清醒,欣賞寧靜的科工館與無人的高美館,每座跨過愛河的橋樑閃爍著不同色彩,夜晚的光影,用它神奇的雙手素描著不同於白日的形狀。或者在附近的中南海,點個燒肉沙拉蛋餅配上熱豆漿,看著週遭的年輕人精力旺盛的繼續前往撞球間或是KTV夜唱。過了夜晚的門禁時間,隧道口的鐵門早已經降下,覷黑的甬道探不見光。

我們開始掘往山的更深處,聽著五色鳥的秘語,撥開腳前橫陳的蕨類和雜草,跨開步伐拉著一旁晃動的繩索,小心翼翼的跟著前人的腳步,氣喘如牛的登上頂峰。不擅長攀爬的腳步,顯得有些膽怯且畏懼,偶爾坐在道路旁的巨石上,盤算上山的距離或者撤退下山的距離遠近。陽光從葉隙中散落,漫不經心的鋪蓋在柴山的碎石或者腎蕨葉脈上,腳步停下來的時候,風不知從哪裡吹了過來,泥土地上的枯葉迎接著來自空中漫落的葉片。彷彿有些鳥鳴自更遙遠的山林隨風拂過,我們徒勞無功的試著聽辨鳥語,以為短暫間化為了山鳥,準備振翅而飛。因為身體還不適應爬山的步調,喘著大氣,顧不上說句話。自體內散發著熱氣,感覺到額頭與背脊密密的滲出汗珠,口舌更乾涸了。我們之間的靜默無語,適切的融入這座山脈的紋理之中。

間或著,混身在不同的群體之中,搭著渡輪前往旗津。機車族牽引著機車陸續上船,我們拉著船邊繡蝕的欄杆,適應晃動的海平面。機車的熱氣蒸騰,遊客與居民高聲談話,在船鳴間話語像斷了線的珍珠,零零落落。港邊的魚腥味牽引著我們前進,是港都最熟悉的氣味。廟前路的天后宮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三輪車伕兜攬著生意,載著遊客逛大街小巷,買了香氣逼人的烤小卷,尋訪中國式的旗後砲台和巴洛克式的旗後燈塔,逛累了,再到老街綿延的廉價海產店大啖海鮮。

或者,像是集點似的,一群人到蓮池潭控土窯;在澄清湖等著年底的最後一道日落;茂林的班遊,感受大自然的芬多精與瀑布冷泉的清涼。還有許多陌生驚鴻一瞥的地方,在大雨來前的廣闊露天夜市,圓形紅鐵桌前伴著一點光線點碗陽春麵吃。或是跟著人龍欣賞花燈,感受人群的溫度與過年的節慶氛圍。我們像是極力探索這塊土地的每個角落,撒下探險的天羅地網。

更多樸素而真實的小時光,我們只是騎著單車,穿過漫長的隧道。在鐵道附近的老店舖買魚飼料,或是在二輪片戲院,兩三人在大白天享受空蕩的戲院。每個在哈瑪星巷弄中覓食的日子,總可以遇到許多熟面孔。大家都離不開廟口的食物,願意花較長的時間等待路口林媽媽香雞排,沉默的林媽媽記憶力絕佳的記下所有人的各種點單要求,即使受傷的手也從沒停過的裹粉、油炸、切塊、撒胡椒粉;或者天天到大丸牛肉麵報到,老闆親切的問候招呼,點著恆常如一的榨菜肉絲乾麵;老五鍋貼的老闆總是笑容親切的跟我們閒聊;掂掂自己荷包的重量,選擇固定的老店或者嚐鮮,肚子餓一點的時候,就排隊買一份物超所值的劉江便當排骨飯;有時候,就在巷弄中點著微弱燈光的小麵攤前,等著一碗熱呼呼的乾麵。我們沒有停下腳步,也沒有停止嘗試,關於味道或者關於生活的可能性。

每一年在山海之間的生活,總是被標記著歷史大事件。七一一的大水,漫過落日大道;九一一的恐怖攻擊,美國雙子星大樓倒塌;因應SARS來襲,每天戴著口罩惶恐不安的測量體溫。我們終究躲不過時間的催促,來不及整記憶,忙亂之間,將行李打包裝箱,一一郵寄回家。來不及好好道別,就帶著逐年遽增的行李從隧道離開。燥熱依舊,海風如昔,彷彿一切如常,隧道的陰涼減緩了煩躁的情緒,站在隧道入口回望,彷彿經歷了一場很長的夢境。明明走進山裡,卻是大海迎面而來。明明離開了大海,卻走進了茫茫人海。



刊登在幼獅文藝4月號

台長: exist
人氣(1,008)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散的勒 |
此分類下一篇:〈澗戶寂無人〉
此分類上一篇:〈一個人的巴黎雨天〉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