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7-22 16:26:12| 人氣3,19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萊納之聲 XRCD重現

不論他的哪一張唱片,哪一段錄音,總是發出能量飽滿的音色,有著光鑑璀璨的表情,他就是萊納(Fritz Reiner)!一個管絃彩度的極致代名詞。一個發燒友無人不知,愛樂者無人不曉的指揮。

萊納的個頭不高但噸位不小,他的指揮棒超長,但是指揮動作卻微小,整個樂團在他的高度要求與銳利目光下,絲毫不敢馬虎。本名Frigyes Reiner的他,生於1888年12月19日,原籍匈牙利,1928年移籍美國。主要樂團經歷,包括:1914-1921年率領德勒斯登國立管絃樂團,1922-1931年指揮辛辛納提交響樂團,1953年起成為芝加哥交響首席指揮,從此樹立管絃樂表現的新里程,讓擁有強大火力重炮的芝加哥交響,擁有精良嚴格的訓練,造就了「萊納之聲」的傳奇。

萊納的一生首演過多首重要作品,包括1944年首演舒曼「馬戲團序曲」,1950年首演柯普蘭「豎笛協奏曲」,1953年首演史特拉汶斯基「浪子的歷程」,因此他與當代作曲家的關係也相當密切。

透過唱片聽「萊納之聲」格外感受到他管絃語法獨到之處,萊納讓音樂重播立體化,唱片不再是索然無味、平淡無奇的罐頭聲音,而是充滿血肉肌理、活力十足的聽覺劇場。這樣一位懂得將音樂生命力灌注於錄音的指揮,儘管在1962年11月15日過世之後,音樂依然持續傳世一點也不沉默!

過去在LP時代萊納的唱片,老早張張是發燒大碟,首批CD轉製的RCA Living Stereo系列,更引爆一波老唱片重發的風潮!如今,JVC以更優於XRCD的XRCD2,重新再版了萊納的數款錄音,無疑讓他的經典錄音如虎添翼、更上層樓。

所謂XRCD2,全名為extended resolution compact disc 2,簡單地說是JVC專屬,在唱片的母帶混音以及製作過程,讓音質提昇的獨門技術,這其中包括有硬體器材運用的提昇,以及錄音技術的提昇。

透過唱片內頁的圖解,可以看到XRCD2的處理過程,主要分成「母帶混音五步驟」以及「製作過程五步驟」。其中,「母帶混音五步驟」分別是,Step1:將原始類比母帶透過特製類比母帶播放機播出。Step2:將播出的訊號送入特製的母帶混音平台。Step3:混音之後,進行JVC的K2類比數位轉換。Step4:讓音樂訊號成為20bit的JVC數位K2格式。Step5:轉錄成20bit的Sony PCM-9000 慈光碟片(MO)。

而「製作過程五步驟」則是,Step1:在JVC橫濱的的製作工廠,20bit PCM-9000磁光碟片,透過數位K2被重播,這個步驟在消除任何在數位訊號重播時可能發生的時基誤差以及失真。Step2:之後進行K2的超級編碼動作。Step3:將20bit轉碼成16bit,而且是確保真實的16bit動態。Step4:16bit的訊號再被EFM編碼並且送到K2雷射。Strp5:在送到切割機之前,K2雷射再生EFM訊號。

當然這些複雜、提昇音質的高科技動作,是很難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總歸一句話。XRCD的推出就是希望在與CD相容的情況下,讓音樂的解析度能再上一層樓,而XRCD2可以說是這個技術的升級版。至於XRCD2的效果到底如何?我們可以從萊納的幾張經典錄音一探究竟!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
貝多芬這首最具節奏感、酒神氣質的交響曲,在萊納的棒下更增添幾分勇猛與權威。芝加哥交響的弦樂群表現,令人有翩翩起舞的衝動,彷彿是草原奔馳跳躍的一群羚羊,輕盈充滿速度而又勁道十足。XRCD2讓音質更清晰卻不至於尖冷,中頻飽滿、層次豐富,再現這張錄音的神韻。
錄音時間:1955/10/24,錄音地點:芝加哥音樂廳,錄音師:Lewis Layton

●理察史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這張萊納的傳世經典終於再現江湖,「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充滿預言性格與管絃色彩的特色,正好契合萊納的氣質,憑藉著芝加哥銅管群的壯盛軍容,以及過人的樂團掌控能力,此版詮釋道地掌握作曲家精髓,令人折服。XRCD2的特色在慢板之處格外具魅力,細緻且充滿氛圍。
錄音時間:1962/4/30,錄音地點:芝加哥音樂廳,錄音師:Lewis Layton

●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
芝加哥音樂廳是個相當不錯的錄音地點,它能讓管絃樂團的層次清楚浮現,利於立體聲錄音,又能讓音樂的動態能量集中不致潰散。像「展覽會之畫」這首充滿戲劇性格的樂曲,在萊納詮釋之下讓聽者就像看一幕幕的電影,產生身歷其境的感動。「基輔城門」一段的恢弘氣勢與大動態,更是透過XRCD2展現無疑,在一般CD上難與之抗衡。
錄音時間:1957/12/7,錄音地點:芝加哥音樂廳,錄音師:Lewis Layton

●巴爾托克「管絃協奏曲」
這版錄音是英國留聲機雜誌特選的百大唱片之一,萊納充分表現他對自己血緣音樂的「本格派」特質,濃烈的匈牙利風味、伶俐的節奏、精細的合聲,讓巴爾托克此曲有了充滿生命力的代表演出。
錄音時間:1955/10/22,錄音地點:芝加哥音樂廳,錄音師:Lewis Layton

●德布西「伊貝利亞」
萊納並非只擅長德奧、俄系的管絃大作,本片即表現他對於法式管絃,精緻通透美學的獨到看法,除了德布西「伊貝利亞」之外還收錄拉威爾的「悲傷圓舞曲」。音樂表情的轉折曼妙豐富,印象派的朦朧美感掌握德具體而微,本片中萊納證實他不是只懂得「大鳴大放」的粗線條,而是手法全面的管絃大師。
錄音時間:1957/3/4、4/13,錄音地點:芝加哥音樂廳,錄音師:Lewis Layton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譚」
另外一個應該人手一片的發燒名盤,「天方夜譚」名列TAS發燒天碟,不知道的樂迷應該去「撞牆」,沒聽過的樂迷則要加緊「用功」的腳步。厚實的弦樂群質感,彷彿觸摸著上千萬的綾縷綢緞般,感覺充滿貴氣令人不敢看輕,最後沉船場面氣勢驚人,XRCD2充分大動態表現的長處。
錄音時間:1960/2/8,錄音地點:芝加哥音樂廳,錄音師:Lewis Layton

●「萊納之聲」
若說萊納的眾多錄音,弱水三千只想取一瓢飲之,「萊納之聲」無疑是代表作。本片收錄拉威爾「西班牙狂想曲」、李斯特「死之舞」、韋伯「邀舞」、拉赫曼尼諾夫「死之島」,首首都是考驗管絃表現的難曲。但在萊納棒下,每首曲子性格鮮明、流暢悅耳,就像一道道可口精緻的小菜,姿態優雅入口難忘。
錄音時間:1956/11/3、5/2、1957/4/13,錄音地點:芝加哥音樂廳,錄音師:Lewis Layton

這七張萊納錄音,雖然只是他眾多錄音的一部份,但卻可以說是最菁華的部分,否則JVC也不會大費周章地用XRCD2來重新呈現。濃郁的管絃彩度、曼妙的情緒轉折,是這幾張錄音的主要特色。儘管XRCD2的效果驚人,但是如果前端沒有萊納與芝加哥交響的演出,以及RCA首席錄音師Lewis Layton的行家出手,才有可能出現這系列唱片,演出、錄音、製作三階段結合的珍品。否則不是只能聽到三流演出的發燒錄音,就是感嘆一流演出的錄音不佳,而歷史失傳吧!

台長: 歐頭
人氣(3,19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曲類)管絃樂 |
此分類下一篇:康澤爾「居爾特華麗慶典」
此分類上一篇:蕭斯塔高維契:第十二號交響曲「1917」

萊納所指揮的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那一張,現今市面上好像很難看到的樣子><&quot
2007-03-16 04:48: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