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12 23:12:44| 人氣30,319|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唱片版本比較

撰文整理/歐頭

 

 

J. S. 巴赫在寫這套《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作品時,對於對位法、曲式學、和聲學這些作曲技巧,都已經掌握得相當熟練,因此可以說他把一生創作絕學,完全應用到一把小提琴單獨演出上。也讓這套作品藝術性的呈現,不像小提琴協奏曲那樣的巨觀,而是在於演奏家自成一個世界的微觀,在每一個顫音、滑奏、雙弦的細節寸土必爭。

 

因此從演奏家對於此曲的見解以及演奏能力的優劣,透過這套作品馬上能力判高下,這也是這套作品的錄音經常被樂迷拿來當作版本比較的主因。J. S. 巴赫的這六首無伴奏小提琴曲對小提琴家來說,就像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對指揮而言,像是神聖的聖母峰,將永遠有著無比魅力吸引著小提琴家前往挑戰攀登,其中的考驗早已超脫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心技體三個面向的整合表現。

 

這篇唱片版本比較主要將討論七個版,分別是帕爾曼 / EMI、密爾斯坦 / DG、西格提/ Vanguard基頓.克雷曼/ Philips &ECM、佛羅林.保羅/ Tacet庫依肯/ deutsche harmonia mundi等,主要希望透過一些整體觀點,指出上述小提琴家面對這套曲目的詮釋方法,另外文末會再補上英國企鵝唱片評論提及的其他版本,當作補充。

 


帕爾曼EMI

EMI CDS 7 49483 2

知名的英國留聲機雜誌曾評論這個版:技術上,帕爾曼(Itzhak Perlman)無懈可擊。在快樂樂章他的演奏燦爛無比、在小曲上則相當精緻、慢樂章時則凝重而表情豐富。帕爾曼的名字並不常讓人聯想到巴哈,這份出色的錄音的確出人意料之外的好。」以上觀點的確切中此版精髓,不過帕爾曼華麗流暢的優點,卻往往也是部分樂迷不是那樣愛他的缺點,就像是我們聽帕華洛帝的黃金美聲,當他輕鬆無礙地飆出High C時,美雖美矣但感動似乎就是不比卡列拉斯用生命力唱出的High C來得掙扎迷人。

在七十年代橫掃樂壇的帕爾曼,一直拖到1986/1987年才灌錄這套作品,當時已經是他演奏生涯的中晚期,這將近二十年期間,他灌錄了幾乎所有知名的小提琴協奏曲和奏嗚曲,才決定面對這套曲目,而且他用長達一年的時間,慢工出細活地進行挑戰,呈現出恢弘、流暢的巴赫無伴奏,絕美甜蜜的音色令人難忘。不過,原本打算用自己熟悉的瓜奈里名琴Ex-souret灌錄全套,卻因為收購到原由曼紐因持有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soil,因此在錄完前四首後,在剩餘的兩首更換成新入手的琴,更增添本版聆聽的興味。

 

 

 

 
密爾斯坦DG

DG 457 701-2

與海飛茲同為俄系小提琴家的密爾斯坦(Nathan Milstein),僅管在很多炫技曲目的光輝燦爛表現不如海飛茲,但他在這套曲目上的內蘊層次與歌唱性,讓此版幾乎成為這套作品的標準版本。

此版錄於七十年代,因此呈現那個時期DG錄音慣有的特質,音像略小、音色帶點昏暗,但基本上小提琴的音質相當溫暖自然。密爾斯坦吃透這六首作品,每個樂章都能輕鬆適切地表現出小提琴的歌唱性,再難的技巧由他拉來流暢無礙,是毫無疑問的技術本位。此外,拉奏細膩的他在樂句銜接或是情緒轉換處,也都有超乎預期的演出,呈現這套作品典雅、理性與感性兼備的特質。

 

 

 

西格提Vanguard

Vanguard Classics OVC 8021/22

1892年出生於布達佩斯附近的匈牙利小提琴家西格提Joseph Szigeti,在布達佩斯音樂院師事胡拜,1925年在史托考夫斯基指揮費城管弦樂團協奏之下進行美國首演大獲成功,1960年代自舞台退隱。他的演奏曲目寬廣,音樂有種特別深刻的穿透力,這種特質也表現在這套錄音上。

這套唱片錄於19551956年間,是西格提相當具代表性的演奏,雖然他的語法不若密爾斯坦或帕爾曼那樣修飾完美,但他的用弓力道十足,呈現著濃郁的情感。錄音效果上由於年代久遠,加上拾音距離較近,因此小提琴的音色音質在高音處稍有粗糙毛邊,而且音像略為偏大。不過,或許也正因為錄音質感略差,反而更加烘托出西格提特有的人文氣息,一種與眾不同的巴赫況味。

 

 

 

 

 

基頓.克雷曼兩版

Philips 2CD-PHCP-24061/62ECM 1926/27

基頓克雷曼(Gidon Kremer)在這套曲目的詮釋地位相當具有份量,當今還在世的小提琴家中,別人連灌錄一次這套曲目都不敢,而他不僅灌錄了兩回,其中Philips這版還曾經獲得以「龜毛」著稱的日本唱片藝術三百名曲首獎。

這位不斷挑戰自己音樂品味,不斷地進化成長的小提琴家,1947年出生於拉脫維亞里加,23歲便拿下柴可夫斯基大賽首獎,曾被大師卡拉揚讚譽為「同輩中最傑出的小提琴家」。1980年他替Philips灌錄的這套作品,充滿個人觀點轟動樂壇,自由不受拘束的呼吸與語法,輕巧用弓、弓毛與琴弦細膩摩擦營造出half tone音色,褪去嚴肅外衣的奏鳴曲交替著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瀟灑舞曲步伐,釜底抽薪地讓巴哈音樂換上全新面貌,更令任何口味的樂迷都不敢忽視這樣的一家之言,也等於提早二十年把巴赫的小提琴音樂帶進新的世紀。

而且從未令樂迷失望的他,更在2005年以歲月歷練以及多年當代音樂的薰陶,在ECM這家德國個性唱片廠推出他這套曲目的第二次錄音,使用的琴從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換成現在的瓜內里(Guarneri del Gesu ex-David),同時不僅音樂的語法更加自由與成熟,詮釋內涵也比第一次更加深刻,光聽ECM版的《夏康舞曲》就會讓人忍不住想請託基頓克雷曼,是否考慮一下在有生之年進行這套曲目的第三度錄音。

 

 

 

 

佛羅林.保羅發燒版

Tacet 1047

羅馬尼亞籍小提琴家佛羅林.保羅(Florin Paul)這版堪稱最為發燒友稱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算是這套曲目到了二十一世紀網路時代所擁有的新價值,畢竟過去的小提琴家面對J. S.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時,思考的是演奏技巧、音樂心靈、獨白呈現這些層次的問題,錄音效果發不發燒是很次要的。不過,德國發燒小廠Tacet用了兩支Neumann M49真空管麥克風,在德國Franziskaner音樂廳這個共鳴良好、殘響適中的環境替佛羅林.保羅灌錄的這個版本,將這套曲目錄音的逼真度與臨場感推向了新的紀元。

佛羅林.保羅本身就是個技巧無礙的「得獎大王」,十一歲便贏得他第一個國際大獎,之後更拿過隆.提博、帕格尼尼、史博、曼紐因等多個大獎,在此他拉奏1701年彌足珍貴的Vincenzo Ruggieri名琴,透過發燒的收錄,達到滿室松香味、令人聽出耳油的境界。

另外有趣的是,跟其他版本雙CD 合賣的作法迥異,佛羅林.保羅以兩張單CD分開銷售, Tacet 47收錄三首奏鳴曲(BWV1001BWV1003BWV1005),Tacet 10則收錄三首組曲(BWV1002BWV1004BWV1006),聽感順序上相當新穎。

 

 

 

庫依肯古樂版

deutsche harmonia mundi 77043-2-RG

在古樂界耕耘許久赫赫有名的比利時小提琴家庫依肯(Sigiswald Kuijken),他在1972 年成立La Petite Bande帶動了二十世紀後半的古樂復興風潮,而他在1981年所灌錄的這套作品,也成為這套曲目古樂版的典範。

Sigiswald Kuijken採用Giovanni Grancino1700年製於米蘭的小提琴,如果你的重播音響系統夠好的話,就可以聽出這個版本所散發的迷人音色,甜而不膩、通透溫柔,他以細膩嚴謹的表情精準地試圖還原當年J. S.巴赫的想法,也就是在注重小提琴的歌唱性之餘,也未偏廢複音對位的織度美感,不刻意彰顯演奏技術難度造成的緊張感,也就是說適度壓抑作品的炫技性,彰顯的是音樂中的古樸理性之美。

因此此版是在眾多詮釋中,最能令聽者感受到J. S.巴赫奏鳴曲與組曲交替安排原因的一版,奏鳴曲注重結構嚴謹,組曲內含多首舞曲的自由奔放。如果您一直尚未擁有這套曲目的古樂版,這是一個相當值得收藏的版本。

 

 

後記補充

 

每次談到名曲的版本比較,我總是習慣拿起英國企鵝唱片評鑑參考,一來它按作曲家別將其單一曲目的版本集中表列,雖非盡列每個版本卻也夠具代表性;二來各版有價位版別與星級區隔,又有適度的文字說明參考性佳。

 

因此本文最後,我順手抓來的2002年版企鵝指南(年代有點久遠請見諒),就列有帕爾曼/EMI***帶花、密爾斯坦/DG***、曼紐因/EMI單音(***)、Ida Haendel / Testament、葛羅米歐/ Philips***、謝霖/DG***、謝霖/SONY單音(***)、蘇克/EMI***)、Podger /Channel***)、Gahler /Arte Nova**等版,在此節錄供大家參考。

 

顯見帕爾曼的帶花銘盤、密爾斯坦的DG都獲得肯定,因為先前也討論過在此就略過。曼紐因十八歲在HMV灌錄的單音版,其中夏康舞曲的表現極佳,不過為年代久遠、拾音距離過近,錄音品質恐難過度要求。Ida Haendel的表現相當具有磁性,琴音充滿力道、對位的表現清晰。

 

而葛羅米歐的版本是在情緒表現與風格的純度間達到一種平衡,表現出他特有的內涵氣質,容易感動卻不易模仿。謝霖的這套曲目詮釋深度,被公認是唯一足以與密爾斯坦版抗衡的,他的氣質灑脫、音色別緻,DG這版呈現相當自由的節奏感。另外他六十年代在SONY的單音版,則是充滿新鮮真實的感動。

 

蘇克的版是充滿自覺與技巧表現的版本。Podger用的則是古樂器,音色飽滿清晰,是個精彩的錄音。Gahler的平價版因為採用特殊的彎弓,因此更容易均衡地表現和弦,呈現另外一種別致聽感。

 

如果你還有興趣窮究版本,Monica HuggettVirgin也有灌錄技巧表現精準的古樂版,另外Sitkovetsky在德國Hanssler旗下也灌錄了一個音色相當絕美的版本,或許可以試試。另外老牌大師,Oscar Shumsky1979年也有灌錄,另外,海飛茲、穆洛娃的版本當然仍有值得一聽之處。

 

台長: 歐頭
人氣(30,319)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巴哈Bach |
此分類下一篇:【名曲漫談】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上)
此分類上一篇:J. S.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曲解

歐頭
曼紐因十八歲在HMV灌錄的單音版,其中夏康舞曲的表現極佳,不過為年代久遠、拾音距離過近,錄音品質恐難過度要求。

你貼的兩個唱片超聯結,是下面那個。
2013-11-02 23:44:35
持久液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10:24: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