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2-25 09:50:58| 人氣3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馮煒文<黃大仙廟模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說起來沒有人會相信。我這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竟然直至上星期,才第一次踏足黃大仙廟。那天有個外國朋友自遠方來,只有三數小時,想看一些又傳統,又潮流的東西。便想起電視中常見到但從未參觀過的黃大仙廟。

那天不是週末也不是假期,遊人不多。廟前的方圓倒也有三、四十人。或個人、或家庭、有祈禱、有求籤。求籤的要用筆記下竹籤先後數字,好方便解籤者。這我以前不知道的。

在那裡逗留了大半小時,我的朋友對中國民間宗教風俗有點興趣,我也裝模作樣地答得有條有理。

抬頭上望,高高緊密地圍繞著黃大仙廟的,是整整齊齊的公共屋宇。裡面住著成千上萬的打工仔家庭。不禁覺得,黃大仙是多麼適切香港人的心理、生活方式和宗教訴求。相對來說,基督教是多麼的不適切。

黃大仙廟是每星期七天全日開放。大門外沒有人歡迎你來參神,但人人都可以進入,是人人都可以進入,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不用敲門,不用電話預約會見某某大師。在黃大仙廟,沒有沽定禮拜時間。上早班的,上夜班的,都可以找到適當時間來拜神。甚麼時間最是淒涼,甚麼時候心中最多苦楚,黃大仙都在那裡,讓你盡情禱告膜拜。

人生一切的喜怒哀樂,黃大仙都有宗教上的照顧;而這照顧,是人人都可以掌握明白的。丈夫上大陸做生意,求神千祈不是讓他搭上個二奶。孩子不思好學,求神教他上進遇到個好老師。孩子考上了大學,燒香十四日捐獻五百多謝神恩。女兒廿四仍未有意出嫁,求神賜個白馬王子。為家人勞心勞力三十年,完全沒有為自己著想過,是命是運,心中無比空虛,香火帶來片時的充實。

黃大仙廟不會像基督徒會,要你與陌生人一起交往一起崇拜。黃大仙永遠不會向你提出任何的要求。它不會要你簽名在名冊上,不會要你入會。你隨時來,也隨時去。是多麼的 “香港”!也是多麼符合 “國情”!

這是一種又古老又潮流的宗教消費模式,與來自西方的傳統基督教模式不同。福音要在中國大陸農村廣傳,教會要能在伊斯蘭社會中生存及自傳,相信要認真看待這黃大仙模式。這是一個照顧了宗教需要但沒有委身意願的模式。然而,這也是它的不足。

轉載自:馮煒文<<假如耶穌在>>,p118~119 (突破出版社,第三版)

台長: 脆肉鯇
人氣(3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