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1-05 09:58:39| 人氣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部落格行銷的4大效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部落格行銷的4大效應

「部落格行銷」是去年開始延燒到今年最熱門的行銷話題之一。面對這股部落格旋風,在行銷上將具有以下幾大意義:

   1.引發行銷領域的「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

  氣象學家Lorenz提出一篇論文「一隻蝴蝶拍一下翅膀會不會在Tex as州引起龍捲風?」主要是指某系統如果初期條件差一點點,結果會很不穩定,他把這種現象稱做「蝴蝶效應」,這個理論也被好萊塢拍成了暢銷電影。在網際網路發展多年後才開始的部落格,便是那隻拍動翅膀的蝴蝶,必將引發行銷領域的龍捲風!

  2.傳統大眾行銷學的崩解、重組與混搭

  傳統大眾行銷學發展仍以大眾熟悉的4P行銷理論:產品(product )、通路(place)、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為核心,這個以製造者或銷售者為出發點的理論,卻因為部落格的出現,正面臨崩解、重組與混搭的狀況!

  最近市場上幾個案例包括,以網路討論社群(部落格前身)轉型為經營言情、武俠及同志小說的「鮮鮮出版社」,就是以會員評鑑點擊的方式,給予受歡迎的作者實質金錢回饋,又以實體出版結合實體通路及虛擬通路販售其出版品,皆跳脫傳統的行銷理論。

  3.部落格者的需求層次

  如果我們把人類的腦袋與肚皮對換,套以「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做觀察,很容易可以了解部落格者的需要;在網際網路環境中,並沒有生理需要(資訊爆炸)及安全需要(匿名),但也由於資訊的產出與傳播極為快速,沒有人需要那麼多的資訊,最後還是會聚集在感興趣或專長的領域,部落格的發展也勢必走向分眾,成為一群群有共同喜好的社群的分享與交流。

  4.社群5C分眾行銷

   雖然消費者當家作主的時代來臨已經淪為口號,但部落格的開展,又讓消費者當家的說法重見曙光。以下以傳統4P行銷理論加以修改,提出一個簡單的以消費者出發的「社群5C分眾行銷理論」供部落格行銷者參考:

   1、確定行銷社群(community)。 
  2、以滿足社群的需要與欲求(needs wants),取代商品( product)。 
  3、以滿足社群消費者的需要與欲求願意支付的成本(cost),取代價格(price)。 
  4、以社群消費者取得商品或服務的便利性(convenience),取代通路(place)。 
  5、以如何與社群溝通(communication)取代促銷(promotion)。

  傳統的行銷人員習慣以銷售者為主角發動行銷攻勢,在部落格行銷的時代開端,建議銷售者把新時代行銷大戲的主角甚至導演的角色交給消費者,業者只要選定社群、搭好舞台、調好燈光音效,讓他們盡情演出即可。業者就像「蝙蝠俠」裡的阿福,雖然是配角,還是忙得很!


S styl|� ot���5pt; font-family:Arial;color:black;background:white'>39%;而以品牌來看,Samsung為平面電視之榜首,其次為SonyVizio

 

 

台長: 喬云
人氣(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