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21 15:49:29| 人氣1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七、三世諸佛所行正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七、三世諸佛所行正事


  不只是現在要完成四禪,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也要修出入息念,甚至三世諸佛也和現在的比丘同樣要修出入息念。有何依據呢?《雜阿含經》(大)八一五經就有說明。八一五經文白話大意:

  我親自聽過以下的經教:

  曾經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正在結夏安居。那時,很多的上座聲聞(依據《集異門足論》卷四言,上座有三種:(一)生年上座即指尊長、耆舊(二)世俗上座即有世俗財產、地位、權力者(三)法性上座:即法臘較長智慧解脫,已證得阿羅漢者。)都在世尊左右的樹下、窟中安居。這時,有很多年輕的比丘來到了佛陀的住所,向佛陀行禮之後,就退坐在一邊。

  佛陀就為諸位年輕的比丘說種種之法,佛陀說完之後,大眾都靜靜不語而住。

  諸年輕的比丘聽佛陀所說後,都歡喜而隨喜,從座起,作禮之後就離去。

  諸年輕的比丘離開了佛陀,然後就到上座比丘之處,禮諸上座之後,就退於一邊坐下來。
這時,諸上座的比丘就作是念:我們應當攝受指導這些年輕的比丘,或者一人指導一人,或者一人指導二人、三人、甚至更多的人。作此念之後,立即攝受指導,或一人指導一人,或者一人指導二人、三人、或更多的人,其中有上座指導人數達六十人者。

  那時,世尊於十五日布薩之時,就來到大眾之前敷座而坐。

  這時,世尊觀察諸比丘後,就告訴諸比丘們說:「很好!很好!我現在歡喜諸比丘們能行諸正事,是故,比丘們!應當要勤勉精進!」

  在此舍衛國裡,於滿迦低月(印度曆第八個月,雨季之最後一個月,也是我國陰曆之八月),在人間到處遊行的比丘,聽到世尊於舍衛國結夏安居,這些比丘就在安居將結束之前,作衣服,持衣缽,在舍衛國人間遊行。漸漸來到舍衛國之後,就放下衣缽,洗足後,往詣世尊之處,稽首禮足後,退坐在一邊。

  那時,世尊為這些遊行於人間的比丘,說種種的法,世尊開示以後就靜靜不語而坐。

  那時,在人間遊行的比丘們,聽佛說法,歡喜而隨喜,就從座位站起來以後,向世尊作禮離開去,然後就到上座比丘之處,向上座比丘行禮之後,退坐在一邊。

  這時,諸上座就起此念:我們應當指導這些於人間(市區)遊行的比丘,或者一人指導一人,或是一人指導二人或數人,乃至達六十人者。那些上座的比丘,指導在人間遊行的比丘,無論是教誡、教授他們,都善知先後次第。(由此可知法次法向的重要性)

  那時,世尊於每月十五日布薩之時,來到大眾前,就敷座而坐,觀察諸比丘眾,就向諸比丘們說:「很好!很好!諸比丘們!我很欣悅你們所行的正事,喜樂你們所行的正事。諸比丘們!過去及未來諸佛也有如比丘眾所行正事,為什麼呢?因為現今的比丘眾當中的諸長老比丘們,有的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而住。有的比丘身見、戒禁取、疑三結已斷盡,而得到須陀洹(初果),已經不墮於惡趣處(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決定而會正向於三菩提(正覺),七有天人往生後,就能究竟苦邊。也有比丘,身見、戒取、疑三結斷除,進一步的貪、瞋、癡已經薄弱了,而得須陀含(二果)。也有比丘身見、戒取、疑、貪、瞋已經斷除了,而得阿那含(三果,不還果),往生色界而能般涅槃,不會再次還生於此世間。也有比丘,得無量神通的境界|所謂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有關六通,我在一乘道有介紹過了。)有的比丘修不淨觀,而斷滅貪欲;修習慈心,而斷滅瞋恚;修習無常想,而斷滅我慢;修習出入息念,而斷滅覺想。為什麼呢?比丘們!為什麼修出入息念而斷滅覺想呢?這位比丘依於此聚落,……乃至觀滅出息如觀滅出息而學,這就稱名為修出入息念而斷滅覺想。」

  佛陀說完此經後,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既然過去三世諸佛都一樣修出入息念,那麼我們當今的修行者,也應當修出入息念。修出入息念不只是破除昏沈及散亂之心,還可完成四念處、四禪、成就七覺支,到達破除無明而生起明,完成斷欲貪、超越欲貪,到達心解脫。從《雜阿含經》中所選出的經文,主要就是證明佛陀曾經有這樣的開示過出入息念法門,以及修出入息念法門的大果大利益,甚至詳細說明如何修出入息念的方法。我所說的皆有經典作為依據,如果有不符合經意,請各位不必客氣的指出。佛陀教導弟子們要有自己思惟自由,不要一味的聽別人所說就相信,何況當今離佛陀在世已二千多年了呢?

台長: 迪克張
人氣(1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