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28 07:10:26| 人氣6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8 宣告天國近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太福音四12-17

宣告天國近了

4:12 耶穌聽見約翰下了監,就退到加利利去;
4:13 後又離開拿撒勒,往迦百農去,就住在那裏。那地方靠海,在西布倫和拿弗他利的邊界上。
4:14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
4:15 說:西布倫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約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
4:16 那坐在黑暗裏的百姓看見了大光;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
4:17 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我以前認識一個小男生(真的,不是小時候的我,是別人),他喜歡拿起電話隨便撥號;如果碰巧撥出去的那個號碼有人接聽,他就會問對方:「你在線上嗎?」無辜的受害者們通常會不加思索地回答:「對呀!」這時小男孩就會大叫:「那你還不趕快下來!火車馬上就要開過來了!」(譯註)

向人發出警告,警示某樣物體或事件正在逼近,是一件很正經又重要的事。我們需要知道即將發生的是什麼事;它具有怎樣的危險性;我們又該採取哪些行動以自保。在馬太福音的這一段裏面,耶穌宣告:天國近了。面對這樣的宣告,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先弄清楚到底什麼是天國,耶穌又期待人們對這個消息作出什麼樣的反應?「天國近了」,這對於耶穌的位格及他所做的一切、以及四部福音書所記載的耶穌事蹟來說,是最核心的一件事,奇怪的是卻只有很少的人真正搞清楚其中真義!

先從最基本的講起。馬太記錄耶穌講到天國時,都是用「kingdom of heaven」這個片語,而不是另外三部福音書通常使用的「kingdom of God」。這是一個猶太習俗,避免直呼上帝的名以示尊崇與敬畏,所以用「heaven」來代替「God」,於是「神的國」就變成用「天國」這個說法來表達。不過我們心裏必須一清二楚,「天國」完全不是指一個「地方」──說白了就是「天堂」──一個上帝的子民死後會去的地方;用天堂來理解天國,在這裏是毫無意義的,畢竟「天堂」怎麼可能會主動地「接近」或是「抵達」呢?所以不可做此解。

既然我們知道了「天國」與「神國」的意義完全相同,那麼耶穌的宣告對我們來說,就能夠理解得多了。當我們警告別人某些事情就快發生的時候,我們一定是知道別人明白我們在說的是什麼,才會用那樣的措詞來表達;而任何一個第一世紀的猶太人,在聽到「神的國」或「天國」的時候,都很清楚它所指的是什麼意思。它指的是──革命。

耶穌成長在王朝復興運動的時代氛圍之下。過去曾有許多異族佔領過耶穌的家鄉,而羅馬帝國在耶穌出生前六十年征服了以色列,成為當時以色列的統治者。羅馬政府派任希律大王做為猶太人的管理者,繼任的則有希律大王的幾個兒子,希律家族是耶穌在世時代表羅馬帝國管轄猶太人的傀儡政權。大部份的猶太人對於這樣的政治安排感到很不滿意,期待能有機會來個革命行動,推翻希律政權。

不過他們並不是像大部份被轄制的人那樣,只是為了追求自由才想起義。他們的期盼帶著宗教上的理由,是基於他們對上帝、對他們自己、及對這個世界的信念。如果真有一位上帝,祂創造了這個世界,而猶太人果真是上帝所屬意的特别子民,那麼猶太人被異族統治就絕不可能出於上帝的心意。何況,上帝早就透過猶太人的經書賜下應許,承諾祂總有一天會真正解救猶太人,讓一切都歸為正!而這些應許中有一項特別的共同點:強調上帝將成為君王。不只是以色列的君王,更是整個世界的君王;祂終將為全地帶來正義與和平,把這邪曲顛倒的世界扭轉回來,重回正直美好。因此革命份子們深信,除了上帝本身以外,不該有其他的君王;而神的國,或天國,則是他們心之所嚮,在禱告中切切盼望,是他們追求的目標,更隨時準備為了神國的實踐而死。

如今耶穌宣告著神的國,也就是天國的至高主權,正像一列特快車般急速接近。那些站在鐵軌上無所是事的人最好注意了,不要擋著路!因為神的國雖讓人充滿盼望,但也同時是危險的;如果正義與和平終將臨到,那麼那些懷有扭曲的正義以及虛偽的和平的人,馬上就要露出馬腳,陷入險境。他們最好趁著時間還沒到,好好整頓自己的行為,讓自己不至於被神的國棄絕。「悔改」,正是他們此時此刻需要做的。

但是問題又來了,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悔改」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們認為所謂的悔改就是:「覺得自己很糟糕」。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它真正的意思應該是:「改變方向」,「轉身走另一條路」,或「停止現在所做的,改行相反之事取代之」。你的感覺如何並不真正重要,你怎麼做才是重點。

耶穌知道他同時代的人們正在往錯的方向走,他們所想的是那種標準的「革命」:組織軍隊抵擋外來的占領勢力,把失去的政權搶回來。甚至耶穌在曠野中所受到的誘惑,其中也有一大主題,就是慫恿他利用他崇高的身份──上帝所欽定差派的彌賽亞,來推動革命,拿下權力、名位與榮耀。

但是這些所謂的革命或復興運動,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們都是以暴制暴,用黑暗的力量去對抗黑暗的力量,與以色列及耶穌所受的呼召──把亮光帶給世界,根本互相違背。因此馬太特別把耶穌早期的傳道活動與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聯結起來,這預言説到坐在黑暗中的人們被驟現的亮光弄花了眼睛,稍後幾節更提到將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他就是彌賽亞,上帝對以色列的拯救經由彌賽亞的來臨得以實現(以賽亞書九1-7),而彌賽亞就應驗在耶穌身上。耶穌知道一般人心目中的革命,是企圖以戰爭和殺戮的手段去終止戰爭及殺戮,對於追求自由與和平的初衷來說,那根本就是毫無道理的行為;藉著上帝之名行戰爭及殺戮之實,更是一種褻瀆。

但與耶穌同時代的人並不這麼想,許多人熱切盼望能真的來一場戰鬥。因此耶穌對他們宣揚悔改的訊息,重點並不在於要他們對個人的或私底下的罪感到愧欠(雖然這當然也是宣道的目標之一),而是提醒眾人:做為一個國家,大家應該特別謹慎,不要一股腦兒就往暴力革命的方向衝過去,反而應該停止革命思想,走另外一條路──追求充滿亮光,和平,醫治與寬恕的神的國度;不僅是為了他們自己的福祇,也是為整個世界帶來神國的盼望與喜樂。

如果以色列人不肯這麼做,後果會如何?繼續讀下去,我們可以從馬太福音中得到答案。如果被差來世上高舉明光的人,堅持要採取黑暗的手段,那麼他們就會得到永遠的黑暗。如果和平的使者堅持以戰爭來解決問題,他們將無法脫離戰爭的命運。如果賦有使命,應該為世人帶來上帝的愛與寬恕的人,卻堅持以仇恨來對待其他人,那麼仇恨所帶來的一切惡果將毀掉他們自己的生活。這些悲慘的後果並不是專斷獨裁的審判或懲罰;而是由他們自身的行為所招致。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最好趁著還有時間,盡快改變自己的行為,真正的「悔改」!因為神的國即將降臨,而他們的所思所為,卻都與神的國相違背。

這個悔改的訊息,對今天的我們而言,是一樣的迫切,事實上可能是更加迫切!耶穌已經以他一生的宣教事工,他的受難與復活,將天國帶到世上。我們這些已經蒙受耶穌寶血恩典的人,所做的一切到底是讓天國在世上擴展?還是擋了天國的路?這是馬太福音給我們的一大警示與挑戰!


stone, 2003年八-九月譯

台長: stone
人氣(6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信仰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7 在曠野受試探
此分類上一篇:9 呼召門徒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