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9-29 00:14:09| 人氣5,5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羅丹博物館 @ Paris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Musee Rodin  羅丹博物館
地鐵  M13 (站點: Varenne)
Open Hours: indoor 10:00~17:45, outdoor 10:00~18:00
星期一公休


羅丹博物館自開放已來,是法國繼羅浮宮、奧塞博物館之後參觀者最多的博物館。羅丹博物館位於軍事博物館的右側,佔地三甲多,由於法國政府享有羅丹作品複製權,因為博物館室外腹地廣闊,所以除了一般傳統室內展覽室之外,法國政府複製了許多羅丹知名的雕塑作品放置在廣大的花園內,我們先逛外面花園一圈...。

聽說羅丹博物館原來就是羅丹的住所~ 厚!! 這裡真的是超級豪宅,艾文想說羅丹也太有錢了吧?! 原來是艾文搞錯了~ 這豪宅有他自己曲折的歷史,這裡曾經是比隆將軍的住所...,總之是法國政府所有,羅丹生前其實是跟法國政府租用此地,當作自己的工作室和住屋。羅丹從 1908年起就住在這裡,在 1916年羅丹將自己所有的作品捐贈給法國政府,後來比隆公館終於被法國政府拍板認定為陳列羅丹作品之處。後來羅丹在 1917/11/17 與世長辭,這棟 18世紀精緻完美的洛可可式比隆公館,被法國政府改成開放民眾付費參觀的羅丹博物館,到 1919年才正式開幕。

從羅丹博物館可見傷兵院金黃色圓頂









花園內散置著《沉思者》(The Thinker)、《地獄之門》(The Gates of Hell)、《加萊義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吻》(The Kiss)、《巴爾扎克》(Balzac)等,參觀者可以漫步花園隨性欣賞大師的藝術品。 除了花園的作品外,室內還有一些館藏,室內展館共有兩層樓,一樓有九個展廳,二樓有七個展廳,其中六號展廳陳列的是卡蜜兒作品,這些作品是卡蜜兒死後其胞弟捐贈給法國政府。

許多人推崇羅丹是現代雕塑的先驅,但羅丹不認為自已是個革新者,他認為自己只是將古典精神再予以發展而已。羅丹所做的肖像,不像古希臘羅馬雕刻的精緻和逼真,人物身體的比例也不像古典地那樣追求完美。羅丹的作品善於捕捉人物的內在神韻,人物雕像常常會出現有比例突出的局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所見的普羅大眾,其實很少擁有如希臘羅馬古典雕像的完美比例,羅丹的雕像比較接近真實。







《沉思者》
雕刻品的價值,除了外在生理構造的呈現外,更難得的是可以傳達出雕塑人物內在心理的狀態和情緒。雕像弓坐著,用手頂著大腿撐住自己的下巴,重點不在雕像而在雕像之外...




《巴爾扎克》
大文豪巴爾札克,羅丹將他的雕像做成穿著睡衣、披頭散髮的樣子,完成當時引起極大的騷動,塑像的委託者一度拒收。直到羅丹去世多年後的1939年才在巴黎市區立起來。

現在看這座雕像,似乎可以想像到大文豪在暗夜踱步(腳步正要舉起)堅持創作(臉部堅毅的表情&下巴微抬)....


















《地獄之門》
地獄門是羅丹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所有創作的縮影。羅丹從1880年開始創作巨型浮雕地獄門,一直到他去世也沒有完成。地獄門以但丁的《神曲》為主題,描述人類在地獄受苦磨難的景象~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作品讓艾文想到哥雅,西班牙畫家哥雅晚期的作品也是描繪很多恐怖畫面,可能是因為他們都經歷過戰爭吧...









《加萊義民》

是羅丹應加萊市長德瓦佛蘭的邀請而製作的。14世紀英法百年戰爭中,法國北部的加萊為英軍包圍。為了挽救全城百姓的生命,六位有聲望的市民被迫在脖子上套上繩子,將城市的鑰匙獻給英國國王。羅丹按照英國的編年史家法薩特所描繪的樣子,塑造了一群身穿麻布衣服、手捧鑰匙的義民形象。他們討論著、懊惱著、準備就義著想要解救同胞性命....







《Kiss》系列


《Hand》系列



《成熟的年齡》~ 這個作品奧賽美術館裡也有一個更大的版本

這是羅丹的徒弟兼愛人卡蜜兒的作品,作品中用羅丹被死神帶走,卡蜜兒自己跪地不捨,想要強留不可得的悲哀...





進入二樓,還可欣賞到羅丹的私人收藏~ 梵谷、雷諾瓦、莫內等人的名畫。








 














==========================================================

弗朗索瓦.奧古斯特.雷諾.羅丹 Francois Auguste Rene Rodin,1840/11/12-1917/11/17,羅丹是一位影響力從法國遍及全歐洲的現代大雕刻家,他和印象派畫家屬同一時代出生。在他的雕刻藝術中,印象派和象徵主義的要素同時並存,但在美術史上,羅丹的藝術被評為印象主義,造型表現流動著光影,在主題上並不像莫奈或雷諾阿那樣讚頌生之喜悅,而是潛藏著世紀末濃厚沉重的陰影,使他的雕刻轉向象徵主義的世界。

羅丹生前和他的學生,同為雕塑家的卡蜜兒·克勞黛同居,克勞黛為他生了兩個孩子,但羅丹拒絕承擔撫養義務。有的歷史學家認為是克勞黛為羅丹提供了大量的構思,有的羅丹作品甚至是出於克勞黛之手。

台長: 艾文
人氣(5,57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法國 |
此分類下一篇:艾菲爾鐵塔 @ Paris
此分類上一篇:奧賽美術館 @ Paris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