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0-05-29 13:07:16| 人氣1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紐約遊(Part II)—MoMA前的抗議人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結束Century21的行程後,我們在MoMA附近跟剪髮二人組會合,一起往Flushing出發。—在MoMA發生了一點小插曲,起因是因為有人想上洗手間,所以我們就打算到MoMA去方便一下。就在要進入MoMA的時候,看到一群人舉著牌子在MoMA門口喊口號、發傳單,他們嘻哩嘩啦的喊了半天,老實說,我們一心只想「方便」,也沒太理他們,就再跟他們擦身而過的時候,其中幾個人擋著我們,一邊發傳單,一邊教我們不要進去MoMA,說什麼MoMA給員工的基本薪資太低,希望大家抵制MoMA等等。—你想也知道,我們既然急著要去方便,怎麼可能跟自己膀胱過不去、參加他們的抵制行動呢?我們當下就二話不說往MoMA繼續走;其中抗議的一個女生就衝著我們發飆了,她對我們吼說,Come on, I know you guys know English. Don’t Pretend you don’t understand what we are saying. Don’t visit this museum, it’s not good.

那時要不是急著要方便,恐怕就會停下來問他說,既然你覺得MoMA薪水給得不夠多,是不是想辦法讓MoMA賺更多錢、所以你才能拿到更多薪水?—當然啦,我要是真得把這種話說出來,大概他們會覺得我是瘋子。

Museum的經營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我記得有次做British Airway的時候看到一篇報導,說有些英國博物館為了募款,只好把博物館的展示大廳在非參觀時段出租給有錢的富豪或公司舉行茶會、酒會,好藉此收取較高的租金,維持館內運作;同一篇報導也提到,世界上各個美術館、博物館近幾年都不得不稍作整建,增加餐廳、咖啡座的數量,並大大擴展紀念品販賣部的規模—大都會博物館最近在幾個主題展附近幾乎都很便利的擺了小型攤位,當然,在館外觀光客匯集地帶也有幾家分店。

不只博物館,根據去年上”Entering the Music Profession in the 21st Century”的討論內容,美國的樂團為了要經營下去,無不絞淨腦汁的想辦法開源節流;幾個樂團在宣告破產或瀕臨破產之餘,是由團裡的音樂家自力救濟,分擔行政工作(減少行政支出)、進行新的企畫案(例如費城交響樂團的世紀CD發行是由第二長笛所建議、推行)、運用自己人脈募款等等。幾個樂團由音樂家自己規劃演出內容、場次、宣傳,然後依樂團的收入來分攤個人的薪資。換句話說,這年頭要吃藝術這行飯,得要主動出擊才行的。我看著那些二十歲出頭、大概還在紐約哪裡練藝術學院的抗議青年,覺得有點難過﹍

PS,千萬不要以為我都只是去MoMA上廁所而以的!三年來,MoMA我大概去了五次左右,比參觀大都會博物館或費城美術館的次數加起來還多呢!

台長: 小熊
人氣(1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