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23 18:41:45| 人氣4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侯立朝/尼采論台獨6 共獨的毛馬列主義革命與建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共獨就是毛獨,毛獨就是共獨!毛澤東是中共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大領袖,毛澤東也是中共文化大革命的大戎首!最後要打倒周公的「文化霸權」的就是毛澤東!「除四舊」的文化大革命,亂打一通,並未成功。孔子被誤解,「批林批孔」把孔子矮化了,是文化的無知和思想的白癡!楊榮國與郭沫若,都是江青的打手。孔子晚年思想革命,反「周易」的陰謀性,反「周禮」的統治性,反周公的封建主義,為人立極曰仁義,第一仁義就是權力意志,第二仁義就是聖母馬利亞,第三仁義就是市場全球化。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敬、信、悅」的全球仁義社會,代替佛教的「極樂淨土」和基督教的「無罪王國」。

  何謂「敬、信、悅」的仁義社會?從漢儒到宋儒,從王陽明到戴東原,從熊十力、錢穆到新儒家的牟宗三、徐復觀、唐君毅……都不懂,也都未講到此一社會的信用狀!無知之極。馮友蘭、郭沫若、章太炎、魯迅等人,無知更甚!徒有虛名。中庸曰:「唯天下至聖者治國,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悅。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中庸第31章)。這裡從德行、能力、智慧、技術與競爭得來的信譽及事業成就,是首屈一指的首富大企業,聲名成就是譽滿全球的第一誠信的領袖!競選全球總統一定當選。敬、信、悅的社會,就是仁義聖人(尼采的超人學他)治理的大企業社會,大福利社會,大和諧社會,大喜悅社會。

  1毛獨在中國的發展,是經過三大階段:第一是國、共合作與鬪爭的階段(1921-1949年)。其中的基因是起自孫中山的「聯俄容共」,與列寧合作反帝、反殖民主義,聯合工農階級共同奮鬪。對內實行階級革命,對外實行反帝革命,內外聯合期能「畢其全功於一役」!幻想很高,期望很大,以俄為師,可望有成。這是當時世界的潮流,孫中山抓住了這個潮流。過此時機,到三、四十年代就有「法西斯主義」興起了!孫中山當時面臨的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鬪爭的問題,還沒有輪到「法西斯主義」登台。資帝既然「壓迫中國,分裂中國,瓜分中國」,不支持孫中山的民主革命!孫中山轉而「聯俄容共」,對抗資帝,打倒資帝在中國的代理人(如吳佩孚、張作霖、孫傳芳等)是應有的策略!也只有孫中山的知名度,可以執行此一策略。李大釗、毛澤東、陳獨秀算老幾?國際知名度沒有超過孫中山者,故列寧也選擇他的朋友孫中山為聯合對象!雙方一拍即合,俄援來到廣州,俄援來到黃埔,鮑羅廷代擬了國民黨的黨章,那就是列寧的黨章,國民黨列寧主義化,這是大家熟知的,不必忌諱。而孫中山的意思,是要把「列寧主義中國化」,也是無疑的。孫中山主見性很高,他不是隨便附從主義者!他深深知道「和解」不是「順從」,「合作」不是「合併」。聯俄容共,共產黨得以寄生,國民黨得以新生。新生是「主」,寄生是「從」!歷史的發展,也可以把主從關係顛倒過來,這就要看主與從本身各自顯出的革命力之強弱來決定的。所以,歷史的責任不決定於提倡聯俄容共者,而是決定於國、共兩黨本身革命力的競爭。

  國、共第一次合作,是由「第三國際」決定的,不是由中共決定的。所以,合作初期很成功,從「東征」到「北伐」都順利,蔣介石被稱為「赤色將軍」。到「寧漢分裂」與「412清黨」(1927年4月12日),國、共合作這才破裂。中共向地下發展,並在江西井岡山建立赤色政權根據地。經過蔣介石的「五次圍剿」,流落到陜北延安(1935年10月),驚魂未定,就接到由莫斯科「第三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決定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以中國共產黨的名義發表的「八一宣言」。同年12月9日,北平學生在徐高阮、蔣南翔策動下,發動了「129運動」。從此,「統一戰線」就是毛延安的總路線!目的是為了「保衛蘇聯社會主義祖國」,西不受德國希特勒納粹的威脅,東不受日本帝國主義的威脅。統一戰線在中國,就是要宣傳抗日,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這是斯大林的命令,不是毛獨的發明。

  「統戰」,就是指「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意思,把全國一切可用的人物和力量,都統一到對抗法西斯的鬪爭中來,以便保護蘇聯社會主義祖國不受威脅的意思。所以統一戰線不是愛國,而是愛蘇聯。當這個第三國際的決策傳到毛延安時,所以中共的頭頭們都不懂其意,經過了再教育,再解釋之後,他們才懂!這才提出「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日」。「西安事變」的解決,也是受到「統一戰線」的策略決定的。只要蔣介石抗日就行,就不必殺掉他。以免影響抗日的統一戰線之破碎。張學良遵從了「統一戰線」的決定,楊虎城反對,張學良面前的日文秘書苗劍秋也反對!是不知有「統一戰線」之故。(苗劍秋由日回台,親告此事)。

  統一戰線救回了蘇聯,也救活了中共。經過「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蔣介石在西安被扣押),和「七七抗日」(1937年7月7日,蘆溝橋抗日開槍),毛澤東在延安這才定下來,有了所謂「毛澤東思想」,也有了一位「壓寨夫人」江青。抗日大學的招牌在延安掛起來,抗大校長就是林彪。於是,延安成為抗日的聖地,陜北成為抗日的旗幟。毛澤東說:「七分發展,二分敷衍,一分抗日。」是上上之策,是他學習自周文王的陽謀與陰謀。--「三分天下有其二」,然後決戰於牧野。也是斯大林「統一戰線」的教導,他才懂得陽謀與陰謀的互用。

  A在「延安時代」(1935-1949年),有所謂延安文化,即是指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加「矛盾論」與「實踐論」兩篇東西,所形成的一種「整肅異己,消滅異聲」的一家之言的文化。「延安創立了一種嶄新的思想文化,他摒棄了西方近代思想的成果,以中國式的馬列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階級鬪爭學說,民粹主義,道德主義為核心,創立了延安文化。這種文化是主政黨的生存基礎,是革命政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資源。不過,四九年之前,延安文化還只局限於解放區,只有到四九年之後,它才磅礡於大陸,占據正統,成為占領統治地位的思想文化。而那些非主流的思想文化,如自由主義,也是從四九年起急速地衰落,到五七年,隨著自由知識份子在鳴放中的大批落網,作為世界觀、人生觀的自由主義完全消失死寂。而到了文革,自由知識份子的肉體也消滅殆盡,更遑論其思想主義。……」(自由主義的甦醒,2000年)王實味因為「野百合花」一文被砍頭,丁玲因「三八節有感」被下放三十年。


  B在延安時代的後期,毛澤東由美國赫爾利保證到重慶和談,是大事的大事,不能不提。重慶和談是二加二的和談,美國勸蔣「聯合政府」收容毛獨,斯大林勸毛參加「聯合政府」以求寄生。蔣介石在抗日勝利之日(1945年八月十四日)一封邀毛的電報到延安,共參國是。延安毛獨派中分為兩派意見:一派反對,理由是蔣的「誠信」有問題;另一派主張去和談,以適應美、蘇的要求,拖延時間,擴大解放區,順應勝利後和平的民意,一石數鳥,何樂不去?毛澤東決定去重慶。八月廿五日,中共中央發表「對目前時局宣言」,確定和談原則是「和平、民主、團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新中國」而奮鬪!八月廿五日提示全黨說明參加重慶和談的原因(毛選四卷本1050-1053頁)。毛澤東於八月廿八日在延安起飛時,蕭三富有一首「送行詩」,肉麻到極點:「敬愛的毛主席,至親的毛主席!毛主席站在飛機的門口,慈祥地望著眾人,一揮手,眾人鼓掌還雙手齊揮,場中頓時長出千條柳。……」毛澤東到重慶,柳亞子迎之以詩曰:「闊別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彌天大勇誠堪格,遍地勞民亂倘休!霖雨蒼生新建國,雲雷青史歸同舟!中山卡爾雙源合,一笑昆侖頂上頭。」也很馬屁化。(重慶和談之經驗探討,參閱附錄三「迎接談判:記取過去經驗」一文)

  2第二是毛獨建國與治國的亂搞階段(1950-1979年)。從1946年開始的國、共第二次內戰,蔣介石在「東北戰役」、「京津戰役」、「徐蚌戰役」都失敗之後,布置江防,於1949年元旦,宣布下野,代總統李宗仁派遣和平代表團(張治中團長)到北平與毛獨談判,於四月一日愚人節開始,周恩來提出八條廿四款和哀的美敦書,逼使南京接受,南京尚未答覆,毛澤東即於四月廿一日,下令百萬共軍從三處橫渡長江,直取南京,中斷了和談。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人民政協在北平首次召開,出席代表662人,通過臨時約法的「共同綱領」,是四大階級聯合專政,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選出毛澤東為主席,宋慶齡、李濟深、張瀾、朱德等人為副主席,周恩來為國務總理兼外長。十月一日毛澤東在天安門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毛獨正式成立政府,建立新國家。建國治理的步驟分為三期:

  (1)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50-1957年)
  (2)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7-1978年)
  (3)改革開放利用外資(1979-2008年)

  前兩期都由毛澤東負責,從「土改」、「工商改造」到「思想改造」,最後以「人民公社」作結束,都是失敗的。在社會主義建設階段,由於蘇聯撤資,毛澤東不得不搞「土法煉鋼」大躍進。大失敗之後又搞大文革,使中國社會主義進入死期。唐山大地震是警號,也就震死了毛澤東。三十年白白浪費於毛澤東「任性而為」之手!全體共產黨員都應是陪葬人俑!彭德懷大膽發言被整,林彪大膽奪位墜機!知青無知,老帥無膽,只能逮捕江青四人幫,不敢批毛一句!葉劍英、李先念、鄧小平們是十足奴性。「第五個現代化」起來反抗了!反抗運動一直延續到「8964」!而後進入到「學尼采熱」,一直熱到今天。尼采目中無神,共產黨的神位性,是不被重視了。現在大陸的書架上,馬恩全集讓位了,列寧、斯大林全集讓位了,毛選、鄧選讓位了,流行的全集是「尼采全集」注疏集。尼采在中國,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世紀末,兩次流行高潮,推倒了馬列主義,的確不是偶然的。中國的青年有眼睛,所以中國仍是有希望的。尼采的思想,反對賤民的民主主義,更反對賤民的社會主義。他欣賞「主人道德」,批判「奴隸道德」!「中國可以說不」就是奴隸道德的表白。「湯武革命,應天順人」就是主人道德的表白。禪讓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是高貴性的選擇,而非市場式的叫賣的民主,尼采是贊成的。所以,共產黨要慎選「接班人」,黨內無人,可以到黨外選,不可獨霸政權。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不是共產黨人的中國!胡錦濤要聽清楚。傲慢必敗,獨霸必亡。
  

  3改革開放利用外資的階段(1979-2007年)。現在共產黨人只剩下這個階段可以誇耀的了!「延安文化」是破產了,「社會主義改造」是破產了,「人民公社是天堂」是破產了,「文化大革命」是破產了,「四人幫」是捏造的歷史也破產了!鄧小平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神話」也破產了!江澤民的「有利於」也破產了!沒有高深學問的治國口號都破產了!只剩下孫中山的「利用外資,開發實業,搞好經濟建設,滿足民生需要。」的實業計劃,流行不息。沒有當年孫中山的聯俄容共,就沒有今天中共的政權;沒有當年孫中山的實業計劃,就沒有中共的改革開放利用外資開發經濟特區,而有現在「中國崛起」的成就。毛澤東和鄧小平都看過「實業計劃」,國民黨沒有時間去實現它,毛澤東照搬蘇聯模式忽視了它,直到鄧小平在毛澤東屍體之下找出了它,實現了它的初步,中國崛起就發光了。

  這是大陸經濟學家所忽略的!遺忘歷史,必將死亡!也是胡錦濤必須承認的歷史認識!孫中山是國、共兩黨的共同領袖,迄今未變。毛澤東變了,蔣介石變了,孫中山未變,仍是國、共兩黨的共同領袖。

  最近這兩天,我看到民進黨人黃煌雄寫的一篇文章「戈巴契夫、趙紫陽、胡錦濤」(10月8日中國時報),比較得很好,結論未定。黃煌雄在台大政治系做學生時,他的碩士論文「縱橫家」(名稱重點)給我看過,他是民進黨中不失知識份子風格的稀有動物之一,早該做「禮部尚書」,勝過杜正勝太多太多!中國的「改革開放」與蘇聯不同,蘇聯自殺死亡之後,俄國實行了「休克治療」,政治回到「杜馬」,經濟完全「走資」。中國鄧小平是半調子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重點是:經濟市場化,政治一體化,思想四堅持。這就是所謂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即與俄國走完全不同的路線的意思!並非是指「有中國文化的特色」!中國文化的特色之ㄧ是「禪讓民主」,相近於羅爾斯的「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以及所有共產黨的理論家,都是不懂的!只有本教授懂得。中國政治改革之路,亦如羅爾斯所指斥的「市場民主主義」,是甚不公平正義的假民主主義,而是由審思熟慮經過考核德行、智能、政績與輿論認同的人選,協商產出的民主人物,作為政治領袖的人物,才是真民主。古代中國的堯禪讓給舜,舜禪讓給禹,就是這個理想模式的典範,查查「書經」中「虞夏書」及「皐陶漢」便知考核繼位人選之慎重,比賤民一人一票愚昧方法要好多了!尼采贊成禪讓,由英雄選擇英雄,反對由賤民選擇賤民。我也是「審議民主」的贊成者,反對賤民公投選出寡廉鮮恥像陳水扁這樣的總統!也反對美國賤民選出的好色口交的柯林頓式的總統。民主的類型不一,選舉方法也不一,經濟市場同一律的「等價思想」是落伍了!民主市場化也落伍了!(參閱中國后殖民革命與解放進行式)

台長: dddiary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