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26 00:02:37| 人氣1,62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77歲超級阿嬤 1年志工1590小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聯合報 陳金聲/高雄 11.25.2008摘要】77歲的劉林招花,是科學工藝博物館、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及民族國小圖書館等機構阿嬤級的志工,她幾乎天天出門幹活,1年累積的志工時數多達1590小時,約為一般志工的5倍,堪稱高雄市「志工超人」。

早期在幼稚園工作的劉林招花,4年前開始做志工,「愈做愈起勁」,從原本每星期2天到現在,一個星期中,除了星期1早上「公休」外,其餘每天上午、下午的志工行程都排滿檔。志工蘇永平說,「阿嬤」最愛服務小朋友,只要看到小朋友,她就喊著「小朋友,過來這裡,阿嬤帶你們去參觀」。不少經常到科博館內參觀的小朋友,也都成為她的「義孫」,一到場就喊著「來去找阿嬤」。

劉林招花不但很有小朋友的緣,與其他志工及館內工作人員也都打成一片,因為她有空就練歌到處去比賽,每次都得獎,得獎隔天她就買一大包糖果到館內分送給其他志工們及參觀的小朋友,分享她的喜悅,劉林招花表示,老人家不能整天閒在家裡,「那會老得更快,應該趁生命力還豐富的時候,出來走走及服務人群,這樣自己才會更年輕,這個社會也才會更顯熱情」!」

                                          

【聯合報 王宏舜11.25.2008摘要】「她絕對是國寶啦!」台北市前西園國小教師呂碧霜,民國69年起擔任學校踢毽隊教練,隨隊出國指導達28次。雖已退休7年,仍放心不下毽子運動發展,70歲的她「退而不休」,續任踢毽隊指導老師,被大家稱為「國寶」。

呂碧霜是桃園大溪人,她的名字幾乎可與「毽子」畫上等號;不過她真正接觸踢毽運動,其實已是43歲,而且是跟街坊鄰居學來。台灣在外交處境艱難期間,台北市各級學校紛紛成立踢毽、扯鈴、跳繩等民俗技藝隊伍,除延續國粹文化,70年起台北市挑選國中、小學生組成的「民俗運動訪問團」,更肩負台灣宣慰僑胞、鞏固邦誼的任務。

西園國小的毽子隊也踢出名號,經常得獎,學生躍身踢毽的畫面甚至納入早期國歌播放的畫面中。但隨時代變遷,北市踢毽隊只剩西園一支。呂碧霜表示,當時她接到校長指示發展藝能,她想了許久決定開發毽子運動。她說,要將踢毽發展成「表演」並不容易,小武、大武是基本功,花式踢毽除高難度的動作,還得配合音樂和舞蹈,小學生的體力和耐力都是一大考驗;她除了要教學生,自己也要跟朋友學招式,壓力頗大。

在外國跳繩和扯鈴運動是較普遍的運動,羽毛毽則是東方味十足,屢次出訪總引起外國友人的興趣。呂碧霜表示,她希望透過毽子讓外國人士認識台灣,也希望政府能提供教育管道、誘因,不要讓傳統運動失傳。

台長: 果凍讀書會
人氣(1,62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教育啟迪 |
此分類下一篇:由你玩4年 大學退學率僅0.84%
此分類上一篇:哈佛與牛津

賴惠英
我是呂碧霜老師民國65年畢業的學生,請問如何與老師聯絡,謝謝
2010-07-14 20:02:0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