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20 15:51:52| 人氣2,1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DVD報到】肯納帕茲布許&巴克豪斯—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

這張肯納帕茲布許率維也納愛樂,在1962年的現場演出,是張標準的「雙星拱月」的演出組合,演奏曲目更是能突顯演奏家特質的一時之選,兼具歷史意義與收藏價值!

雙星之一是有「鋼琴獅王」之稱的德國鋼琴家巴克豪斯,這場演出的時間是在他逝世前五年,雖然外型看來已具「老態」,但是他在黑白鍵盤上的雙手,卻絲毫沒有任何「龍鍾」之感,依然十分精準地展現著他特有的明快清晰。尤其詮釋他最擅長的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更與指揮肯納帕茲布許搭配得天衣無縫,兩個人的演出速度都不躁進,音樂進行的呼吸清晰、留白完整,重視理性結構更甚感性溫情。

雙星之二則是當時最佳的華格納女歌手,瑞典女高音妮爾森。她在音樂會壓軸曲目「崔斯坦與伊索德」的前奏曲時上場,在「愛之死」詠嘆調中獻聲,儘管時間演唱不長卻已技驚四座。她的聲音中氣十足、聲線穩定、情感充沛,唱起伊索德來格外有說服力,而且聲音不會讓管絃樂團所淹沒。

而巴克豪斯、妮爾森這雙星,他們所烘托的「月」就是本片指揮肯納帕茲布許。這位德奧音樂的精神領袖,其實在音樂會開始、雙星尚未上場前,就先率維也納愛樂來上一段「第三號雷奧納瑞序曲」。這首序曲若由別人來演,肯定洋溢戲劇味道,但肯納帕茲布許一出手,就顯現老將功力!他透過簡潔的指揮動作,讓樂團各聲部充滿力道,在序曲的戲劇性之外,又格外莊嚴、有精神力,德奧根性十足。

透過多部從二樓包廂俯視的攝影機鏡頭,我們還可以看到維也納愛樂訓練有素的紀律,從上下弓的一致性、關注指揮的眼神、對音樂的專注力等方面來看,這個「歐陸第一團」顯然早就培養了,歷經百年也不會質變的戰鬥力。看著這張四十多年前的現場錄音,我們彷彿可以嗅到歷史優雅的軌跡,在音符銜接之間慢慢的散發出來。


●DVD Info
1962年5月31日錄於維也納的維也納劇院,Recorded at the Theater an der Wien, Vienna, 31.05.1962
金革DVD TDK DV-CLHK62

●創作&演出
作曲家:路德維‧范‧貝多芬、理查‧華格納Ludwig van Beethoven、Richard Wagner
指揮:漢斯肯納帕茲布許Hans Knappertsbusch
鋼琴:威廉‧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
女高音:布里吉‧妮爾森Birgit Nilsson
樂團:維也納愛樂Wiener Philharmoniker

●曲目
01.開幕Opening
02.貝多芬「第三號雷奧納瑞序曲」Beethoven:Leonoren-Overture No.3
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Beethoven:Piano Concerto No.4 G Op.58
03.第一樂章: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04.第二樂章:流暢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
05.第三樂章:活潑的輪旋曲Rondo. Vivace
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Wager:Tristan und Isolde
06.前奏曲Vorspiel
07.愛之死Liebestod(Mild und leise)
08.工作人員一覽Credits

台長: 歐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