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05 19:23:55| 人氣18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將中西方音樂完美融合 專訪著名音樂人王力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9/09/08
來源:Digidesign 交流社區


屬於他的第一:

第一個將民謠搖滾爵士饒舌舞曲電聲交融成豪邁的華語樂章;

第一個以音樂家的使命感,不計個人安危高原采風,將沉睡于深山高原的樂器樂音匯入流行音樂的洪流,最具深度地將京劇唱腔與藍調唱腔有機融合渾然一體,繪製出中西一體燦爛的畫卷;

第一個將國粹與現代嘻哈音樂有機融合,以國粹為元素以中式嘻哈的形式呈現,以大音樂家的胸懷創立放眼世界立足中華象徵華語音樂身份的“chinked-out”;

……

他出身于美國一個高學歷華人家庭,哥哥是耶魯大學博士,弟弟保送上麻省理工,表哥表嫂畢業于哈佛。他從小刻苦學習,以SAT(相當於中國高考)滿分 1600分的成績被耶魯和普林斯頓大學同時錄取。父母的本意讓他從醫,但為了自己的音樂夢想,他固執地選擇了威廉姆斯音樂學校,畢業後繼續到知名學府—— 伯克利音樂學院攻讀碩士。

他的音樂夢想在1995年實現,當時他還在讀大二,在臺灣度暑假的他簽了一份專業的唱片合同,然後每年利用暑假的時間回臺灣發行專輯。綻露頭角之後,他一路平步青雲,逐漸成為國際最知名的華人歌手之一,並且獨創“Chinked-out”音樂風格——也叫“華人嘻哈”,為中西音樂的交流、融合、與推廣都奠定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他是王力宏,歌手、演員、奧運火炬手(希臘站)、臺灣環保大使、以及——音樂製作人。除了負責自己專輯的全部製作,還多次給梁靜茹、蕭亞軒等歌手擔當製作人,並多次榮獲港臺與大陸各項最佳製作人獎項。借本次他到北京參與奧運閉幕式演出的機會,我們採訪了王力宏老師——以製作人的身份。

“我使用Pro Tools已經有十年,”力宏老師回憶到,“以前學校裏教Finale打譜軟體,因為我是學古典音樂的。98年從學院畢業後開始用Pro Tools,當時的系統是Pro Tools|24 MIX,介面是888|24 I/O,可以說是Pro Tools的老用戶了。”

多年來力宏老師一直使用Pro Tools進行錄音、編輯與混音,Pro Tools 7.4新加入的Elastic Time功能也讓他輕鬆了不少,“Pro Tools在音頻方面非常方便,而且新版本還有個Elastice Time,”他說,“編曲時我喜歡先有人聲,清唱一軌,因為有了靈感就要馬上記錄下來。這時不考慮別的,大概心裏數個拍子就錄了,唱完再進行對拍和其他處理,這時Elastic Time就非常方便了。”

“製作人就是什麼都要做,”談到具體的製作流程,力宏老師說自己幾乎從頭到尾都親力親為,包括錄音、全部編曲、到部分歌曲的最終混音,因此一首歌下來“工作量驚人”。另外,作為新一代製作人,王力宏與我們之前採訪的老製作人有明顯區別:他大量地使用軟體,包括虛擬樂器與軟體效果器。他興致勃勃地跟我們談起最新出的軟體,如第四代物理建模鋼琴PianoTEQ、新出的Superior Drummer 2.0、還有Spectrasonics公司的三巨頭。

力宏老師的混音也是“In The Box”,只在Pro Tools裏面完成全部混音,“我寫歌儘量追求簡單,不會花很多時間來調試效果器,儘量讓歌曲在沒有任何插件時就很好聽。”他對插件的使用充滿反思,效果器也基本使用Pro Tools自帶的,“EQ我喜歡用SONY Oxford,壓縮就用Pro Tools自帶的Dynamic3,很好用。如果要用Delay和混響,還是用Pro Tools自帶的D-verb和Medium Delay。”

音軌的錄製與編曲全在力宏老師的個人工作室“Homeboy Music Studio”中完成,臺灣與紐約各有一間,裏面除了有大量樂器,還有核心製作系統Pro Tools|HD3,控制器是ProControl,另外還有一套“移動工作室”——Mbox2,方便他在旅途中製作音樂。當Demo完成後,力宏老師會將單軌帶到同樣位於紐約的Barking Doctor Recording工作室,他自己進行一部分歌曲的混音,其他歌曲交給工作室主人——6屆格萊美混音大獎得主Mick Guzauski,這位混音大師曾是Michael Jackson、Mariah Carey、Eric Clapton、Prince等天王巨星的御用混音師,由於工作室同樣使用Pro Tools|HD3 Accel系統與96 I/O,因此工程的銜接沒有問題,也為他高水準的製作提供了保證。

王力宏老師第二天還將參加奧運閉幕式的演出,我們談起了他的奧運歌曲《One World One Dream》製作歷程,“張藝謀導演先找到我邀歌,跟我談他對歌曲的要求、願景、以及他的閉幕式計畫,並且馬上需要一個Demo,”他回憶到,“那天我們在香港,我馬上租了一個棚用Pro Tools錄了一段88.2kHz的Demo給他,張藝謀導演很滿意。”這首製作精良、融會了中國民樂、交響、流行樂的歌曲最終被選為“奧運優秀歌曲”,並收錄於《北京2008年奧運會歌曲專輯》裏面。

最後力宏老師談起對電腦音樂初學者的建議,他非常羡慕現在的初學者能擁有這麼多軟體可選擇,“當年我錄《唯一》那張專輯時連大鼓的音色都沒有,是找一個厚紙板用手指敲的,錄完再調EQ,”他笑到,“但是也不要太注重技巧,科技一直都在升級,如果要跟上這個潮流是很耗精力的,你還是要有一首好歌。”他繼續補充,“儘管你有很多高科技的東西,但不要忽略了一些‘低科技’,比如手機,很多時候我用一把吉他唱Demo直接就錄到手機,然後不斷聽。這樣你就可以聽到這首歌本身。你不會再去關注這個小鼓音色好不好,那個底鼓爽不爽。你聽到的是——歌曲本身。”

台長: Claudia
人氣(18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偶像後援(藝人、後援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