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13 23:05:35| 人氣5,5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死神的精準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死神精準度可以按照影片自己的分段敘述來做拆解 ,觀眾要在這一百五十分鐘裡的三個段落,按照劇情中的暗示與脈落做出整體的結合。
這拆開的故事共分三段時間, 大致為過去 、現在與未來 ,雖然影片並沒有給予直接明確的時間設定 ,卻用了服裝、 背景、 工具 、多重的暗示時間上的存在 。 大致以第二段, 黑社會老大藤田與阿久津為最接近觀賞者的時空也就是現在的西元2008年,阿久津與千葉乘車去找栗木在車上的那段落, 愛聽音樂的死神打開車上的廣播,  卻意外播出阿久津母親的歌(這必須看到後面..才能連結起這巧妙的設定),然而面對千葉提問: 阿久津不喜歡音樂卻為何又買 I Pod 時? 阿久津口是心非時的模樣可以看出一點端倪(看到知名的mp3出現,這就是時間上的提示了。)    現代電影最常出現的表演工具 ,不是香菸 ,就是手機  ,因為他們與生活太息息相關了 。

 

         然而在第一段 ,年輕的藤木一惠是被騷擾的電話客服員, 當中並未出現行動電話這類東西。而是與音樂相關的收音機看是普及,不僅騷擾對象抱怨的是收音機的卡帶拿不出來,而千葉在地下道入口救了藤木時,掉下來的也是磁帶式的player。雖然千葉在CD店裡遇見其他死神,從CD店的場景看來那時已經有滿架子的CD了,但人們卻好像還是使用快被淘汰的卡式的磁帶player,卻未出現手機這時髦的玩意兒,可見這段落在現在時間上去暗指過去的事。而第二段已出現大量出現使用手機的畫面了。(那個年代也許是CD的出現與舊磁帶機的過度期,但CD應該尚未普及, 而影片中滿架子的CD這兒有Bug) 。  

                                                                                                                                                                                                                               

弔詭的是第二段時間性的困惑,千葉在CD店發現藤木一惠的CD時(除了讓我們與第一段做連結,知道藤木 真的發了專輯),回到現實面,也帶給了我錯覺 。這種可能性幾乎是微乎其微而遷強的設定。因為從時間上推敲發現20年前的專輯封面依舊是年輕的藤木......為什麼小弟會說弔詭? 此時好像忽略了時間的變化,明明時間已過去了二十年,由此推測此時的藤木一惠已經是個近半百的中年婦女,二十年後的千葉(雖然死神沒有感覺時間流逝的憂傷,外貌也沒有衰老) 竟然能發現二十年前藤木一惠的 CD ,除非真的是經典,否則不可能在架上還能看見 。二十年之間日本發行了不計其數的唱片,除非真的是經典否則早就淹沒在這混水裡了。   仔細回想一下,阿久津與千葉乘車去找栗木在車上的那段落,廣播竟然播送著二十年前阿久津母親(藤木一惠)的歌曲,這兩個巧合都能跨越二十年之限,這只能說只有一個可能, 藤木一惠當時是當紅歌星。

我忽略了藤田老大說阿久津的母親曾是當紅的歌星, 編導很細緻的將三段透過關係巧妙地連結在一起 。  解釋了為什麼二十年後依舊有賣年輕藤木的專輯 ,如果藤木一惠當時只是一片歌手不消說市面上還能買到她的唱片 ,連有庫存都太奇怪了。 也因為她不戀倦歌壇老早就退出,從之後美髮院還能回響她的歌曲的,我們知道她有那一段足夠懷念的美麗時光。                                                                                                                                                          

          她圓了一個夢也延續了她的生命,才有阿久津的出生。然而第一段已經說明在她身邊所愛的人都有悲慘的下場,這注定要被迫分離母子倆的命運 。 我們看到第二段年輕阿久津的徬徨與無依,第三段老藤木一惠的最後夙願,間接的透過孫子達成可貴的親情聯繫,回歸到最人性親情的生命總結  。                                                                                                                                                                     可惜的是在第三段未來的設定中,有了擬真百分百的家事機器人出爐  ,劇情上卻淺嘗及止沒有更多的可觀性或人性的模擬,反而,未來感只單靠一個科技的梗點題,觀眾驚訝程度卻配合不上科技概念上的好高騖遠。 這如同沒有附帶說明書就坐上時光機 ,科技感被架高虛幻不是隨手拈來、遊刃有餘 。竟然使用了就彰顯其必要性與差異性吧! 這不會是科幻電影的。連死神也沒轍的科技人與將死的老婦人的相處.....與對生命的看法..  不要蒼白的交代過去吧!  我對科技人的部分有更多的好奇 。  

 

      作者沒有看過電影的原著小說,只是單就電影的完成品來看故事,不知這電影是節省了多少小說的精華並未交代,有可惜之處。

                                                                                                                                                                                      

台長: 電池
人氣(5,58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未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石虎悲歌
此分類上一篇:三部韓國電影之二: 我們的幸福時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