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25 15:06:20| 人氣4,8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北市]:凱達格蘭文化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北市]:凱達格蘭文化館


北市政府有感於台灣原住民各族群之文化,一直無法被完整之紀念與呈現,為了保存及發揚原住民文化藝術,在經過多方爭取下,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決定於北投溫泉親水公園、中山路口北側憲兵隊舊址,利用其建築基地興建「凱達格蘭文化館」,提供原住民相關主題之多媒體展示播放、傳統文物之展示、電子媒體數位化中心、多功能會議及表演空間、教育研習中心等多功\能用途場所。
 
「凱達格蘭文化館」之地理位置,位於新北投捷運站東側約200公尺處,北投溫泉公園對面,距溫泉博物館約150公尺。該館係於2000年4月在北市各族耆老祈福之下由馬英九市長及費鴻泰副議長、李銀來議員及孔文吉主委主持開工動土典禮。歷經兩年七個月之施工,並順利擇於2002年11月3日落成啟用。不僅使原住民在台北有了新家,從而落實馬英九市長文化包容、族群共榮的施政理念。
 
凱達格蘭族是平埔族的一支,平埔族其實不是台灣的土著,平埔各族都有海洋起源傳說,他們都是由海外渡海來台,各族來台時間不一。所謂三百餘年台灣歷史,即以平埔族為主,山地山胞為副之土著族群,與漢族以及荷、西、日人之接觸演變史。

雖然政府在行政措施上,目前雖仍未納入國人所瞭解的「原住民族」加予輔導,但歷史上、文化上和感情上,「凱達格蘭」一詞代表平地原住民族的圖騰象徵,也具有廣義「原住民族」之涵義與地位。我們在看待凱達格蘭文化館落成啟用之歷史意義時,必須先要有對凱達格蘭族此一基本的認識及包容的胸襟。
 
然而,數千年的台灣原住民史,卻是一片空白。中國人很晚才知道台灣的存在,有人說:《書、禹》的島夷、《列子、湯問》的岱員、《山海經、海內南經》的彫題是台灣,也有人指《史記、秦始皇本紀》的瀛洲,和《漢書、地理志》的東鯷是台灣,均尚待進一步考證。

直到明萬曆三十年(1602),陳第隨沈有容軍擊倭寇於東番(台灣),次年著(東番記),使十七世紀初台灣平埔族的生活紀錄,得以重現。「台灣平埔族史」作者潘英說:「一部台灣平埔族史,便是一部平埔族被漢人欺凌壓搾的血淚史。這首民族史詩迴腸蕩氣,不堪回首,我們低迴吟唱,能不慨嘆者幾希!」
 
平埔族在台灣的歷史現在所知者,不滿四百年,這四百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被外來民族侵奪的血淚史,這外來者是荷、西、日人及漢民族,而其中又以漢人的漢化最為嚴重。平埔族與所謂的山胞,同屬蒙古人種的一支,撫今追夕,我們這群後來者站在凱達格蘭文化館的前面,不禁對先住民產生出一份敬意,先生先死,這一片土地你們生活過,後來者的我,現在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凱達格蘭文化館總樓地板面積4,170.29平方公尺,為地上10層、地下2層之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物;結構部分設計有筏式基礎、排樁擋土、傳統支撐及地錨等。設置有原住民文化展示區、多媒體展示區、資訊中心、綜合討論室、多功能會議室。

地上1、2樓為平埔族展示區,紀念及保存各平埔族的資料,其中當然包括已消失的北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3樓是各族文化展示區,4、5樓是會議室,6樓是電子圖書館,7、8樓是綜合討論室,9樓是行政辦公室,10樓是文史工作室,是提供學者研究原住民文化的場地。
 
「凱達格蘭文化館」位於北投區中山路,北鄰逸仙國小、南側為新北投公園及溫泉博物館,由捷運新北投站往地熱谷方向步行約五分鐘可到達。兒童樂園、及親水公園間,將以電子媒體搭配平面展覽方式呈現台灣原住民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凱達格蘭文化館」還有一個富有原住民文化色彩廣場,是個可以提供原住民一個藝術表演及展覽的地方。(旅遊日期:2008/01/06)
 
凱達格蘭文化館  
電話
 02-28986500 , 02-28986501-5  
傳真 02-28986556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 中山路3-1號  
 
交通資訊 
一、自行開車:
中山高速公路→重慶北路下交流道→重慶北路→往凱達格蘭文化館方向走下山。
二、大眾交通工具:
1、鐵路→台北火車站,北出口轉接駁公車。
2、捷運→可搭捷運至新北投站下車,換230公車於北投凱達格蘭文化館站下車即達。
3、公車216、217、218、223北投(光明路) 第一銀行站下車,換230公車於凱達格蘭文化館站下車即達。

 
[凱達格蘭文化館]:李道雄在凱達格蘭文化館前留影 (遺憾的是2.3樓不可拍照)

 

[凱達格蘭文化館]:從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看凱達格蘭文化館



[凱達格蘭文化館]:北投凱達格蘭文化館



[凱達格蘭文化館]:台鈴嫂與台灣原住民塑像合影



[凱達格蘭文化館]:李道雄與台灣原住民塑像合影



[凱達格蘭文化館]:凱達格蘭文化館前的山豬



[凱達格蘭文化館]:台北市凱達格蘭文化館活動預告



凱達格蘭文化館之落成,有幾個歷史性及開創性的意義:
 
它是繼前台灣省政府在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興建「原住民文化園區」之後,是全國第一個由政府斥資在都會區所興建之原住民文化館,由於台北市是全國首善之區,各項政策之擬訂及措施之擘劃,如在教育文化、經濟發展、社會福利、 就業服務及國際化業務之推動方面,常常處於「台北第一、全國首創」之領先地位,而此館的落成又加添了台北市政府在全國先河及領先群倫的又一輝煌成就。這也順應馬市長在原住民政策白皮書中揭櫫之「廣設原住民文化藝術空間」的政策目標。

凱達格蘭文化館係指提供台北市所有原住民十族及平埔族群展示、研習、集會、表演及活動的公共空間,而非僅只限於凱達格蘭族使用,其各樓層的用途及功能就充份地表達出此館主要是在為原住民所有族人及台北市民服務,如六樓的原住民主題圖書空間及文化政策研究中心;七樓和八樓的原住民技藝研習空間,以及九樓和十樓之原住民民間非營利及非政府團體和組織的聯絡處所(即NPO/NGO空間)等,更凸顯出此館為台北市原住民族共同使用的空間,是一全台灣原住民族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是台北市民休憩、欣賞和瀏覽的一處文化景點。因此,該館之成立將可增厚台北市民對原住民文化藝術的欣賞與認知,促進原漢二族相互的包容與尊重,也將台北市更向世界級多元文化藝術之都往前推進一層。

除了凱達格蘭文化館作為北市原住民重要的教育文化研習中心功能之外,它也可涵容都市原住民生活成長的實際需要及原住民文化藝術界展現才華的揮灑空間,因此未來該館除將繼續落實原住民「常民文化」之推動,如原住民傳統技藝之研習、語言巢及原住民民間團體(社團、協會及合作社)公共使用之空間外,也將為原住民之「精英文化」盡些微薄之力,如將提供本館地下一樓作為當代原住民藝術家展示才華及心血的專屬空間,未來原住民的畫家、雕塑家、傳統技藝研習及文史工作者將可在此找到一個專屬的天地,同時四樓及五樓的國際會議及表演空間,也將為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界及文化學術界提供研討及表演之空間。而二樓之平埔族群展示區及三樓之當代原住民十族之展示區,則係較為固定及常態之文物陳列場所及各族歷史文化的基本介紹,因此是一個新舊交融、原鄉與都會、傳統與現代、常民文化與精英文化兼容並蓄、相互輝映之原住民文化中心。

我等到花兒也謝了 - 二胡演奏

台長: 台鈴(李道雄)
人氣(4,8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台北市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台北市]:台灣民俗北投文物館~鄉土情懷.文化縮影
此分類上一篇:[台北市]:北投防空壕迷宮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