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05 10:01:08| 人氣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次失焦的抗議(孔令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2年12月05日 

從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之後,另一個劇烈的媒體環境變化就是壹傳媒的出售,再度把學生的熱情在冷雨中燃燒起來。11月27日學生的反媒體壟斷抗議活動再度上演。主要抗議重點就是反媒體壟斷,還有爭取媒體自主權。然而出現了教育部的一紙公文,部長對學生在冷天中的「關心」成了文革要秋後算帳的「誤解」。

教育部長是錯了,錯在關心在紙上而不是在抗議的現場。教育部長是錯了,沒有幫學生更加了解什麼是我們現在的媒體環境,什麼是新聞自由?教育,不就是要引導學生做出明辨是非?不就是要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獨立思考?

咄咄逼人成學霸

學生有熱情,更需要的是正確的資訊與教導,蔣偉寧部長在立法院面對一位學生的「質詢」,每一句都是深斥痛責,這讓蔣部長了解自己的方式是錯了,他也道歉了。可惜,他沒有趁這個機會提醒這位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對於不對的人與事的批評,不是用咄咄逼人的立委質詢方式來「壓迫」對方,那是以言屈人,非以理服人。即便是找到了真理,也不能拿真理來要求別人屈服自己膝下, 若是這樣,不就讓自己變成了「學霸」嗎? 

更麻煩的是陳同學有沒有想過,當部長向在場的所有人道歉時,並不是向你個人而已,他是向所有的抗議學生說的,你是不是應該代表同學們向部長的勇於認錯表達敬意呢?可是你為何會站在立委的質詢台上發言,不是該為反媒體壟斷、爭取新聞自主而大聲呼喊嗎?引你進入立院殿堂的立委可真的是為了學生嗎? 

這場抗議是一種公民參與,是一種公共議題的表達,既是公共議題就應該放在公共平台上進行更深入地討論。可惜,立委錯誤地引導學生站在自己的位子,去「備詢」。要堅持做對的事,可是明明是錯的事為何要說成自己是對的呢?這樣不就在錯誤引導學生嗎?可惜了一場最佳的公民教育機會,更錯過了讓大眾正視媒體壟斷的可怕效應機會,這才讓人憂心啊! 

作者為銘傳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台長: Connie_Chin
人氣(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全球與在地事件 |
此分類下一篇:學生權力的誕生(何明修)
此分類上一篇:陳為廷批部長 清大竟搶著道歉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