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15 06:59:35| 人氣6,3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苗栗銅鑼]:客家大院~濃濃客家味道‧先民文物古意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客家大院:
TEL:037-985783
地址:3苗栗縣銅鑼鄉龍泉15號(桐花公園內)
參觀費用:免費
停車場:免費

苗栗縣民有客家、閩南、泰雅、賽夏、巴宰、道卡斯等族群,其中客家佔65%,是名符其實的客家大縣,縣政府乃在桐花公園內設置客家大院,原意在作為桐花公園的管理站,漸漸發展出傳統匠師與現代建築師共同構思的「客家大院」,使得這座三合院融合了古典與現代建築美學。大院從97年底起進行規劃設計,98年中建築施工,至99年4月完工,歷時約一年半。

客家大院位於銅鑼鄉有「雙峰筆架現文光」雅譽的「雙峰山」山脈山腰,約朝東北向,面向後龍溪與銅鑼公館平原。山下「客屬大橋」一端是72線快速道路,72線是「苗栗之心桐花山城環狀旅遊線」上的重要路段。

客家大院建築物目前面積約300坪,規劃理念包含「遵古、模仿、創新手法併用」、「開放觀光與深耕客家同步」、「體驗與解說整合」、「硬體與軟體兼具」、「長遠規劃與分期實施」。

目前完成中心三合院,未來再集縣民與專家學者智慧,定位客家大院功能及設施擴大方向,例如客家藝術村或客家書院等。擴建的初步構想,至少包括客家山歌戶外劇場、客家文化學習館、門樓、角樓、展覽室、住宿室、照牆、半月池、菜園…等,讓客家大院成為「活的三合院」。

客家大院正廳牌匾依古制,字體從右往左是「客而家焉」,意即客家人來到這塊土地生活後,認同、熱愛這塊土地,並定居下來、以此為新家園、新家鄉,因此牌匾下方對聯橫批即寫道「客居苗栗永為家」。也可以解說是貴客來到客家大院,感到賓至如歸,感到有家的親切感、歸屬感。

客家大院展現客家人勤儉樸實的人文精神,其所希望營造的美感包括格局大氣與莊嚴之美、傳統木造建築形制與比例之美、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穩定與永恒感之美、屋頂漸層與韻律之美、左右對稱與平衡之美、量體虛實與對比之美、色彩純淨與豐富之美、聯語文質與深情之美等。敬請細細品味與指教。(旅遊日期:2011/12)

自行開車前往銅鑼客家大院:
 
1.大雅(中清)交流道=>右轉三義交流道=>右轉尖豐公路=>中正路見大同路左轉=>銅鑼火車站=>沿著苗119線=>經過銅鑼工業區=>可見客屬大橋,過客屬大橋即達桐花樂活主題公園內客家大院。

 2.大雅(中清)交流道=>右轉苗栗交流道=>後汶公路直行=>右轉客屬大橋,過客屬大橋即達桐花樂活主題公園內客家大院。

▼客家大院的主建築正面照

▼苗栗縣客家大院園區,自從99年5月啟用以來,就成為縣內新興熱門的觀光景點。

▼是客家傳統的三合院,展現出客家人的勤儉樸實的精神!

▼客家大院建築物目前面積約300坪

▼客家大院擷取全國各地客家傳統三合院的優點做設計,不但注入正統客家元素,也充分展現客家人勤儉樸實的人文精神。

▼客家大院一偶

客家大院正廳牌匾「客而家焉」,係依古制,字體由右至左書寫,意即客家人來到苗栗這塊土地後,定居下來生活,並認同、熱愛此地,以此為新家園、新家鄉,因此,牌匾下方對聯橫批即寫道「客居苗栗永為家」。

其實引用周朝末年戰國時代楚國令尹(後為宰相)春申君黃歇所作的<送子行>這首詩作中的兩句「…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來解釋「客而家焉」是非常貼切的。

▼客家大院正廳外的牌匾寫著『客而家焉』

▼客家大院的牌匾

▼李道雄在客家大院前留影

▼台鈴嫂在客家大院前留影

▼門口旁有個汲水器(幫浦)

▼客家大院正廳外還有四尊壇甕,寫著『客家本色』

客家人的廳下(正廳)

「廳下」是客家夥房建築中最重要的地方,也是一棟夥房屋的開始,當屋主要興建房屋時,首先要請地理師來擇地,選吉位,定吉方,吉方就是房屋的座向,從吉位向吉方的延伸直線稱為分金線,在建築學上稱為中軸線,也就是這棟房子的龍脈。選定了吉位與吉方之後才開始進行房屋的興建,通常吉位就是建「廳下」的位置,所以「廳下」是一棟夥房屋的開始。

「廳下」是客家夥房中最神聖的地方,通常這裏不會用來接待訪客的,也不准孩童入內嬉戲,客家人通常有「神在廟,祖在堂」的傳統生活習俗,所以客家的廳下是祭祀祖先的祖堂,不過現在走進客家家庭常會看到神明在中間,那是受到在地人文環境的影響,但是在家族的宗祠中通常還是默默的在遵守著傳統習俗。

▼客家大院正廳

▼客家大院正廳

▼正廳右側桌椅茶几的擺設

▼正廳右側桌椅茶几的擺設

▼正廳桌椅茶几的擺設

▼正廳桌椅茶几的擺設

▼古床

▼正廳房間內擺設

▼書桌

▼牆上掛的字畫

▼牆上掛的字畫

廊下的客家風情
 
廊下兩側呈現著許許多多的客家詩詞,這些詩詞是由一位機械博士李源發先生以苗栗十八鄉鎮市的特色、特產及客家先民生活情形為背景所撰寫的詩詞。

這些詩作不但把苗栗十八鄉鎮市的特色、特產描述的鉅細靡遺,也把客家先民的生活情形描繪的非常寫實、生動、透徹,讓許多較年長的訪客們走到這裏後不覺住足瀏覽,有的在回憶當年艱辛的生活情景;有的甚至以吟唱山歌的方式抒發再次被觸動的心情。

▼割禾

▼迎龍

▼炙火囪

▼細人仔摘茶

▼?面

▼蠶絲

▼出磺坑

▼膨風茶

▼客家農村詩頌

▼田園樂

▼尿桶

客家先民影像記錄

客家大院呈現著許多客家先民的農村生活、古老行業……等等的影像記錄及所使用的農、用具包括寒冬取暖的火囪、保存食物的吊籃(又名氣死貓)、製做米篩目的米篩仔、簑衣……。

其中有件外型長得像龜殼的「龜甲笠」,鮮少人知悉其名稱與用途,它是農人們在蒔田及挲草時背在背上防曬或防雨的用具。

在影像記錄館門口處有件大型的農具,叫做「風鼓車」,是農人們把曬乾的稻穀,藉助人工風力來篩除冇穀、雜物、塵土……等等的重要工具。

▼好久不見的蓑衣,還有捕魚的器具...

▼古農家用具,採茶等的器具...

▼介紹苗栗陶瓷的特色

▼展示苗栗陶瓷作品

▼客家大院這兒還有規劃個《桐花故事館》,展示有花燈。

▼台鈴嫂在桐花故事館內留影

▼桐花故事館內展示的花燈

▼桐花故事館內展示的花燈

走廊的牆上貼有許多用竹籃當背景襯墊的,類似客家的打油詩、客家諺語、客家詩詞等每副內容都非常有意思。

這些客家的打油詩、客家諺語、客家詩詞等讀起來,真有些難度,有些自創字,相信非客家人就無法完全了解,不過一些淺顯的讀起來都頗有趣的。

▼山水農產篇

▼山水農產篇

▼山水農產篇

▼民俗桐花篇

▼民俗桐花篇

▼油桐樹、油桐花與油桐子的解說及桃花調山歌:"油桐花"

▼耕山耕田篇

▼耕山耕田篇

▼耕山耕田篇

▼古老行業篇

▼古老行業篇

▼古老行業篇

▼古老行業篇

▼兒時回憶篇

▼兒時回憶篇

▼農村生活篇

設置在大門左側牆上的神龕是客家人專門用以祭祀天神的香爐,客家人所稱的天神是指三官大帝,是客家人最普遍的信仰,三官大帝是道教神系中神階很高的天神之ㄧ,三官是指天、地、水三官,是道教中掌管天堂、地府、海洋三界之神,故又稱三界公或三界爺。

◎天官大帝(紫微大帝):相傳是堯帝,堯帝愛戴百姓,制定春、夏、秋、冬四季,劃分1年12個月份共有365天,讓百姓能按順序耕種;傳位予賢者,仁德感動玉皇大帝,所以命為天官。掌管上界天堂,主賜福。

◎地官大帝(清虛大帝):相傳是舜帝,舜帝事奉後母致孝,以德報怨的孝心聞名天下,帶領百姓開墾土地有功,玉皇大帝命為地官。掌管下界人間,主赦罪。

◎水官大帝(洞陰大帝):相傳是禹帝,禹帝以疏導河川方法,整治黃河洪水氾濫,消除中原水患,使天下大安,功勲莫大,玉皇大帝命為水官。掌管陰界地獄,主解厄。

三官中以天官信仰最為普遍,民間視為「福神」,在春節時,常畫作年畫,身穿大紅官服,龍袍玉帶,手持如意,面容慈祥,一付雍容華貴的氣派,常貼在門上,希望天官賜福添壽。

▼圍牆上神龕:天官賜福神位

▼銅鑼客家大院位置圖

風箏與風 - Twins (粵語)

台長: 台鈴(李道雄)
人氣(6,3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苗栗縣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苗栗通霄]:馬家庄~馬總統的第二個故鄉
此分類上一篇:[苗栗卓蘭]:鯉魚潭觀景台~是飽攬鯉魚潭美景的最佳地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