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09 00:28:12| 人氣1,403|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社區美感的形成-說故事的人 文/yehlight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特別的植物





 

---------------------------------------

以下是ppt的綱要

 

人(主體)-美感-環境

說故事的人-主體經驗

      思考方式

      環境空間

      交互影響

 

說故事的人

經驗的消逝與再現

圖像辯證

看與被看

看見與看不見

收藏與記憶

挖掘過去

恢愎它們自身的尊嚴和價值

懷舊-時代的精神美

碎化拚湊還原

碎化的世界,透過一種經驗記憶的收藏,挖掘當時代獨有的精神美感

 

 

經驗的消逝與再現

圖像辯證法

看與被看

卞之琳-《斷章》

如何”?    

圖像辯證(-過去-現在-未來)

現象學視野(對事物的詮釋,誰才擁有詮釋權)

鄉間農田的一棵老樹

畫家

小孩

農夫

八掌溪的興村吊橋(誰才最有詮釋權?)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民

八掌溪興村里吊橋附近的居民

空間的三元辯證

對空間的思考可從三方面:

空間性、歷史性、社會性

看見與看不見

看見-城市的美-繁華榮景

看不見(忽略)-城市角落(資本主義下的社會結構)

 

 

收藏與記憶

挖掘過去

文化歷史脈絡

存在於人的主體經驗(每個人不盡相同)-透過訪談

存在於影像照片、紀錄片

存在於文字紀錄

存在於空間

恢愎他們自身的尊嚴與價值

找到他們存在於當時候的時代精神

懷舊-時代的精神美

音樂(望春風、月夜愁;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童年、明天會更好;菊花台、背叛等)

繪畫

建築

回到我們成長的社區-你看見了什麼?

 

 

碎化拚湊還原

碎化的世界,透過一種經驗記憶的收藏,挖掘當時代獨有的精神美感

理性的思維-碎化的世界(科技與人性之間的平衡)

創新再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回到我們生活的社區

社造工作者-說故事的人

興村里-從生態花園到甜根仔草堂

雲林永樂社區-不老英雄傳說

 

社區美感的形成

回到社區的日常生活

回到社區的人文歷史脈絡

尋找對社區的認同-即美感的形成

台長: 南方女子
人氣(1,403)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社造好文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凡來自土地的 應回敬土地 文/陳玉峰
此分類上一篇:社區總體營造  文/yeh-light

musicafe
第一張圖,拍得真美!
2009-09-10 16:38:39
版主回應
那是張植物的近拍圖。
我自己也覺得蠻特別的。
呵呵。
2009-09-18 13:24:40
yeh-light
生命總在不經意的地方讓人感覺到它的驚奇~~
2009-09-18 13:29:0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