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2-19 12:04:17| 人氣9,5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巴許米特訪台,談中提琴音樂發展與學習

 
中提琴,英文與義大利文稱為Viola,法文稱文Alto,德文稱為Bratsche。是現代提琴中比小提琴與大提琴都還早問世的樂器,只不過在16世紀中葉出現的中提琴,長度約為43-46公分,遠比現在通行的中提琴尺寸大上一號。一直到17世紀中之後,阿瑪替、瓜內里、史特拉底瓦里等製琴家族,才紛紛製作出長度39-42公分通行於現在的中提琴。

不過,在1700-1750的五十年之間,中提琴因為音域介於大、小提琴之間,因此主要都扮演陪襯或是補強和聲,角色相當尷尬,當時幾乎沒有中提琴家存在,中提琴的製造也幾乎停止。

●中提琴在管弦樂中的發展

所幸在十八世紀中期之後,隨著管弦樂的風氣興起,法國的美羽爾(E. Mehul,1763-1817)、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白遼士紛紛在自己的管弦作品中重用了中提琴。

尤其是貝多芬,因為他自己是拉中提琴的,因此用心地發掘中提琴的特色與演奏可能性,在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裡面,中提琴的地位已經被提昇到真正屬於弦樂群的四部之一,而不再是低音部的附屬。白遼士也特別鍾愛中提琴高音域的憂鬱以及低音域的激昂特質,因此在他的「浮士德的天遣」裡頭中提琴有著優美的旋律表現,「哈洛德在義大利」更被喻為最偉大的中提琴作品之一。

白遼士不僅欣賞中提琴的音色,同時一直希望中提琴演奏家的技術能夠提昇,因此在1846年發表一封公開信,指出中提琴在管弦樂團中的重要性,並希望法國國立音樂院能夠開辦專門訓練中提琴人才的課程。只不過這樣的呼籲在當時卻被大眾所不解,直到大約五十年後,也就是1894年巴黎國立音樂院才開始有全世界第一班專門訓練中提琴家的課程。(容後在敘)

●中提琴在室內樂中的發展

史塔密茲(Stamitz)、海頓、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布拉姆斯、史梅塔納、德弗札克等人的室內樂作品,中提琴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莫札特在維也納室內樂音樂會中擔任中提琴手,因此他跟貝多芬一樣對中提琴有特別認識與愛好,他的「F大調四重奏」(K590)、「豎笛、中提琴、鋼琴三重奏」(K498)、兩首「小提琴與中提琴合奏」(K423、424),中提琴都有重要的戲份。

貝多芬的「降E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127)有中提琴的獨奏樂段,而他的弦樂三重奏有需要四部和聲時,中提琴也必須擔任雙音演奏。

布拉姆斯無論在表情或是演奏技術上,都大大提高中提琴的重要性,在「降B調弦樂四重奏」第三樂章,不加mute的中提琴與其他三支加mute的小、大提琴的對手戲,讓中提琴儼然成為弦樂四部的領導者。他的弦樂五重奏、弦樂六重奏裡頭,中提琴也都有精湛的應用,因此演奏起來難度也特別地高。

●中提琴的學習與訓練教材

多數的中提琴演奏家都是先學習小提琴,之後才改學中提琴,巴黎音樂院當時開辦中提琴課程,鼓勵小提琴學生改學中提琴者,優先錄取。手掌較大、手指教粗的小提琴學生改學中提琴,的確沒有不便之處。

中提琴的教材很大部分都是從小提琴改編而來,啟蒙教材方面西特(Hans Sitt)以及蘭該(Otto Langey)的教材適合初學或練過一兩年小提琴的人,布魯尼(B. Bruni)的難度較高需要有四五年小提琴訓練的人才適合。

練習曲方面,90%也都是從小提琴練習曲改編而來,由淺入深包括:
◎沃爾發特的基本練習(F. Wohlfahrt:Foundation Studies)共兩冊,第一冊為第一把為練習,第二冊是第一、二、三把位練習。
◎開賽「36首練習曲」(Kayser:36 Studies,Op. 20)
◎唐特「20首練習曲」(Dont:20 Studies,Op. 38)
◎卡姆巴諾利「41首練習曲」(Campagnoli:41 Studies)
◎克羅采「42首練習曲」(Kreutzer:42 Studies)
◎費奧里羅「36首練習曲」(Fiorello:36 Studies)
◎羅德「24首隨想曲」(Rode:24 Caprices)
◎加凡尼斯「24首練習曲」(Gavinies:24 Studies)
◎塞拉狄克「提琴技巧教科書」(Schradieck:School of Violin Technique)三冊,均改編為適用中提琴。
◎塞夫齊克「把位練習」(Sevcik:Change of Positions and Preparatory Scale Studies)
◎美國費城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利弗什齊「音階、雙音練習與每日練習技術」(S. Lifschey:Scales, Double Stop Studies, Daily Technical Studies),此套教材為最原被的中提琴音階練習原作教材。
◎弗萊雪「音階練習」中提琴版(C. Flesch:Sacle System)
◎巴黎音樂院中提琴主任維厄「20首練習曲及音程練習」(Vieux:20 Studies, 20 Intervalic Studies),中提琴高級技術訓練材料。
◎美國中提琴家富克斯「12首隨想曲」(L. Fuchs:12 Caprices),中提琴高級技術訓練材料。
◎多勒西「現代中提琴技術」(R. Dolejsi:Modern Viola Technique)

●關於中提琴家巴許米特

中提琴家巴許米特(Yuri Bashmet),被喻為「中提琴界的帕格尼尼」,他同時也是第一位登上史卡拉歌劇院、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演出的中提琴獨奏家。1953年出生於烏克蘭的羅斯道夫鎮,14歲時在自組的搖滾樂團裡擔任吉他手,並在家鄉的俱樂部演出;之後進入音樂院,起初學習小提琴,後來改學中提琴。18歲師事貝多芬四重奏的中提琴手波維索夫斯基(Vadim Bovisovsky),後來又在莫斯科音樂院跟隨德魯齊林(Feodor Druzhinin)學習,而蕭斯塔高維契著名的「中提琴奏鳴曲」就是提獻給這位德魯齊林,有趣的是,日後德魯齊林也寫了無伴奏中提琴曲,獻給自己這位優秀學生。

1976年贏得慕尼黑ARD國際中提琴比賽首獎,正式步上國際舞台;巴許米特超卓的技巧,讓許多當代音樂家專門為他撰專寫中提琴作品,其中他與史尼特克(Alfred Schnittke)關係最為密切。1986年他在阿姆斯特丹大會堂,首演史尼特克為他所寫的「中提琴協奏曲」;1990年9月在柏林音樂節,則首演喬治亞作曲家康奇里(Giya Kancheli)為他所寫的「中提琴協奏曲」。

1986年成立屬於自己的莫斯科獨奏家樂團(Moscow Soloists,就是這次與他一同來台演出的樂團),英國財經時報的樂評曾經盛讚這個樂團的表現:「是所見過最精湛的弦樂合奏演出。」1990年他成為倫敦時報週刊專題人物,該年除夕更參加柏林愛樂除夕音樂會的演出;1992年每日電信報對他與他的樂團有極佳的評價:「莫斯科獨奏家樂團的成員在巴許米特的指揮下,呈現高尚精美的演奏風格與精確完美的技巧。」之後,他們受邀前往薩爾茲堡、巴黎、柏林等地音樂節演出,同時參與阿姆斯特丹大會堂與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百週年慶祝活動。1994年巴許米特獲得英國第二屆「古典音樂獎」票選年度最佳演奏家。

巴許米特合作過的樂團包括洛杉磯愛樂、倫敦愛樂、巴伐利亞廣播、伯明罕市交、多倫多交響;並與他的莫斯科獨奏家樂團巡迴過德國、日本、澳洲、紐西蘭、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除了管弦演出之外,他也曾經與鋼琴家李希特、大提琴古特曼還有鮑羅定四重奏演出過室內樂。

●巴許米特灌錄的唱片

巴許米特唱片錄音主要在BMG以及Sony,包括:
◎布拉姆斯「中提琴奏鳴曲」、「豎笛三重奏」。(JVC)
◎雷格「中提琴無伴奏組曲」、德魯齊林(Feodor Druzhinin)「中提琴無伴奏奏鳴曲」(JVC)
◎興德密特、蕭斯塔高維契、布列頓等,為中提琴與鋼琴的作品。(Kniga)
◎舒伯特「琶音琴奏鳴曲」、舒曼「慢板與快版」、布魯赫「晚禱」、安奈斯可「音樂會小品」。(BMG)
◎史尼特克「三重奏鳴曲」、「中提琴協奏曲」(BMG)
◎雷格「G小調組曲」、布列頓「啜泣」、興德密特「悲歌」、史尼特克「獨白」(BMG)
◎柴可夫斯基「弦樂小夜曲」、葛利格「霍爾堡組曲」(BMG)
◎白遼士「哈洛德在義大利」(BMG)
◎貝多芬「弦樂四重奏,作品95」、舒伯特「死與少女弦樂四重奏」(馬勒改編)(BMG)

●巴許米特本次來台演出時間、曲目

2001年3月5日(一)PM7:30
◎莫札特「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作品364」
◎韋伯「行板與匈牙利輪旋曲」
◎哈利森「琵琶協奏曲」(琵琶獨奏:吳蠻)
◎貝多芬/馬勒改編「F小調弦樂四重奏,作品95」

台長: 歐頭
人氣(9,5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曲類)弦樂 |
此分類下一篇:企鵝帶花吉他新盤
此分類上一篇:胡乃元MIT第二彈,不可抑遏的疏離孤獨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