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14 23:13:46| 人氣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立人書摘】《疾病的隱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Susan Sontag 《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 AIDS and its metaphors) ,刁筱華譯,大田出版,2000
2004.4.12閱

書摘

●迷思

→拒絕說「結核病」這個字,因為害怕說了這個字會加速它的病程。(p.11)

→向病人隱瞞病情

→Thoreau:「死亡和病經常是美麗的,如....肺結核的熾熱光輝。」(p.24)

→Keats:「如果我有自結核病中復原的機會,這熱情會殺了我。」(p.30)

→Wilhelm Reich:「他(Freud)過著非常平靜,安靜合宜的家庭生活,但無疑他在性方面非常不滿足。他的退卻和他的癌都是性方面不滿足的證據。」(p.32)

→像所有成功的隱喻一般,肺結核隱喻...描寫某人的死太「美好」了,以致於不可能和性有關.....健康變得平凡,甚至醜陋。(p.35)

→肺結核神話:貴族相貌,「有趣」(p.41),創造力,波西米亞生活原型.....

→女主角把出血,癌的症候當成月經的回返。(Mann黑天鵝)(p.52)

→Wilhelm Reich:「他(Freud)非常美...當他說話的時候,然後它擊倒他,就在嘴中(指口腔癌)。那是我對癌的興趣開始的地方。」(p.52)

→天譴說VS救贖論(p.53)

→十九世紀,「病吻合(fit)病人性格」的觀念,為「病表達(express)性格」的觀念所取代。

→格羅帶克:「病人造成自己的病,他是病的原因,除此之外無其他原因。」(p.59)

→Kafka:「我的精神生病了,肺病不過是我的精神病的溢流。」(p.70)

→★疾病藉兩種假說擴展;第一種假說是,每種偏離社會常軌的行為都能被視為病(而得到寬貸)....第二種假說是每種病都能被視為精神病。....第一種假說似是解放罪惡感,第二種假說則恢復罪惡感。(p.72)

→癌神話:戰爭隱喻(p.81),遠離城市主題(p.90),政治秩序,

→隨著最新式的生理醫學檢驗產生,有可能創造一新終生賤民階級——未來的病人。(p.133)

→「疾病不只是痛苦史詩,而且是自我超越的時機」這一點,獲得浪漫文學及醫生作家所提供的個案史肯定。(p.139)

→瘟疫神話:必定來自他處(p.148),天譴說,tristes tropiques,對社會的報應

→AIDS神話:第一世界政治偏執狂的理想投射(p.166),「對顛覆的恐懼,對無法阻遏的第三世界移民的恐懼」。(p.167)電腦病毒。「加強美國人「性道德主義」的效果,加強了自利文化(捐血的危險),自利如今被看做謹慎。」(p.177)暗示限制(自由)的必要(p.180)寬大、容忍如今被等同於放縱、虛弱、師序、腐敗、不健康。(p.183)隔離(p.183)鎮壓論(p.187)末日預言。(p.190)

→醫學改變了風俗,疾病將風俗變回。...衛生部長Bowen說:「當一人進行性交,他們不僅在與那伴侶進行性交,他們在與伴侶過去十年來所交配的每個人性交。」(p.176)



●對比:肺結核/癌症

增強食性慾/減弱
去物質化的液體病/變成硬物
時間的/空間的(地形學)(p.19)
貧窮病/中產階級病(p.20)
太多熱情(性感)/感情不足(性壓抑)(p.30)

熱情壓抑/無感情
天譴說VS救贖論(p.53)
不適應社會者/人生的失敗者
自我的病/他者的病


●對比:肺結核/霍亂

暗戀的表達/暗戀的懲罰(魔山/威尼斯之死)

●對比:AIDS/癌症

病人守密/家人守密(p.136)

●解脫

→Kafka:「我逐漸認為結核病....不是什麼特殊的病,也不是配有特殊名字的病,而只是不治之症..」(p.23)

→任何病只要其起因不明,治療法無效,就容易被意義所覆蓋....病成為隱喻後,然後以病之名,該恐怖被置於其他事物。(p.75)

→★癌有單一生理起因,絕非不可能。「病是多種因素決定」的觀念,是對起因不被理解的病的思考特徵,被認為是受多重因素決定的病(即神秘的病)有極大的可能成為社會(或道德)敗壞的隱喻。(p.78)

→★隱喻反映資本主義時代:
1.經歷高潮,在十九世紀的英文俚語裡,不是coming,而是spending(消耗)
2.結核病的形象,總結了十九世紀經濟人的負面行為:消耗、浪費、浪擲精力;進步資本主義則要求擴張、冒險、創造新需要....癌的形象,總結了二十世紀經濟人的負面行為;畸形成長,壓抑活力(不肯消費)。

→隨著治療語言從凶猛戰爭之軍事隱喻,進展到標誌身體「自然防衛」的隱喻,癌將被部分解謎;然後才可能將癌比作一既不暗示「不治之症」,亦不暗示「與敵作戰」的東西,然後或許用癌作隱喻才是道德上可允許之事。(p.102)

→是對罹癌者的污名化的發現,引導我寫《疾病的隱喻》(p.114)

→Nietzsche:「想想病!我們必須平息病人的想像,好讓他至少不必在為病煩惱之外,還要為思考病煩惱。為思考病煩惱是很苦的!是很苦的!」(日出)

→我的書的目的是平息想像,而非挑激想像;不是授與意義,而是剝奪意義。應用....「反詮釋」。(p.116)

→沼氣理論的永恆化(p.144)

→Lucretius:(斥責醫療的音樂隱喻)我說的是「和諧」。無論它是什麼/將它還給音樂家。(p.111)

●證據

→罹患心臟病的人在數年內死於心臟病發的機率,至少和罹癌的人很快死於癌的機率一樣高,但沒有人會想到對心臟病病人隱瞞病情。(p.13)(p.140)

→許多結核病患者死的相當痛苦,而有些死於癌的人至死不感到痛苦,或只感到些微痛苦;窮人和富人都會得結核病和癌....(p.22)


台長: 立人
人氣(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