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27 22:24:07 | 人氣9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海角七號之恆春城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西門是「海角七號」電影場景之ㄧ。
       以前來恆春的人都不會注意它;但隨著電影的暴紅,拜訪拍照的人越來越多。它位於西門路、中山路、中正路交叉路口附近,目前只剩下一小截城垛及門洞,融入現代建築之中。


↑東門位於恆春往滿州200縣道上,城門、城牆、砲台及砲孔都保存得相當完整。


↑東門的城牆。


↑東門城門上的城垛及砲孔。遊客可登上城牆漫步,遠眺三台山,也是恆春古城最佳拍照地點。


↑北門原為古城正門,進恆春鎮後走西門路轉中正路,仔細看路標左轉即可發現北門,城牆整修完成後可連接至東門,可遙想當時城門舊觀。


↑北門邊的M41戰車。也是電影場景之ㄧ。


↑北門的城牆。下面的牆垣是舊有的,而上面的磚造雉堞是重新修護的。

↑北門的城門額。上面寫著「大清光緒元年」建造。
↑南門最容易發現,進恆春鎮後往墾丁方線前進,過恆春警察局不遠即可發現南門圓環,因城市改建週遭城牆都已拆除,上面的城門樓聽說是重新修護的。

   同治十三年牡丹社事件(注1)後,清廷感覺到台灣南端海防及治理番社等事務的重要性,於是接受沈葆禎的建議,在琅嶠築城設縣,並更名為「恆春」。於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在恆春築城,以紅磚、石塊中間灌泥漿建成,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注1):牡丹社事件是發生在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琉球宮古島民乘船遇颱風而傾覆,生還者六十六人漂流至琅嶠八瑤灣(今滿州鄉九棚海岸),誤入今牡丹社,其中有五十四人道山胞殺害,餘十二人被救後出清政府送返琉球。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日本藉此事件以懲凶為由,派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軍二十五百餘人,登陸社寮(今車城鄉射寮村),大肆殺害山胞。當抵石門附近時,遭牡丹社、高士佛社山胞據石門天險抵抗,使日軍攻勢一度受挫,後日軍三面夾攻,山胞遭敗,此即「牡丹社之役」。日軍隨後在龜山建督府、開設病院,並繪圖測量沿岸各地準備屯田久駐,日人侵台的野心暴露無遺。                                    資料摘錄:恆春鎮公所全球資訊網站

      隨著「海角七號」電影越受歡迎,拜訪恆春的人一定爆增,也相信大家一定會到場景之ㄧ『西門』拍照留念。其實恆春古城於清光緒五年(西元1880年)興建完成,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經過歷年整建,現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也是台灣目前保存的最好的古城。於是黑皮我忍不住把我二年前遊恆春古城的照片PO上網;學學「海角七號」電影中〝茂伯〞,代替『恆春古城』大聲的說出「我是國寶啦,國寶裡佳啦」(台語發音)。

                      拍攝日期:2006 04 16                   黑皮的天空 2008 10 07

台長: happy 陳
人氣(96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城門與砲台 |
此分類下一篇:【高雄鳳山】被遺忘的鳳山古城與砲台
此分類上一篇:台南市四草砲台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