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0-08 00:41:36| 人氣1,1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The Responsibility Revolution 責任革命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The Responsibility Revolution責任革命

 

【轉譯自:Thursday, Sep. 10, 2009/Time/ http://www.time.com/time/nation/article/0,8599,1921444,00.html

By Vivien

 

美國民眾對公民的定義已經有所改變,社會責任已經不再只是擔任義工與投票而已,而是用消費來展現。這是就是為什麼綠色企業可以獲利的原因。

 

樹立責任意識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37年大蕭條期間曾說:「我們以前認為,一昧草率地考慮自身利益是所謂的道德淪喪;我們現在知道,它也代表著經濟狀況的沉淪。」而在雷曼兄弟破產和次貸危機與麥道夫騙局揭穿之後,我們再次確定了這一個真理,但即使在2009經濟衰退的年代中,還是有人花大錢買油電混和式的SUV、而公平交易的咖啡銷量也越來越高,還有許多人資助非營利事業而且金額逐漸成長,我們從羅斯福時代到現在發現了什麼呢?當初導致經濟敗壞的私利主義,已經轉變成導正經濟成長的社會責任了。

 

        美國社會代表著社會創新,同時也是社會實驗的先驅,從富蘭克林時代開始,就開始倡導消防志願工作及圖書館志工,直到今天免費的資訊媒體提供如:FacebookWikipedia,通常這些新的發明都來自於商業,又如汽車、省電燈泡、電視,這些都改變了人與人互動的方式,現在我們又來到了再一次改變的階段,美國人又重新定義了所謂公民的意義,現在的公民不只要會投票或者當志工,也透過商業行為履行公民的義務,於是所謂的「公民」又多了一個新層次的意義,不只是社會服務或擔任教育志工,也藉由商業行為實行社會責任,人們開始把錢花在展現想法的地方。

 

根據時代雜誌的民意調查今年1月起有,60%的美國人曾經購買過有機商品,也有很多人選擇省電節能燈泡,這並不只是代表產品的本質優良,同時代表產品生產的背後意義,在1003人的隨機抽樣中82%表示他們選擇當地或者鄰近地區生產的商品,40%選擇購買社會形象及企業價值符合自己想法的公司所生產的商品,這正是思潮改變的證明,不光光只是對於政府或是企業,而是一個新的社會契約已經在消費者心中逐漸崛起。我們已經看見公民消費也就是責任革命的開端。

 

莫爾頓費里曼(1907年「社會責任道德」作者)表示,這是一個國家經濟的新典範, 1995年開始,社會責任投資的金額不斷攀升,同時投資煙草、石油、雇用童工的公司也相對減少, SRI(社會責任投資基金會)成長11% 2.7兆美元約87兆台幣),美國企業也發現強調社會責任確實可以吸引投資者,同樣鞏固了忠誠度也創造出新的市場循環,當全球暖化議題深植消費者心中許多公司開始了綠色競賽,一個成功的競爭者開始以環境保護作為競爭的原則,而具有競爭力的公司競爭重點,由舊3P (Product產品、Price價格、Place地點)轉為新3P(獲利Profit、地球Plant、人類Ppeople),企業的營運開始轉為環境保護及企業文化。

 

由新的概念來看待一個的國家就像殖民時代的波士頓拒絕英國茶入港開始,美國人以她們的經濟力做為武器,雖然有時候她們也用經濟強權對其他國家進行社會制裁,因為在美國經濟往往是最強勢的,他們講求不只要做的順利,更講究進展的美感,班傑明富蘭克林曾經說:「資本社會是美好的年代!」,但是歐巴馬在競選時也不斷強調:「綠色產品及綠色企業是成功企業的要件」,這位他在競選時帶來了不少的支持,他的競選策略不斷強調這個進化的新思潮,而且他也不斷的提出新的概念,歐巴馬說:「我認為我的競選理念,代表著人群希望她們的生活可以有不一樣的方式。」,歐巴馬也在這個月的電視專訪提出,「人們希望自己可以為這個社會付出更多!」,

 

但是其實早在歐巴馬提出「綠金」概念之前,很多企業早就發現比獲利盈虧更重要的事情,首先提出的是消費者會以消費行為來懲罰不道德的企業行為,1990年代,像NIKEWalmart(沃爾瑪),因為身陷歧視、剝奪勞權益而遭到消費者的拒絕,民眾對於如血鑽石事件的接受度越來越低,這甚至一度危急非洲的鑽石產業。最近消費者也開始關心電腦產業使用金屬的問題,雖然消費者與政府機關團體無法直接進行管理,卻可以用減少購買甚至拒買的消費行為,間接的對於違規業者進行制裁,而企業也開始發現消費者逐漸重視企業道德及生產環保,而這些都是社會責任的一部分。

 

當然也有些企業比較早開始擁抱環保,1992GAP發展出原物料指標給原料供應商,這個構想也在1996年付諸實行,2004年起GAP開始公佈拒絕穩來的原料供應商名單。去年HP也完成了法律訴訟,成為首間揭發供應商非法行為的電腦公司。Timberland現在清楚的列出每一雙鞋子生產的原料及生產履歷。沒有一間企業可以脫離消費的需求,調查中一半的美國人說,他們會先選擇環保而非追求經濟成長,令人驚訝的是這種想法來自於經濟衰退及失業率創新高的時代,也就是現在,在調查中78%的人說她們願意多花2000美元(約新台幣6.5),購買低油耗的車輛,雖然消費者心中其實是算計著一台比較貴的車子但是油耗費用較低,就結果來說其實相對消費者也是樂於投資的。

 

許多企業開始重新定義企業DNA來獲取更大的利益,以Walmart(沃爾瑪)來說一旦雇用童工的消息傳開,對於領導品牌業者這就是個永無止境的噩夢,因此Walmart(沃爾瑪)也改變了企業營運的方式,開始著重綠色未來,他們以提供更多的賣場陳列空間為條件,同時要求商品供應商減少包裝以保護環境,也要求賣場使用節能燈泡,今年7Walmart(沃爾瑪)宣布開始發展永續指標,讓消費者可以看到她們的商品有多環保(同樣的指標還需要學術單位以及各大企業的配合,現況配合的廠商有:P&G寶橋家具、百事可樂、General Mill) ,但即使Walmart(沃爾瑪)已經趨近完美的站在環保最前線,但其實他也仍然面對著境外勞工權益的問題。

 

其他的公司也正在努力著承諾社會責任,包括全球最大晶片供應商英特爾intel說,他們計畫今年將會增加節能投資來幫助實行環保同時降低成本,Mars & Cadmury也指出,要增加可可豆的投資因為它們有利於環境保護而且可以同時降低原物料來源短缺的問題,精品公司Bugaboo也宣布了要加入多品牌宣傳RED(RED其他加入成員:GapAppleBono)Bugaboo宣布還要將營業額的1%捐給世界基金會用於協助非洲的愛滋病患者。但是這是否也給企業帶來所謂的「光暈效應」,RED指出三年來已經增加了一億三千五百萬美元的捐助,但同時也因為這種宣傳方式而讓外界的批評聲浪不斷。

 

紐約環保專家Jay Westerveld也說:「有些企業用綠色口號來偽裝自己,表面上說自己很環保但事實卻不然,比如說雪弗蘭汽車Chevron就是其中一個被控以綠洗方式假藉生質石油來吸引消費者購買。」(雪弗蘭汽車否認了這項指控),所以Walmart才要將她的永續指標標準化,如果一間企業減少碳排放及確實保障員工權益,是為了提升企業形象,就環保層面來看似乎也是一件好事。

 

Geoffrey Heal (哥倫比亞商業學教授,《When Principle Pay)》一書作者) 說:「而且環保議題並非一間公司就可以完成,我不在乎企業是因為深愛環保又或是因為營利而改變,因為對於企業而言最終需要獲得回應的是在財務狀況而並非社會觀感」

 

優良的企業體就代表著良好的管理工作,2007高盛研究集團(Goldman Sachs) PicewaterhouseCooper都指出企業的永續經營通常會帶來極高的邊際效應並帶來極大的獲利。不只是大企業強調發展的順利更要發展的好,還有越來越多的社會企業家開始在營利企業中執行社會責任,為的是提高社會資本創造社會利益,由一些企業家來選擇提供新企業結構的較小型公司來建立社會及環境標準,超過220間公司在環保事業中提供10億美金,雖然這個數字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只是冰山一角,也並不是每一個美國人都擁抱企業社會責任或者贊同道德消費主義,美國千大企業中僅59%有環保政策,不到8%的公司沒有通過CSR的檢驗,還有許多的消費者不知道何謂CSR並非在只存在非營利機構,Timberland的執行長Jeff Swartz特別指出:「購買Timberland產品的消費者,是因為鞋子合腳不是因為我們合乎環保標準或者是重視人權。」

 

我們的民調中也發現美國人分成3大族群我們把它命名為:責任派、蜻蜓點水派、質疑派,蜻蜓點水派認同部分責任消費但是並沒有確實執行,質疑派的人則認為莫爾頓費里曼(Molton Friedman)說的是對的,其中責任派則代表著18歲以上約占全美38%的人群,大概是八千六百萬的人,大部分是大學以上畢業或女性或已婚或非裔的美國人,他們選擇責任而不是選擇有錢,通常它們經歷過較多的人生體驗,這些人重視商品的環保指標,及製造供應商的企業價值

 

他們也願意繳更多的稅來讓政府改進社會福利,比如健康保險,但是這些人並沒有任何的政治歸屬,其中37%是保守派(共和黨)28%中立,責任派的年齡比例比質疑派較為年輕,族群也較多元化,換句話說責任派將於20~30年後將成為美國的決策主流。

 

這些日子以來許多企業開始減低社會責任,只因為經濟蕭條及金融危機,社會責任的概念卻在此時崛起,消費者可以做出道德的選擇,你可能因為經濟蕭條而感到壓力倍增,但是你的公民責任卻已經開始漸漸左右你的消費行為,希望不要就此中止你的社會責任的行使!

 

樣本Time Poll

68%的美國人認為他們沒有做到社會責任

 

49% 的人覺得社會責任是個人責任的一部分也會自發的善盡社會責任,42%認為社會責任是政府的事, 9%沒有回答。

 

願不願意多付一點稅,改善環保?

50%願意,46%不願意,5%不知道。

 

你願不願意多花買一台2000美金(約台幣六萬五)買一台一加侖可跑35英里的車,而不選擇便宜一點,油耗量卻高一些的車?

78% 願意(選擇油耗量低,卻貴的車)15%不會,7%不知道。

 

46%的人認為政府應該要規定,使用塑膠袋要付錢。

 

相關字

Citizen Consumer 公民消費

會因企業重視環保、人權,堅守社會責任,級多花一點錢也會購買該產品的消費者。

Greenwash

標榜環保,卻偷偷行汙沾之實欺騙消費者

Green is the new gold (Obama)

綠金

台長: 小五
人氣(1,13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Vivien\'s memo |
此分類上一篇:真愛(True Lov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