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1-12 15:14:53| 人氣5,70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焦點藝術家】布列茲獨家詮釋自己作品

生於1925年的布列茲,其實並不想當一位指揮家,他早期對數學與科學有興趣,到了1943年才開始與梅湘學作曲,另外在作曲方面還師事過沃拉布(Vaurabourg)、萊博維茲(Rene Leibowitz)等人。

走上指揮的道路後,他依然沒有忘情作曲,因此依然不斷地有作品問世,只不過在數量上並不算多,因此這篇文章不僅要探討布列茲自己詮釋自己作品的唱片錄音,更希望藉此機會將布列茲的作品風格以及曲目,盡可能地蒐集整理在一起。

在開始討論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兩件事情,第一就是1976布列茲擔任法國「音樂與音響協調研究協會」(簡稱IRCAM)以及巴黎現代作曲技巧研究所負責人。第二就是布列茲的創作以第二維也納樂派維的美學為中心思想,而1973年死於達姆斯塔特的馬德納(Bruno Maderna)則是他音樂的革命夥伴。

其實,音樂史上身兼作曲家與指揮家身份的人並不少,但是這並不保證這些作曲家在指揮自己的作品時,就有著說服聽眾的無比權威。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馬斯康尼自己指揮的「鄉間騎士」遠遠比不上卡拉揚的感人,史特拉汶斯基指揮的「春之祭」可能也比不上布列茲的精采。不過,布列茲自己的作品顯然還是他自己較為擅長詮釋,他的作品不多、錄音也不多,而真正觸及他的作品錄音的指揮,似乎也只有巴倫波音一人而已。

布列茲掌管IRCAM可以說是繼華格納的拜魯特音樂廳之後,藝術家掌握最多財力、物力資源的計劃,而他也的確擅用這樣的機會大大地提昇自己在現代音樂創作上的地位。他詮釋自己作品的錄音,主要散見Sony、Erato、EMI、DG,其中不少重要曲目還有兩次錄音。而他自己也組有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簡稱EI)樂團,長期合作著。

在布列茲的作品中,最具特色的當屬1974、75所寫的「儀式-紀念馬德納」(Rituel in Memoriam Maderna)。因為布列茲一向個性冷酷、像獨行俠般地冷酷,連音樂風格也一樣。但是「儀式-紀念馬德納」感念好友的過世,卻呈現深沉的情感相當難得。另外,他有三首作品被視為「里程碑三部曲」,分別是1946年的「新婚的面容」(Le Visage Nuptial)、1947、48年的「水太陽」(Le Soleil des Eaux)、以及1954年的「無主之槌」(Le Marteau sans Maitre),對布列茲音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優先考慮;其中「無主之槌」更是讓布列茲與史托克豪森並列為前衛音樂的先鋒人物,該曲更被史特拉汶斯基譽為「戰後最佳作品」。另外,1957年的Poesie pour Pouvoir」則開始了布列茲對電子聲音的應用。

布列茲的創作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隨著時間以及觀念的變化,不斷地對樂曲進行修正、改版、延伸,因此他許多重要作品都有好幾個不同版本,因此在欣賞他的作品時要注意這點。例如,1945年的「記譜法」(Notations)一曲,就出現有鋼琴、管弦樂團、弦樂四重奏、弦樂團等四種版本。而1964年的「Eclat」以及1970年的「Multiple」還整合成「Eclat-Multiple」。「新婚的面容」、「水太陽」、「Poesie pour Pouvoir」也都出現更新版。

對於布列茲指揮自己作品的錄音,事實上除非對現代音樂情有獨鍾的人,選個兩三張來聽聽也就足夠。個人推薦聆聽分別為DG兩張、Sony兩張、Erato一張。DG部分,4D錄音收錄布列茲「記譜法」、「結構-Livre 2」為雙鋼琴、「…explosante-fixe」為合奏團以及現場電子樂器(DG 445 833-2企鵝**(*))。以及DG最新的「20/21」系列中收錄「Repones」為獨奏樂器、錄音帶以及合奏團以及「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DG 457 605-2)。

Sony部分,一張為收錄「儀式-紀念馬德納」、「Eclat」、「Multiples」(Sony SMK 45839企鵝三星)三首作品;另外一張收錄布列茲最重要的「無主之槌」為女低音與六項樂器(Sony MK 42619)。而加上Erato這張收錄「新婚的面容」、「水太陽」、「形象-重疊-稜柱」三首重要作品的錄音(Erato 2292 45494 2)。則布列茲指揮自己作品的最重要錄音可以說完全收盡。(Copyright:歐頭2001/1/12)

布列茲作品&錄音年表(未註明演出者即為布列茲指揮)

1945年(20歲)
●「記譜法」(Notations)(Sony MK 42619鋼琴版/陳必先、DG 445 833-2鋼琴版/Aimard企鵝**(*)、Erato 2292 45593 -2管弦樂版/巴倫波因指揮)

1946年
●「新婚的面容」(Le Visage Nuptial)為女高音、女低音以及室內管弦樂團所寫(第一版),(Erato 2292 45494 2)。
●「第一號鋼琴奏鳴曲」(Naxos 8.553353比芮鋼琴/企鵝三星)。
●長笛與鋼琴小奏鳴曲。

1947、48年
●「水太陽」(Le Soleil des Eaux),(Erato 2292 45494 2、EMI CDM 7 63948-2企鵝三星)。
●「第二號鋼琴奏鳴曲」(Naxos 8.553353比芮鋼琴/企鵝三星)。

1949年
●「Livre pour Cordes」為弦樂團(Sony SMK 68335企鵝三星)。
●「Livre pour Quatour」為弦樂四重奏。

1951
●「Polyphonie X」為18件器樂。
●「新婚的面容」第二版。
●「Musique Concrete with Two Etudes」。

1952
●「Structures-Livre 2」為雙鋼琴第一集(Sony MK 42619、DG 445 833-2企鵝**(*))

1954
●「無主之槌」(Le Marteau sans Maitre)為女低音與六項樂器(Sony MK 42619)。

1955
●「Symphonie Mecanique」電影配樂

1957
●「Doubles」為三個管弦分部。
●「Poesie pour Pouvoir」為Reciter、管弦樂、錄音帶。
●「Deux improvisations sur Mallarme」為女高音以及器樂合奏。
●「第三號鋼琴奏鳴曲」(Naxos 8.553353比芮鋼琴/企鵝三星)。

1959
●「Tombeau」為管弦樂團。

1960
●「Pli selon Pli」為女高音與管弦樂團(Erato 2292 45376 -2、Sony SMK 68335企鵝三星)

1961
●「Structures-Livre 2」為雙鋼琴第二集(Sony MK 42619、DG 445 833-2企鵝**(*))

1964
●「形象-重疊-稜柱」(Figures-Doubles-Prismes),(Erato 2292 45494 2)。
●「Eclat」為十五項樂器(Sony SMK 45839企鵝三星)。

1968
●「Domaines」為豎笛以及21種樂器。

1970
●「Multiples」為管弦樂團(Sony SMK 45839企鵝三星)。
●「Cummings ist der Dichter」為十六位混聲以及器樂而寫。

1972~74
●「…explosante-fixe」為合奏團以及現場電子樂器(DG 445 833-2企鵝**(*))

1974、75
●「儀式」(Rituel in Memoriam Maderna)為八部管弦樂團(Sony SMK 45839企鵝三星、Erato 2292 45593 -2巴倫波因指揮)

1981
●「Repones」為獨奏樂器、錄音帶以及合奏團(DG 457 605-2)。

1982
●「Poesie pour Pouvoir」(新版)。

不明年份作品
●「Messagesquisse」(Erato 2292 45593 -2巴倫波因指揮)。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DG 457 605-2)。


●古典啟示錄:自己詮釋自己的作品評價往往毀譽參半,但就歷史文獻角度來說確有其價值。

台長: 歐頭
人氣(5,70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曲類)管絃樂 |
此分類下一篇:【焦點藝術家】提特納與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
此分類上一篇:【焦點藝術家】布列茲指揮現代曲目

威爾剛
2020-01-12 23:20:2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