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1-21 07:09:01| 人氣12,3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北新店]:碧潭風景區~昔日台灣八大景之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據時代坐「萬新火車」遊碧潭是台北人最大的享受,日本人則流行夜遊碧潭,從艋舺乘船而上品嚐新店香魚,欣賞一空明月照長虹的勝景,再擊舟而歌逐流而返。
 
行駛於萬華與新店間的縱貫鐵路新店分支線,全長10.5公里的單軌路線,自萬華起站經馬場町(和平)、古亭町(古亭) 、螢町(螢橋)、水源地、公館、景尾(景美)、十五分、七張、大坪林、新店等14站,每日往復4次。
 
早期是以運送木材、茶業、煤為主,並有助於鎮撫原住民。光復後由台灣鐵路局收購而結束民營身份,每日往返增加為10個班次。
 
直到北宜公路、新烏公路、新店中和公路陸續完成後,於民國54年功成身退,完成44年的歷史任務。
 
碧潭為台灣昔日八大景之一,風景秀麗,位於捷運新店總站附近,交通甚為便利,為台北都會區民眾假日旅遊休憩的好去處。
  
碧潭因河岸寬廣,水色澄碧、平靜如潭而得其名,適宜划船、游泳、釣魚等活動。東岸設有遊艇碼頭,供遊客泛遊潭西岸懸崖干仞,山岩絕峙有「小赤壁」之美譽。
 
碧潭風景區已成為大台北地區旅遊的知名景點,非常適合全家大小、情侶約會、朋友談心漫步的旅遊勝地,搭配周圍的碧潭風景區旅館飯店業者、餐廳、咖啡屋等服務業的發展,帶動一股碧潭旅遊另一波高潮。
 
另外,新興的小碧潭景觀廣場也是到碧潭地區旅遊應該前往參訪的旅遊景點喔!碧潭風景區的觀光人潮,使得碧潭風景區成為國外人士旅遊落腳處之一,讓來到碧潭旅遊的您,能留下豐富且精彩的回憶。(旅遊日期:2008.12.20)

★ 自行開車前往碧潭風景區:
1、國道一號:由圓山交流道下,接建國高架道路續行辛亥路,沿基隆路高架道至環河快速道路續行即可到達碧潭風景區。
2、國道三號:
(1)、由新店交流道下,接中興路、碧潭路即可到達碧潭風景區。
(2)、由安坑交流道下,接安康路一段即可到達碧潭風景區。
 
★搭乘大眾運輸前往碧潭風景區:
1、捷運:搭乘捷運新店線至新店站即可到達碧潭風景區。
2、公車:搭乘642、643、648、650、905、909、棕7、綠1、綠13至碧潭橋頭站即可到達碧潭風景區。
 
↓碧潭吊橋是碧潭最具代表性的景觀

 

位於碧潭邊的老街道~新店路街屋,早期樓房成排。此區可說是新店市商業極為鼎盛之地,各類五金雜貨、商店、販家櫛比鱗次,加上菜市場攤販林立,市集生意盎然。
 
新店老街,即現今新店「碧潭吊橋」東岸之「新店路」,早年是農作物及日用品之集散地,亦是山上居民的購物中心,因為昔年有河運、輕便路及吊橋之便捷,故曾鼎盛繁華。
 
↓新店老街

碧潭水岸的景觀在歷經9個月的工程後,已經在今年(2008)7月向民眾展示新風貌
 
↓重新整建後的碧潭水岸,在堤岸上設有餐飲販賣部

↓可在餐飲販賣部享受美食、賞景、休憩

↓可在餐飲販賣部享受美食、賞景、休憩

↓餐飲販賣部~赤壁食堂

↓慶祝聖誕節的裝飾物

↓慶祝聖誕節的裝飾物

↓慶祝聖誕節的裝飾物

↓卡通人物造型的人偶,小朋友爭相與其拍照

↓我也暫時"還老返童"一下

↓卡通人物造型的人偶

新店碧潭的新店渡渡口,因其交通需要,至今保留全台唯一的人力擺渡船,當地仍有數十名居民就近到對岸上學、買菜,都靠渡船通行。
 
由於灣潭未來開發預定增闢聯外橋樑,勢必取代渡船現有的交通功能,文史團體建議恢復新店渡口位在和美煤礦的現址,增加文化意涵與遊程豐富性,否則難保百年渡口不敵時代變遷而淘汰。
 
早年新店溪自上游到下游,共有廣興渡、小坑渡、塗潭渡、灣潭渡、小粗坑渡、新店渡等九個渡口,隨著產業道路開闢,渡船的交通功能被取代,遂變成歷史回憶。
 
如今只留新店渡,以官辦民營方式經營,當地居民乘坐免費,也讓這項新店溪的渡口特色得以保存。
 
未來灣潭開發,興建更為便利的陸橋後,渡船勢必要從現有的點對點交通功能,轉型成文化與休憩功能,要如何吸引民眾體驗渡船之旅,勢必規劃延伸的文化景點。
 
「和美煤礦」礦坑口,那裡才是新店渡最原始的地點,遊客在此上岸後了解早期礦區洗煤、運煤的歷史,並連接早期碧潭樂園山腳處碼頭,串連和美山步道,形成三角對渡,串連不同的岸上景點,成為文化之旅的一大特色。
 
↓新店渡渡口

↓新店渡渡口

↓新店渡渡口邊的河岸

碧潭吊橋是碧潭最具代表性的景觀。建於1937年(民國25年),橋長200公尺的碧潭吊橋,當時不僅是聯絡中和、新店間的重要橋樑。
 
同時由於造形優美,獨具特色,數十年後更成為碧潭風景區的景緻焦點,更成為新店市的市標。
 
宛若長虹臥波地點綴碧綠的潭水,佇立橋上,俯望葉葉小舟悠遊於天地間,遠眺新店溪曲折迂回行來,山光水色,明麗秀朗;
 
黃昏時,潭面籠罩在一片霞光之中,夕陽余暉,美景無限;夜晚的潭邊則聚集了一群攤販,構成極富鄉土味的小市集。
 
夜遊碧潭,別有一番風情;若時間充裕,也可在此住上一夜,細細欣賞碧潭晨昏之美。
 
碧潭吊橋因為設計上只能使用20年左右,為使碧潭吊橋能夠長久保存下去,新店市公所把碧潭吊橋中間走道分隔成雙向人行橋道,如此一來碧潭吊橋沒有行汽車,那它的使用年限自然就可以加長許多年。
 
一直到民國89年2月初,動工把碧潭吊橋重新施工整裝回復當年的模樣,於民國89年7月22日正式完工啟用。
 
↓碧潭吊橋建於1937年(民國25年),橋長200公尺的碧潭吊橋

↓李道雄在碧潭吊橋上留影

↓碧潭吊橋橋塔高度20公尺

↓碧潭吊橋造形優美,獨具特色,一如往昔長虹般高懸於青山綠水中。

↓碧潭吊橋夜景

↓碧潭吊橋夜景

↓碧潭吊橋夜景

↓碧潭吊橋下的定時水舞噴泉

↓碧潭吊橋下的定時水舞噴泉

↓碧潭吊橋原貌整修誌

碧亭
碧潭之美,美在潭清水碧,美在奇岩異石,而碧潭吊橋,長虹般懸於碧水之上,點景於青山翠綠 之中,更使碧潭整體景觀增添無限風情與魅力,而在早期碧潭吊橋更提供當地兩岸居民往來孔道,兼具交通功能。
 
碧潭開闢之初稱「獅山邊大潭」,又稱「石壁潭」,瑠公圳設竹蛇籠攔水後,水位上升,潭深水碧,美稱「碧潭」,又有「小赤壁」之稱。
 
碧潭,踏過數十年歲月滄桑;碧潭吊橋,一如往昔長虹般高懸於青山綠水中。多少愛侶曾在此依偎漫步,互訴衷曲;多少遊客在此留下身影,追憶過往,不勝唏噓。
 
自從吊橋橋面、沿岸堤 道及岩壁增添燈光設施後,更添加了幾許羅曼蒂克的氣氛。在水波與燈光相互輝映下,襯托出夜 晚潭面深邃朦朧之美。
 
↓澄碧的水質、平緩深廣的潭面環抱著素有「小赤壁」之稱的巨大岩壁,是碧潭最樸質的美

↓碧亭入口的石碑詩句:「一潭水色共長天,僂指前遊五十年,風景蒼茫人老大,慰情舉目卻依然。」

↓碧亭設在碧潭吊橋西側奇岩異石上

碧潭北二高大橋:和「碧潭大橋」平行之北二高大橋,橫立於碧潭之上,為碧潭的現代奇景之一。
 
長850公尺的弧形拱橋,線條柔和美觀,主孔跨徑長達160公尺,是島內目前最長的預力混凝土箱形橋樑,恰與老舊的碧潭吊橋形成強烈對比,為碧潭帶來全新的景象。
 
尤其是夜幕低垂之際,碧潭邊點起盞盞夜燈,在碧橋上隨意觀賞炫麗燈光婆娑 搖擺,無限的風情將碧潭襯映得多姿多彩。
 
碧橋景緻依舊風韻猶存,茵水悠悠;而河岸親水公園及小木屋賣店,也增添了西岸的遊憩性。
 
↓碧潭北二高大橋

↓碧潭北二高大橋,在水波與燈光相互輝映下,襯托出夜 晚潭面深邃朦朧之美。

↓碧潭北二高大橋,自從吊橋橋面、沿岸堤 道及岩壁增添燈光設施後,更添加了幾許羅曼蒂克的氣氛。

↓碧潭北二高大橋

↓河岸排滿遊艇,租船遊潭的人卻少得可憐

↓到碧潭坐船曾經是台灣最時麾的玩法

↓河岸排滿遊艇

↓河岸排滿遊艇

↓河岸排滿遊艇

↓碧潭~潭深水碧,故美稱「碧潭」

↓遊艇乘坐碼頭

↓澄碧的水質、平緩深廣的潭面環抱著素有「小赤壁」之稱的巨大岩壁,是碧潭最樸質的美

碧泉~大噴泉
以詮釋瑠公圳泉原為設計意象的新地標「碧泉」,乃利用碧潭清澈的新店溪水,在空中畫出一道彩虹,來滋潤都市人的心靈,並創造悠閒的浪漫氛圍。
 
~~~~~~~~~~表演時間~~~~~~~~~~~
12:00  15:00  17:00  18:00  20:00  21:00  (各15分鐘)

↓設置在碧潭吊橋與碧潭北二高大橋之間的碧泉~大噴泉-正在噴水表演

↓設置在碧潭吊橋與碧潭北二高大橋之間的碧泉~大噴泉-正在噴水表演

關於碧潭~碧潭沿革

西 元   中國年代   事                紀
史前時代 資料不齊;從中國大陸、菲律賓、南海、印尼等移民飄流至台灣。
二三○年三國黃龍二年三國志提到,夷洲即今台灣。
六○五年隋大業一年隋書東夷流求傳,流求即今台灣。
六一○年隋大業六年 煬帝派陳稜、張鄭州擊流求。
一五四四年明嘉靖二十三年 葡萄牙人發現台灣,稱FORMOSA福爾摩沙。
一六二四年 明天啟四年荷蘭人佔據台灣,明朝承認荷人佔領台灣。
一六二六年 明天啟六年 西班牙艦隊登陸雞龍(基隆)並至滬尾(淡水)傳教。
一六三二年明崇楨五年 西班牙人溯淡水河入台北平原。
一六六一年明永曆十五年 鄭成功登台,立台灣為東都、赤嵌為承天府,置天興、萬年二縣。
一六六二年清康熙一年 鄭成功擊退荷軍,計荷軍占據台灣三十八年。
一六八四年清康熙二十三年 清朝將台灣併入福建省,設台灣府,及台灣、諸羅、鳳山三縣,新店屬諸羅縣,自此福建泉、漳居民相繼來台。頒佈禁止渡台令。諸羅縣下轄「淡水二十三社」,今天的新店為其中的「秀朗社」範圍內。
一七一七年清康熙五十六年 諸羅縣志的「山川總圖」有註明秀朗社:包括今日的新店、中和、永和、景美、深坑、坪林一帶。
一七二二年清雍正元年 清廷設彰化縣管理諸羅縣北部地區,秀朗社則為彰化縣的範圍。
一七二九年清雍正七年 粵籍墾首廖簡岳溯淡水河、新店溪而上開鑿灌溉渠。
一七三一年清雍正九年 清廷又劃出大甲溪以北設淡水廳及巡檢司管理台北地區,新店為其管理範圍。
一七四○年清乾隆五年 著名的墾首郭錫瑠領導台北地區移民開拓選擇青潭溪水,準備設壩攔水,引用來灌溉台北平原,卻失敗了。
一七五三年清乾隆十八年 郭錫瑠引碧潭水鑿成「大坪林青潭大圳」為後來的「瑠公圳」。 清道光年間 新店、石碇一帶採樟種茶事業興盛。
一八六八年清同治七年 台灣茶葉外銷量持續上升,新店以及鄰近丘陵區盡是茶園,促進新店的開發。
一八七一年清同治一○年 出版的淡水廳誌大略記載大坪林等圳。
一八八一年清光緒七年 吳福元先生引進包種茶製造方法使包種茶成了新店區的特產。
一八九五年清光緒二十一年 台灣割讓日本。日本據台之初抗日非常激烈,新店依地勢之優成了抗日義軍重要之地。日本在文山區駐兵與義軍展開游擊戰。
一八九八年清光緒二十四年 新店首設公學校為新店國小的前身。
一九○一年清光緒二十一年 清光緒二十七年台灣全島設二十廳文山堡地區,日本政府因山區義軍難平服,設立深坑廳,其下又設新店、坪林尾二支廳。
一九○九年清宣統元年 因修改地方制度,深坑、新店設支廳,歸台灣府管轄。
一九二○年民國九年 深坑、新店、坪林尾三地合併稱文山郡,屬台北州管轄,文山郡役所,則設於新店。
一九二一年民國十年 日本政府鼓勵民間裁種柑橘、李子,使之成為新店地區的另一盛產,為繼茶葉之後的農作物。萬新鐵路完工對萬華、新店之間的交通,煤運、旅客、貨物有著極大的助益。
一九二二年民國十一年 進行香魚和鯉魚放流增殖計畫,香魚為新店名產,因食者眾,魚獲量逐年減少,乃設立「文山郡漁業組合」其目的保護魚類資源,沿新店溪設堰、堤,供香魚溯源迴游。
一九三六年民國二十五年 碧潭吊橋完工。
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中日戰爭結束,台灣光復。
一九四六年民國三十五年 新店鎮公所成立。
一九四八年民國三十七年 孫科遊碧潭(原名石龜潭),於小赤壁題碧潭二字,從此為名。
一九五二年民國四十一年 碧潭樂園設立。
一九五六年民國四十五年 文山水利會併入瑠公水利會,稱為「台灣省瑠公農田水利會」。
一九六四年民國五十三年 築北新公路使台北、新店交通暢通。
一九六八年民國五十七年 碧潭管理所設立。
一九七四年民國六十三年 政府選擇北勢溪興建翡翠水庫。
一九七五年民國六十四年 興建瑠公圳紀念公園。
一九七七年民國六十六年 碧潭橡皮水壩遭割破,水位降低一公尺造成水荒。
一九七八年民國六十七年 碧潭風景特定區管理所成立。
一九七九年民國六十八年 颱風過境洪水沖毀青潭堰。
一九八○年民國六十九年 乾旱使碧潭水位下降、河床露出。
一九八三年民國七十二年 乾旱使碧潭乾枯,河床完全顯露。
一九八七年民國七十六年 翡翠水庫完工。
一九九三年民國八十二年 碧潭音樂水舞噴泉完工

The Sound Of Silence (畢業生) - 長笛演奏

台長: 台鈴(李道雄)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