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04 09:36:38| 人氣1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鯨魚禁獵區 日本帶頭封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鯨魚禁獵區 日本帶頭封殺

 
日本在國際捕鯨會議封殺南大西洋設鯨魚禁獵區。資料照片

【吳貞儀╱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和其盟國前天在一項國際會議上,封殺了在南大西洋設立鯨魚禁獵區的提案,重新點燃國際間對日本捕鯨問題的不滿與爭議。此提案由拉丁美洲主導,提案者指控某些國家因接受日本援助而投反對票,日本反嗆提案「缺乏科學立場」。
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前天在巴拿馬市展開一周的年會,會議才開始數小時,各國過去常見的歧見即浮上檯面。

鯨魚禁獵區位置圖

在南大西洋禁獵鯨


阿根廷、巴西、南非和烏拉圭提案,希望將南大西洋設為鯨魚禁獵區。此區已很久沒有捕鯨活動,提案屬象徵意義。
投票結果38國贊成,21國反對,2國棄權。據IWC規章,提案須75%會員國贊成才通過。主提案者巴西代表帕拉佐說:「很難相信諾魯或吐瓦魯會對這提案有興趣或有研究,他們投反對票只因日本叫他們這麼做。」 

日本批缺科學立場


日本代表沼田茂仁(譯音)說,盟國出於自己的意願投反對票,且南大西洋鯨魚禁獵區「缺乏科學立場,日本一向以科學為出發點捕鯨。」日本每年在南極海域獵捕數百條鯨魚,但此海域已設立鯨魚禁獵區。 


鯨魚悲歌止吟 日本拍賣鯨肉滯銷 獵鯨可望煞停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2-06-14  15:45 

日本環保團體昨 (13) 日發表報告踢爆,日本國立的鯨類研究所去年首公開拍賣鯨魚肉,結果乏人問津, 1200 多噸鯨魚中,只售出約 1/4 ,餘下 900 多噸擱在冷藏庫。這反映許多日本人其實早已不愛吃鯨肉,只是日本保守人士和官僚政客仍稱,食鯨肉是「大和文化傳統」,堅持捕殺鯨魚。

香港《明報》報導,日本自由記者佐久間淳子和環保團體「海豚和鯨保護行動網」發表分析報告稱,國立鯨類研究所以「調查研究」名義,去年在太平洋捕獲 1210 噸鯨魚,並首度安排在魚市場拍賣,當中包括小鬚鯨、布氏鯨和塞鯨 3 種鯨肉,但銷售鯨肉商家和食品商的競投價,不是低於鯨類研究所規定的底價,就是根本無人競投,結果剩下 75% 共約 908 噸鯨肉賣不出,需放在冷藏庫內,難以處理。

鯨類研究所曾稱,盼以拍賣增加捕鯨收入,來擴充「調查研究」經費,同時又可鼓勵國民吃鯨肉。研究所將拍賣反應冷淡,歸咎食物商不想惹來反捕鯨組織抗議的麻煩。研究所又稱因公開拍賣反應差,今後不會再拍賣鯨肉,將用回以往跟商販面對面接洽的銷售方式,「我們必須再想新法銷售鯨肉」。

然而鯨肉其實早已遠離日人飲食習慣, 2002 年《朝日新聞》的調查已顯示,僅 4% 受訪者常吃鯨肉,多達 53% 從沒吃過, 33% 表示永遠不準備吃。環團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水產廳統計數據,目前日本鯨魚的庫存量已逾 7000 噸,且找不到銷售途徑;鯨肉庫存太多,才是水產廳宣布今年暫停在南太平洋海域捕鯨的真正原因。

由於不少鯨魚品種因過度捕殺瀕臨滅絕,國際捕鯨委員會早於 1986 年通過《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禁止商業捕鯨,但允許以科研目的捕獵。於是日本以「科研」之名,每年捕殺好幾百頭鯨魚,並以鯨肉作為「研究副產品」出售給餐廳和超市,招來環團抨擊「變相商業捕鯨」。

日本官員堅稱,捕鯨是「大和傳統文化」,但有專家質疑,日本大規模捕鯨其實在二戰後才開始,以補充當時糧食不足,鯨肉曾作為學校午餐的指定食物,提供蛋白質。隨日本富裕起來,食物選擇變多,要攝取蛋白質早已不需靠鯨肉,年輕人對鯨肉也不感興趣,加上自從不准商業捕鯨後,鯨肉變得昂貴,甚於牛肉,味道又非特別好,造成國內鯨肉滯銷。

在沒經濟效益和受國際抨擊下,日本水產廳仍堅持每年捕鯨,有分析指是因為日本視捕鯨為維護資源戰略一部分。佐久間淳子的報告亦稱,日本人雖已不再常吃鯨肉,但普遍仍支持捕鯨,主要是向屢阻截日本捕鯨船的反捕鯨組織表達不滿。

台長: Connie_Chin
人氣(1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