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26 17:41:44| 人氣7,97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永遠發光發熱的「套裝」唱片(下)

(續上篇)


6
●曲目:莫札特《27首鋼琴協奏曲全集》
●演出:普萊亞/鋼琴&指揮英國室內管絃樂團(12CDs,Sony SX12K 46441,新力博德曼)
●得獎紀錄:企鵝指南三星帶花、留聲機史上最偉大的百大唱片
●江湖地位:
普萊亞(Murray Perahia)的琴音熾熱依然,但聽著他早期的莫札特錄音卻有另一番滋味。這位能廣受「龜毛」英國樂評青睞的美國鋼琴家,在鋼琴上肯定不是粗手粗腳的笨傢伙。美國「戰後嬰兒潮」(1946~1948年)出了三個鋼琴家,分別是瓦茲(Audre Watts)、古提瑞茲(Horacio Gutierrez)和普萊亞。但今日看來,只剩下紐約出生的普萊亞依然發光發熱。

普萊亞並非英雄出少年,他只在1972年獲得里斯(Leeds) 大賽首獎,且慎思熟慮地經營自己的風格,開始以莫札特、貝多芬作品有計劃地和CBS公司合作。1975年9月到1984年2月期間,他在CBS經歷Bob Auger、Mike Sheady兩位錄音師,J.Burnett、R.Emerson、P.Myers三位製作人,完成了莫札特《鋼琴協奏曲》全集,細膩且富深度的詮釋更寫下了令他名留青史的傳奇。

過去李毅超兄曾在「CD Hi」雜誌中,專文分析過這套唱片與企鵝指南三公的評語。毅超兄曾寫到:「普萊亞最早三星帶花的錄音是莫札特《第9、11、14、20、21及24號鋼琴協奏曲》,企鵝儘管對樂團木管表現有微詞,卻認為普萊亞來自琴鍵的強大力度和充滿光澤的琴音,絕非其他鋼琴家可以相比,他在莫札特融合了精神與感官上的訴求,尤其充滿探究與詩意的表現令人尊敬,音色的塑造已接近完美。」

企鵝在他《第17號》、《第18號》這組錄音,雖沒給帶花殊榮卻說:「普萊亞在《第17號鋼琴協奏曲》優雅的表現,簡直是本世紀初老牌鋼琴家艾德溫‧費雪(Edwin Fisher)或布許(Adolf Busch)的再世。」毅超兄認為:「這種讚譽比十個三星帶花更棒!」

在普萊亞完成整套錄音發行大全集後,企鵝不吝嗇的給予三星帶花,並認為:「這是一套值得矚目的錄音,很難想像未來會有鋼琴家超越他的演奏。在具有詩意的洞察性及音樂的自發性中,普萊亞已將演奏提昇至一種自己有的層面。」



7
●曲目:理查史特勞斯《管絃樂與協奏曲經典》
●演出:肯培(Rudolf Kempe)指揮德勒斯登國家管絃樂團(9CDs,EMI Budget Boxed Sets 7243 5 73614 2 2,科藝百代)
●得獎紀錄:留聲機史上最偉大的百大唱片、法國歷史音叉獎、企鵝指南三星帶花
●江湖地位:
推薦十套唱片,我一直掙扎該挑伯恩斯坦的馬勒「交響曲」,還是該挑肯培(Rudolf Kempe)的這套理查史特勞斯,最後決定跟留聲機百大唱片站在一起!

理查史特勞斯的管絃樂、協奏曲,卡拉揚、蕭提的詮釋也都相當不錯,但是肯培的手法硬是呈現一種歷史觀,一種德奧的「死硬」堅持,而這股堅持今天聽來格外有「擲地有聲」。

肯培這位「理查史特勞斯專家」不像其他指揮,只在乎華麗管絃的表現,或者是略帶神秘的精神官能享受,他更強調理查史特勞斯音樂內在邏輯的合理性,用看似平淡無奇實際卻影響深遠的方式說故事,樹立了自己獨樹一幟的理查史特勞斯權威性,也讓「肯培+德勒斯登國立管絃+理查史特勞斯」成為密不可分的關鍵語詞。

他的「阿爾卑斯交響曲」不僅傳達山岳崇高巍峨的表象,同時兼具凝練思維的內在意志,豐富的管絃音色、寬廣的動態令人印象深刻,展現他對理察史特勞斯音樂邏輯的充分思考。至於「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則呈現德國指揮系統的正統,造型端正、氣氛隆重,文學與哲學的氛圍具體呈現,在艷麗媚惑的管絃語法之下,肯培有深沉真摯的詮釋,精緻之處甚至出現室內樂般的恬靜。

這套唱片從1971年錄到1974年耗時四年,錄音地點在德勒斯登Lukaskirche、錄音師Claus Strauben、製作人David Mottley。



8
●曲目:柴可夫斯基《6首交響曲全集》
●演出: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4CDs,DG 429 675-2,環球)
●得獎紀錄:企鵝指南三星帶花(第三號),日本「唱片藝術」名曲三百(第六號)
●江湖地位:
在這份推薦片單中,我心中一直想幫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留個位置,只是要挑他詮釋的什麼曲目呢?卡氏管絃美學主導DG錄音十數年,他的貝多芬、布拉姆斯雖不差,但我心中都另有所屬;理查史特勞斯雖然相當讚,卻不及肯培的手法使我著迷。不過他的柴可夫斯基在我聽來,就不輸楊頌斯Chandos、穆拉汶斯基DG這兩個三星帶花版本。

以第六號「悲愴」來說,我手邊有五版卡拉揚演出,其中兩版EMI、三版DG,其中最值得推薦的是他1976年的DG錄音,也是卡拉揚與柏林愛樂最完美的合作之一。無論是開端陰沈的鋪陳或是弦樂群的主旋律都是那麼完美經典,不至於像他其他幾回錄音有太過沈溺、或是太過衝鋒的狀況,本版是標準的「卡氏」美學,無論錄音演奏都是相當值得推薦的版本。

當然,因為「悲愴」而直接購買卡拉揚柴可夫斯基交響曲全集錄音,也絕對是個聰明選擇,因為「第三號」也曾獲企鵝三星帶花,其他第一、二、四、五號也都精準貼切地呈現柴可夫斯基憂鬱多變的內涵,同時比起道地的俄國指揮與樂團,更成呈現柴氏音樂的國際觀特質。



9
●曲目:華格納《樂劇尼布龍根指環全集》
●演出:Nilsson、Windgassen、Hotter等歌手,蕭提指揮維也納愛樂(15CDs,Decca 414 100-2,福茂)
●得獎紀錄:企鵝指南三星帶花、TAS、日本「唱片藝術」名曲三百、留聲機史上最偉大的百大唱片
●江湖地位:
這套史上第一套「指環」全集的錄音室錄音,早已不用多說,就像一座難以超越的大山,擋在任何想要灌錄華格納「指環」的指揮面前。

光是把這套錄音所獲得的各地殊榮列出來,其他的文字就顯得多餘、拙劣了。因為蕭提(George Solti)所贏得認同是跨國界的,無論英國、美國、日本都一致讚賞;蕭提的音樂成就也是跨領域的,無論是強調錄音效果的媒體,或是重視詮釋觀點的雜誌,也都同聲讚美。

蕭提以維也納愛樂為班底,動用了Decca的龐大製作群,從1958年到1965年耗費八年的光陰,結合了德語界的歌劇精英,加上James Brown、Gordon Parry兩位金牌錄音師,John Culshaw、Erik Smith兩位製作人,於維也納蘇菲廳共同完成了這套錄音。將近半個世紀後的今日聽來,這套錄音依然發光發熱,依然找不到可供批評的破綻。



10
●曲目:《經典小提琴協奏曲》收錄巴哈、貝多芬、布拉姆斯、布魯赫、葛拉祖諾夫、孟德爾頌、莫札特、普羅高菲夫、西貝流士、柴可夫斯基、魏奧當等人。
●演出:海飛茲/小提琴,孟許指揮波士頓交響、萊納指揮芝加哥交響等(5CDs,RCA Gold Seal 09026-61779-2,新力博德曼)
●得獎紀錄:不詳
●江湖地位:
直到今天,我都慶幸自己擁有這套CD,連作夢都會笑。海飛茲(Jascha Heifetz)在小提琴演奏的領域是「標竿」的代名詞,有他的錄音在前面,讓後輩小提琴家不敢胡亂上台造次,聽過他柴可夫斯基第一樂章那令人喘不過氣的快速音階,我看任何一位將上台演出的小提琴家都會一身冷汗。若聽過他布魯赫第二樂章的深情,我想沒有一位小提琴家敢說自己感情有多豐富。

而海飛茲與萊納與芝加哥交響合作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更是老早就被劉仁陽顧問推薦過,他認為是這首曲目裡,音樂最過癮、錄音效果最好、詮釋最具深度、最值得推薦的一版。

這套五張CD在海飛茲眾多的重發唱片中「位階」相當崇高,Disc 1收錄貝多芬、布拉姆斯雙B的「小提琴協奏曲」。Disc 2收錄柴可夫斯基、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另外加了柴氏的悲傷小夜曲。Disc 3因收錄有西貝流士而顯得珍貴。Disc 4有布魯赫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蘇格蘭幻想曲」,不過Disc 5錄音效果明顯比不上前四張。此外,重發製作水平甚至高出Living Stereo版不少。

不過,我相信這套唱片目前市場上已不可得,有興趣的人或許可以找找最新重發的「海飛茲誕辰100年紀念」的K2日版,聊勝於無。

(註:許多當年第一版的套裝,如今都出平價版,價錢更低、張數更少,編號也換了,所以更新。)(全文完)




台長: 歐頭
人氣(7,97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獲獎唱片 |
此分類下一篇:【音響論壇】二十歲生日快樂!歐頭挑選的唱片賀禮
此分類上一篇:永遠發光發熱的「套裝」唱片(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