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2-09 08:00:00| 人氣7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機食材好在哪?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機食材好在哪?


這是一個問題,沒有結論,就跟核能爭議時我提出了問題一樣,希望能獲得更多人的參與跟討論。

圖片來自「蘋果裡的蘋果批 – Uncut version」

鎘米、戴奧辛鴨、狂牛、瘦肉精病死豬、抗生素雞、重金屬魚、農藥殘留蔬果…三聚氰胺,然後是塑化劑,雖然說新聞是一波波出現,但其實都同時列名於台灣人的飲食清單上。因此,除了排毒熱潮不減之外,「有機飲食」的話題也因為飲食安全危機而備受討論。先不談問題很多的各種「排毒招數」,我想先問:有機食物真的比較好嗎?

這份去年5月的研究從四大醫學研究資料庫中分析了從1958年到2010年3月份的98,727份研究,僅找出12則研究屬於有機飲食跟常規飲食的健康比較研究。研究者發現這12則研究中,研究方法都差異很大,其中8份是人體研究,其中包括6份臨床實驗、1份橫斷面研究(指觀察只涉及某一時間點之母群或現象的一個樣本),1份世代研究,另外4份則是動物研究或人類細胞株跟血清的研究。其中最大型的研究發現,若是非常嚴格地食用有機乳品食材,可以降低嬰兒得到溼疹的風險,其他的研究則都沒有顯示出有機食物比一般食物來得更營養因此讓人更健康的證據,所以也沒有任何量化的後設分析可以成立。

我並不是要就此直接否定有機食物,我更好奇的是:為何相關研究會如此少?研究的正面結果又多半薄弱?當然,這些研究應該多半聚焦在美國,於是我也試著找找看本土研究的結果。我花了一點時間(但沒有很認真)的搜尋,找到這則台北醫學大學的研究,研究者陳子穎發現「有機飲食之攝取對人體內抗氧化酵素系統是有助益的,然而良好之生活型態及適當之飲食,亦可對人體內抗氧化酵素活性有提升之作用」,但也僅此而已。如果你知道其他研究,歡迎留言。

在PanSci的臉書頁上,Fleir Tzou提出見解:

我覺得這個議題的出發點似乎是個誤會。有機飲食是指從農場到餐桌的完整過程當中排除了人工物質的對食物本質的危害,讓這個食材可以發揮其本身應有的營養價值而不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我自己的理解是,有機飲食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試圖要去讓食材變得"更營養",而是發揮其本身的營養價值,不多不少,如此而已。

尤有甚著,有機飲食有時候是在做"減法"。減掉化學肥料,減掉農藥,減掉為了保存、增鮮、增味、增色而採用的人工添加物,減掉為了行銷宣傳而加入的人工營養素。

在這樣的過程中,食物自然不會"多出"甚麼。反而應該去比較,有機食物"少了"甚麼,例如,重金屬殘留? 農藥殘留? 環境荷爾蒙殘留? 諸如此類。

Kr Huang則認為:

我個人認知的是購買有機減少對土地和食用者的傷害,跟產物的營養根本沒關係……。

我本來也同意這樣的看法,但購買有機栽植的食物真的對土地跟食用者比較好嗎?2007年英國官方調查卻發現並不是絕對如此,有些有機食物反而耗費了更多能源,製造更多汙染,以整個生態環境來說,人類不會因此倖免。尤其是在家畜方面,飼養「有機」乳牛跟肉雞,需要更大的空間、花更長的時間以及更多能源、排泄物也造成河川優養化。種植有機番茄也需要常規栽植法6倍以上的土地,1.9倍的能源,英國在加熱溫室中種植的有機番茄更製造100倍於西班牙非加熱溫室種植番茄的二氧化碳。同上,我也不是要用外國一竿子打翻台灣船,如果你知道任何本土研究,請告訴我。

此外,我也想知道,如果說人類是受消費文化所影響,那沒有受到這扭曲文化影響的其他生物對有機食物的策略是什麼?很多的生物的主食是人類種植的作物,牠們會比較喜歡常規食物或是有機食物呢?於是我又搜尋了一會,看見這篇:鳥兒不喜歡有機食物

這個研究作法並不複雜。研究者在第1階段先將兩種小麥磨成粉,一種是有機栽植,一種是常規栽植,然後讓飼育的金絲雀來選。結果發現,實驗的20分鐘內,家鳥比較喜歡吃常規栽植的小麥,而且愈吃愈多,代表愈吃愈喜歡。

但研究人員認為被飼育的金絲雀可能已經習慣吃常規小麥飼料了,於是在第2階段,研究者把兩種小麥交由飼育員,在開放的花園讓野鳥自行進食,結果也依舊是常規種植的小麥勝出。在45座花園的39座,常規種植的小麥剩下來的量都比有機栽植的小麥剩下來的少。而平均來說,野鳥吃的常規小麥跟有機小麥比大約是6:4。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Fleir Tzou簡單摘要了研究結論:

…研究結論認為鳥兒會以穀物中的蛋白質含量為攝食依據(雖然我不知道鳥類如何判別兩種食物的蛋白質含量–吃得出來嗎?),因為以穀類為主食的生物,其蛋白質來源較為受限,所以蛋白質含量較低(in this case: -26%)的有機穀物不受青睞。

所以,鳥類是以其生存最需要的條件來選擇食物–雖然無法證實他們是否有在蛋白質與傳統穀物可能存有的化學殘留物(e.g.農藥)之間做出抉擇。

但是因為這與人類的飲食策略大相逕庭,所以難以做為人類選擇有機/非有機食物的參考。文章結論:鳥類會持續選擇當下對健康最有益的食物,我們之中有多少人做得到?

這篇研究當然不能告訴我們該吃有機食物還是不該吃,而且事實上,除了該不該吃以外,還有吃不吃得起的問題。

塑化劑問題爆發以來,我時常聽到有論者說消費者就是太貪小便宜,才會給予黑心業者操作的空間。然而我對這種說法並不認同,畢竟並沒有證據顯示貴的東西就比較安全,例如這次塑化劑問題爆發之後,多得是昂貴的保健食品中標,購買這些東西的消費者如何又成了貪小便宜之人呢?難道要有錢到自己買設備化驗所有吃的東西才算不貪小便宜嗎?

就算貪小便宜,我也不認為這是錯誤的。對於非常多經濟能力欠佳的人來說,本來就只能買便宜的食物;對每天都得為生計憂愁,可能不知道下一餐在哪的人來說,丟個「別貪小便宜」作為遠離塑毒食物之道其實是很殘酷的。

我認為,食物應該愈便宜愈好,問題在於如何同時保持食用者的健康跟安全。我期待有機食物價格可以更低廉、符合有機標準的農作成本跟環境衝擊也更低,政府或民間發展出更有效率的食品安全檢驗方式…我認為這些應該是台灣科學家可以研究的目標。

最後,歡迎你的意見。

引自 http://pansci.tw/archives/4945

About Author

Portnoy Zheng

小時候是那種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關心台灣的傳播環境跟媒體品質,現在是PanSci 泛科學網的總編輯。如果你想成為PanSci的專欄作者或是志願編譯,也可以跟我聯絡。pansci.tw[a]gmail.com

台長: 不肖學徒
人氣(784) | 回應(0)| 推薦 (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世間法 |
此分類下一篇: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此分類上一篇:新的性侵害手法 騙你按電鈴 (可能又是一則網路謠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