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15 21:04:31| 人氣1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跳脫敵友之辨,解決「真調會」爭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民進黨立院黨團針對昨日「真調會條例」的覆議結果,打算提請司法院釋憲,甚至想要請求大法官會議仿效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以「急速處分」暫時停止該條例的施行。面對當下的局勢,不禁令人想到將近一百年前,美國憲政史上最著名的大法官何姆斯(O. Holmes)對瀰漫著社會達爾文主義氣息的社會福利法,忍痛投下合憲一票時所說的話:「如果我的公民們想要下地獄,我會幫他們去。這就是我的職責。」

「真調會條例」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法律,實在不必多說。這一陣子來,已有許多司法界社團、社會改革團體將其違反立憲主義、侵害人權之處,一一辨明。即便最親藍軍的媒體都承認這是一項「爭議性極大」的法律,大概只有被敵對意識蒙蔽的法匠才會用曖昧不清的雙重否定語法來說:「這裡也不是沒有理性討論憲法的空間」。

事實上,這項立法再一次凸顯了傳統法律文化中「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心態。為了追求心中想望的「真相」,不惜犧牲最根本的人民權利、破壞權力分立建制、扭曲司法獨立、集中國家資源,為的就是「真相大白」。像傳統戲曲常見的戲碼,為了讓「犯人」招供,拶指、板責、站籠在所不惜;會不會抓錯人在所不問,因為他們心中早已認定那個人就是賊。現代的刑事訴訟法禁止這種不計代價、不擇手段的真實發現,可惜的是,刑事訴訟法也被「真調會條例」給排除適用了。

這一套法律,經過國會議決通過,行政院覆議也未成功,在大法官會議還沒作出違憲解釋之前,仍然應該作合憲推定。該撥的預算要撥,該移交的卷證資料、該借調的檢察官也得一一到位。可是,難道就這樣眼睜睜地看這套法律開始運作嗎?這幾天不少法律人莫不義憤填膺,心裡一股悶氣。此時,執政黨天外飛來一筆,提出「急速處分」的請求,以填補「法律漏洞」,固有所本。

不過,我們必須清醒地指出二個問題。第一、這裡到底有沒有法律漏洞?是不是立法者有意的忽略?第二、法律漏洞通常透過類推適用來解決,這裡類推的是德國憲政制度,姑且不論可不可以類推到外國法的問題,至少必須釐清我國的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和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的建制原理是否相同,是否具有類推的基礎?另外,類推行政訴訟法上行政處分「暫時停止執行」之說,恐怕忘了行政訴訟法之規定是針對行政處分,此處是針對國會通過的法律,二者迥不相侔,如何類推?

依現行「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來看,「急速處分」似乎仍宜透過立法的方式來繼受或創造,不能以「法官造法」的方式,在個案當中創設法律所無的規定。否則,此舉同樣破壞權力分立,執政黨自身亦將失去批判「真調會條例」的立場。

然而,釋憲緩不濟急卻也是事實。依照「真調會條例」第二條的規定,各政黨應於該條例公布後五日內提出推薦人選,逾期未提出視為棄權,得由召集委員逕行遴選。換言之,無論如何,真調會在三日後就要正式上路了。倘如目前媒體觀察,泛綠陣營將不派人選以為抵制,屆時以政黨比例代表為設計原則的真調會,將如何以其調查結果服眾?如此一來,覆議案的勝利對泛藍陣營而言,亦未必真正有利。再者,傾全黨之力去捍衛一個充斥違憲疑慮的法律,不僅加深民眾對藍營思維是否停留在威權時代的懷疑,更免費奉送綠營一個年底立委選舉的活靶。看到國民黨在覆議案中的操作,不得不令人感嘆,政治人物有勇無謀,對國家而言,恐怕也是一種重大災難。

曾被海耶克讚許為「最具學識且最富洞見」的德國公法學巨擘卡爾‧施密特,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一切的政治關係,乃至於一切法律和國家關係,歸根結蒂,都是『敵友關係』。」「真調會條例」的立法和覆議過程,正充分體現了這句話。藍綠兩大陣營對壘,以國會為戰場,展現誓死的決心,意圖摧毀敵方的意志與企圖。這種「政治決斷論」封閉了對於政治進行價值評斷的可能,只有勝負、輸贏,沒有什麼理性的目的和規範。此一政治性的表現,透過劇場化的效果,穿透到每個家庭,使我們的社會在這段期間也陷入了「敵友之辨」。

從政黨到個人的「敵友之辨」,只有不斷擴大政治對立與猜忌,無法解決眼前面對的難題。透過司法者的釋憲固然可以對系爭法律作出評價,但是仍舊無助於政治信任感的建立,徒然延伸政治上的鬥爭而已。從三二○公投到現在真調會條例,法律解釋與適用越來越沒有辦法透過說理論證,達到定紛止爭的目的。法律界也陷入「敵友之辨」,各自祭出法寶,政黨利益擺中間,人民變成旁觀者、犧牲者。當民眾越看越厭煩,只覺得這些論爭是彼此的「鬥法」,開始對於法律抱持懷疑論,這樣對臺灣社會到底有什麼好處?

要有效解決「真調會條例」的問題,惟有透過國會主動修法方式來達成。立法院過去也不是沒有法案通過後,不旋踵即增修法律的前例。既然民意輿論已經表達了對此一法律特定條文的疑慮,社會大眾也肯定追求真相、修補信任關係的努力,立法院何不發揮代議制度真正的功能,透過修法來平息「真調會條例」的爭議呢?當然,政治的邏輯是自身政治利益的極大化。對於藍營而言,此舉可以減少此一法律對立委選舉的衝擊,免得釋憲結果出來,又再落人話柄;對於綠營而言,何嘗不也是展現追求真相的誠摯態度,掌握贏得中間選民的機會。況且,除了政治利益之外,我們還有崇高與美善的政治生活值得追求。經歷這些波折動盪,大家都累了,讓我們好好地把問題解決,跳脫敵友之辨。透過妥善立法而設立的「真相調查委員會」,凡心懷怨忿者,可以得到伸張;凡身受不平者,可以得到安慰;讓整個社會得以繼續向前走下去。

台長: 芝士夾心餅
人氣(1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