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9 10:54:54| 人氣3,842| 回應7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筆記:駱駝駱駝不要哭】喚回失去的母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駱駝駱駝不要哭】

2002年春,蒙古南部的戈壁沙漠,一個四代同堂的遊牧家庭正在迎接小駱駝們的出生。對所有的家庭成員而言,這是一件值得關注的大事。正當所有的母駱駝們,一個個生下小駱駝,還剩下一隻母駱駝難產,看到了小駱駝的腳,但還看不到頭。歷經兩天難產,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一隻白色小駱駝終於出世了。

但不幸地是,由於母駱駝歷經難產,所以對剛出生的小駱駝不聞不問,沒有母親天性對孩子的關懷。甚至到喝奶時,小駱駝靠近母親,母駱駝不是離開、就是會用自己的腿打小駱駝,導致小駱駝不能順利地喝奶。這個遊牧家庭很擔心小駱駝不能順利喝奶,小朋友甚至詢問大人小駱駝是不是會死。

因此家中的爺爺派了小哥與烏格納前往埃馬中心請樂師前來幫忙,相傳馬頭琴的音樂可與動物溝通,喚回失去的母性。這一路上可讓沒見過世面的烏格納大開眼界,看到別人家裡有電視看,自己也想家裡有台電視。在到了埃馬中心之後,烏格納也吃了冰淇淋,好不愉快。

【如何喚回】

這部片子與其說是電影,倒很像紀錄片,沒有華麗的鋪陳,故事也極為簡單。但這部片子卻擁有一個很基本的元素,當親情天性被泯滅之時,那該如何因應?在片中給的答案是透過樂師演奏馬頭琴,遊牧家庭的媽媽歐德古能透過吟唱,喚回母駱駝的親情天性。

小駱駝在喝不到奶時,眼裡湧出淚光,只能透過人類手工餵奶才能勉強維繫生命。直到母駱駝母性被喚回,母駱駝也眼泛淚光,才開始可以自行餵奶給小駱駝。或許這可以說,是因為音樂蘊含神奇魔力,觸動動物的內心。

如果是人類失去了親情天性,那又將如何喚回呢?

曾經記得有個當事人一直害怕與自己的孩子接觸,因為在她小的時候受到父親言語上的虐待。所以她曾立志,長大之後,結婚絕不想要有孩子。但不湊巧地是,結了婚,在偶然的機會下生了孩子。然而兒時的經驗讓她不免感到恐慌,所以不想哺育母乳。她並將小孩交給外傭照顧,餵配方奶。

一般的父母親,在工作一整天之後,回到家都會跟孩子玩樂一番。這位當事人,對孩子則是不聞不問,先生看了很不忍,告訴妻子:「小孩子長大後可能只知道有外傭,但卻不知道有媽媽。」這句話對她有很大的衝擊,於是她開始向外尋求一個可能的答案。

在會談的過程中,過去的往事一一浮現,原因在於小的時候,父母婚姻不睦而離異,父親因為懷恨母親的離開,將憤怒轉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不時以賤、妓女等不堪入耳的詞彙當著女兒的面責罵起來。小的時候,當事人不懂得反抗,只能照單全收,但卻在幼小的心靈中烙下深深的印痕。

而她的父親早在其結婚後沒多久,因為癌症而撒手人寰。這筆小時候的債該跟誰索回,她毫無頭緒。由於這位當事人深知這筆陳年舊債,若不徹底解決恐怕永無寧日,就連自己的孩子也會無辜受苦。最後,她採取了幾個做法,第一她寫了一封寄不出去的信,帶著這封信來到父親的墳前,向他訴說陳年往事以及過去自己所受的傷害。她選擇讓這段傷害遺留在過去的時空中,在閱讀完畢後,將信燒在父親墳前,當作是彼此恩怨一筆勾消。

第二,她仍然害怕自己沒有足夠的愛好疼惜自己的小孩,在她學習默想時,邀請神聖的力量來填滿她心中的「儲愛槽」,好讓她的愛能夠源源不絕,不因過去的傷害而影響了母子親情。漸漸地,她開始擁抱她的兒子,感覺還不算太差,儘管孩子有時哭鬧不休,她也可以接受,因為心中儲愛槽的愛已能夠提供她足夠的養分,不再讓她只記得過去的傷害,而是傷害得在此刻停下來,她要創造一個不一樣的親子關係。

這段復原的過程,讓這位當事人至少用了三年的時間檢視自己、探索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影響,甚至寫那封寄不出去的信,來來回回就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畢竟一個人要面對過往的痛苦,有時是得耗費極大心力,甚至回首前塵猶不如埋首於沙中置若罔聞來得好。但這位當事人最終還是選擇面對,當心中的母性被喚回,看到兒子投桃報李回饋情感時,過往的陰影早已不存於心中!

台長: 丁介陶/George/說故事的人

任我行
看到了一個好句子:「回首前塵猶不如埋首於沙中置若罔聞來得好。」

活著,對很多有過不堪經驗者來說,真的是這樣,如果過去怎麼碰怎麼痛,怎麼碰都難熬,那何必回首前塵!

只是,過去並不會因為當駝鳥就消失了,所以還是要硬著頭皮以對,痛才能慢慢弭平,正視傷口,路才能繼續走下去!

吼~小行好像很有經驗的樣子,哈哈!
2007-05-10 00:27:38
版主回應
小行的經驗眾人皆知,自是不在話下。運用文字功力之高,若不是慣戰沙(情)場,至少是天資聰穎。

正視傷口,也是復原的一條路,只是往往會痛徹心扉,很容易放棄,堅持到底的人,總有許多報酬在路的盡頭。
2007-05-10 00:43:05
小行
半夜爬來這裡得到鴕鳥靈感~~
剛剛應用在第10集上~
哈哈哈,排列組合後快寫好了。。。
好高興,來說

感謝駱駝~感謝George~感謝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05-10 11:17:40
版主回應
能夠幫上忙也不錯,期待新一集出現!
2007-05-11 00:19:51
希拉
聽說心理治療方法中,
有一種&quot空椅療法&quot,
也是類似的治療法--
假想面前的一張空椅上坐一位曾傷害你的人,
然後對著空椅把內心的話說出來...

天啊...
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吧~~~

曾受過言語暴力.情緒暴力.情緒勒索...的人,
還禁得起這樣的追憶過程嗎~~~> <

也許愛是惟一的力量吧,
找回愛更需要勇氣和力量!
2007-05-11 09:30:54
版主回應
希拉是學心理諮商的人ㄟ,連空椅都聽過,不得了。若不是聽過,難道是去諮商過嗎?

的確,愛是唯一的力量,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走出傷痛。
2007-05-12 15:52:02
希拉
歹勢啦~~~~呵呵
其實我是從一本推理小說--&quot空椅&quot
得知這種心理療法,
這...也算是某種意外收獲吧~~~^^&quot
2007-05-15 06:25:43
版主回應
書讀得多也是有好處的!
2007-05-16 16:14:50
胡思
面對過往的痛苦其實更可能是面臨自己內在缺乏愛的那一部份。雖然那個缺乏可能是由於因為自己被傷害或不被愛,所以不僅關閉了自己,同時也失去愛的能力(因為這樣可能可以避免被進一步傷害)。但是要看見這樣的自己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看見,然後開始學著愛自己,開始學著原諒傷害自己的人,最後學會去愛別人。也許過往的陰影不會就這麼完美的消失不見,但卻會變成另一種人生的力量。前一陣子看到有個精神分研討會的演講題目是「愛與修復」,我想很適合做為這個想法的註腳。
2007-05-16 04:34:06
版主回應
是的,受傷的人學會自我保護避免再次受到傷害。除非有所修復,那愛人的能力才會展現。

胡思的註腳很好,跟我看的一本書《建立高EQ的教會》有相同的觀點,書裡談到要破除往事的影響力,才有辦法向前看、往前走。
2007-05-16 16:18:48
其實很多自己的缺乏,多來自於過往的痛苦
有種心理治療叫做家族排列,透過這方面的覺知,可以了解自己和家族成員中的心靈互動

復原是需要時間來修補的,但是如何去面對需要更多的勇氣
這片的美麗在於天性,但是那種草原中馬頭琴的呼喚,更有種震撼!
2007-05-23 15:34:04
版主回應
我有聽過,好像是家庭星座排列,家中書架還有這本書,不過我還沒機會去鑽研。

復原是需要時間,也需要勇氣,旁人的支持更是不可少。馬頭琴的呼喚,增添不少神秘色彩!
2007-05-23 16:10:11
希拉
嘿嘿~我又來插花嚕......^^

家庭星座排列那兩本書,
其實根本與星座無關。
主要談的是每位家人在家族中的“位置”,
就如同宇宙間每顆星星有自己的運行軌道和位置。
也是談及如何找回愛、找回親情和認同的治療方法。

不錯的家族治療書籍,作者曾親自來台灣作示範。
但聽說在學界的爭議也頗大呢~~~
2007-05-25 01:19:27
版主回應
希拉說得對,這個療法與星座無關。當然,這個理論現階段不算是個熱門理論。在台灣,現在的熱門諮商理論是後現代,但不知道還能流行多久呢?
2007-05-25 07:56:4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