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2-19 17:36:40| 人氣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近日閒讀/黃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寒假過了快大半,啥事也沒幹,就是到處趴趴走、隨地亂讀書。結果原本打算要看的書,寒假給自己的功課全都拋開了。亂。

讀了日本「國民作家」宮部美幸的推理巨著《模仿犯》。只覺得人性怎能如此之險之惡。這部書實在不能算是本格派的推理小說,因為所有謎底幾乎在下冊開始之前已經出現,剩下的都是對著人物「貼」著寫(沈從文語)的功力所在。真正的精華不在推理,而在這些人物的內心。

讀了日本無賴派作家、私小說大師太宰治《人間失格》。「人間」一詞在日文當中不是我們習慣拿來與「世間」換用的詞,而是指「人」的意思。也就是說,「人間失格」是所謂「失去做人資格的人」。這部書是太宰治的公開遺書,當時在雜誌上還沒連載完畢,他就與人殉情自殺了。整部書的腔調讀來令人慨嘆,只覺得主角葉藏是一個腦子螺絲突然鬆開之人,他的生命、他的青春簡直就像一場暴雨,嘩啦啦一場雨過去,就像流向闇黑溝渠的髒水,每況愈下。沒有任何的來由,也沒有任何的原因,他任自己漫步走向一個「失格」之人。恰巧同一天晚上,我讀了卡謬的名篇《異鄉人》(或翻譯作「局內局外」)。主角莫梭也是個無可無不可的人,仿佛對任何事情都失去了感受力。儘管自己身上發生著悲劇、發生著種種與他切身相關的事,他就像一個局外人,異常冷靜而旁觀著這些發生在自己身上關乎心理也關乎生理的變化。一切像是巧合,一切都像是幻覺:那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我」的事。

這令我想到荒蕪。一種寸草不生的荒蕪。像台北冬季的霪雨,濕冷而銳利。那不是令人驚叫出來的疼痛,而是輕輕劃上一刀,讓你發現時不經意的一刺。我想起台灣小說家舞鶴(與台語「有好」同音,每次我都想接著念「無壞」)曾說要努力做個「沒有用的人」。《模仿犯》兩個犯人就是現存社會上,有著美好學歷、迷人外表的「沒路用人」;犯案殺人不是為了情緒(恨、仇、衝痛等)、不是為了金錢,而是為了呈現人的「純粹之惡」。《人間失格》的葉藏亦然,他對於自身身為一個人缺乏信心,打從心底認為自己無法達成任何成就,乃至於他也放棄了作一個「人」。《異鄉人》的莫梭亦然,他死了媽媽又不小心殺了人(還不小心對著已死的倒楣傢伙連開四槍),卻缺少了一般人常有的驚懼心態,他就是直截了當地面對這一切後果。以一種宛若看著他人痛苦悲劇的角度看待自己。

人呢,真是種奇異的物種。疏離了別人還不夠,連自己也要抽離出去。

20050131

台長: desker
人氣(8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