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11 04:36:08| 人氣1,0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時代的疲憊感。產地農業連結在地工藝的蝴蝶效應(Green綠雜誌採訪報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Green-1  

圖片:2013年,Green綠雜誌六月號採訪報導。

  

 

去年,因為製作【小甜蜜】台灣油桐花蜜的緣故,必需處理玻璃容器,我為了清楚瞭解玻璃的材質,曾過到苗栗的玻璃工廠,借助工廠老闆的導覽說明,大致知道了整個生產線的作業流程與生產細節,其間,我不經意地對老闆表示,這間工廠很大……,老闆聽了並沒有反應,過了一陣子才又像是想起什麼般回答,以前更大,工人四五十個,現在剩十幾個,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回程的路上,我一直想著他那淡漠的表情,而這個表情,我如此熟悉。

 

我是農業工作者,我的主要工作內容在於發展台灣的農產品,並以自己覺得是對的方式,努力去做出具有特色的商品,而因為農產品包裝形式的發展,我探索著材質應用的可能性,陸續接觸到一些傳統工藝行業,包括陶瓷、玻璃、竹器、木盒、布染、製鐵、木模、網印等等。

 

這些傳統工藝從業者的工作場所都有些規模,每個職人總是熱心地對我講解專業的工作內容,但在色調偏暗的廠房裏,印象中的表情大同小異,從沒見有過意氣飛揚的,我在言談的內容中,甚至常會聽到時不我與的感慨及不知明天會怎麼樣的自我調侃,那一種表情,流露出了所謂的時代的疲憊感。

 

就跟某些農人臉上的表情類似。

 

這些傳統工藝曾在上個世紀建立了作業基礎,但此刻卻逐步地退往社會生產體系的邊緣,缺乏新血接棒,當我站在工廠的作業線,我看見許多的手作過程,職人們必需專注,耐心,花時間慢慢琢磨,一件一件生產。

 

在地工藝是重要的文化累積,職人們從事的雖非藝術工作,每一個打造物都跟常民生活息息相關,要實用,要美觀,要大家都買的起……。

 

2011年,我們在製作【野樂茶】時嘗試跨出一步,其環扣的重點莫約在於台灣農業與在地工藝如何妥善結合的實踐,我們試著在能力範圍內,去讓茶葉與陶業產生關聯,做到彼此彰顯。

 

【野樂茶】完成後,市場自有評價,但就我內心而言,我真為能夠活在這個時代而感到高興,因為這個時代擁有優秀的茶農及製陶職人,我們才有機會一起去表現這樣的作品,我在【野樂茶】中看見了茶農與製陶職人工作的重疊畫面。

 

而今天,某些朋友將也樂商號的商品詮釋為帶有工藝連結形式的農產品,我們發覺自己的嘗試不知不覺之間已在商品發展路線上延伸擴大,其調性與識別記號因持續而深刻,儘管商品具備了農產品概念,卻不只是單純的農產品。

 

後來【野樂茶】的陶罐又陸續生產了幾次,有一回我去鶯歌陶罐廠,老闆說【野樂茶】的陶罐成了他的展示作品,看看會不會像貓熊一樣吸引一些客人,他拿出幾個新打樣的陶罐給我參考,覺得做這樣子的東西很有意思。

 

成天做一些廉價又呆板的東西,早晚會耗盡職人的工作熱情的。

 

有時候想,或許我有幫上一點點小忙吧。

 

 

Green-2  

 

Green-3  

 

Green-4  

 

Green-5  

 

Green-6  

台長: 也樂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